查看原文
其他

万字长文(下):风向变了!楼市新秩序建立,请提前布局!

葫芦娃 大碗楼市 2021-09-25




前情回顾


今天,是“三篇系列连载”的第3篇:


楼市新秩序建立,请提前布局!


上周,我们更新了两篇关于中国楼市的系列连载——


万字长文(上):穿越幽暗峡谷,迎接资产动荡大周期!


万字长文(中):穿越幽暗峡谷,最好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很干的内容,被两个烂标题毁了所有。


今天到场的新朋友,请先出门左转,一定、一定、一定要先把昨天的文章看完! 


通过以上两篇接近2万字的文章,我告诉大家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应对的政策包。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世界地缘格局,正在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技术红利和人口红利,双双进入退却期;

  •  正在下坡路上的全球经济,又被黑天鹅重重的推了一把;

  •  人类社会,再也无法回到高效率、高增速的发展区间里;

  •  比烂时代里,全球各国都在苟且等变;

  •  边苟边等,等别人先崩盘,等着去剪羊毛。


我们所应对的策略是:充分利用韧性优势,一手稳定底层,一手狂点科技树。


  • 苟且时代里,我们率先完成了供给侧排雷、精准扶贫和增速换挡;

  • 至此,我们拥有三重韧性优势:政策韧性、底层韧性和需求韧性;

  • 未来的政策方向,将继续做足三大韧性,保持防守之下的收缩型政策,留足政策空间;

  • 未来的稳定底层,将保持“以补代发、以工代赈”的目标,让重大工程干下去;

  • 未来的稳定需求,将从外贸的走出去,转入向需的走回来;

  • 未来的突破方向,将主要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死磕科技树;

  • 没有强刺激、没有强放水、高层坚决的站向了底层民众,并托起了科技树。


接下来,重点来了!


政策的转向,对于楼市来说意味着什么?


政策转向后,楼市里是否会诞生新的机会?


这是我今天将跟大家聊的主要内容。



1


政策转向的信号,打响了。


前面我们讲到过——


在“苟且求变”的大时代中,我们从“强刺激的扩张政策”,转变为“防守下的审慎政策”。


一边留足政策空间,一边狂点科技树。


通过这次的大会报告,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这种趋势。


大会前,从国际机构到国内机构,都一直认为——。


“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速目标将干到8%-9%”。


 

大会后,明确目标: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能干到6%以上就可以了。


过往十年,全球机构给出的预测目标,往往与决策者给出的目标基本一致。甚至,决策者的目标往往比机构给出的还要高。


而这一次——


决策者提出的增速目标,足足比机构给出的低了2%。


过往十年,几乎从未出现过如此大的误差。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中国,并无迫切转入高扩张、高增速的意愿。


既然没有迫切转入高扩张、高增速的意愿,也就意味着不会有“强刺激”的政策机制。


不会出现类似以前那样——


焊死到油门上,恨不得把脚底板插在油箱里。


今年的核心政策目标,延续“稳定底层+狂点科技树”的主方向。


比如,直接把就业放在全年工作的第二目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


比如,在全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制造业5次,比去年多2次;提到创新40次,创历史记录;


比如,为了给制造业降税减负,甚至再次压缩三公开支,基础研究支出却要提高1成;


比如,继续执行前期抗疫救市所采取的减税政策,提高增值税起征点,让小微企业活下去,让中小企业员工活下去,让底层活下去……


降税减负促就业,是稳定底层;


科研创新稳制造,是点科技树。


这种标志性的政策转向,与过去10年有极大的不同。


对于楼市来说,也有极大的颠覆性意义。



2


楼市正在去套利化、去货币刺激化、去政策刺激化。


2008年以来,咱们但凡遇到点困难,上来就是五步棋。


第一波,货币宽松一波拉满。


2008年下半年,短短半年时间3次降准6次降息,能用的工具全部打完。


第二波,直接重启楼市。


2008年10月份,下调契税、免征印花税、首套首付降至2成,房贷利率打7折。


第三波,宽松货币搞基建。


4万亿的救市政策中,涉及传统基建的投资总额将近1.5万亿。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各地开始举债大搞城市新区、大搞产业园。


一波毒奶,奶遍大地。


被远郊新区割的不要不要的大宝贝们,这下你们终于找到根儿了吧。


第四波,重提房地产是支柱行业。


2008年11月,重提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那我们还等什么呢,人字拖塑料袋,加紧裤腰带,干呗!


第五波,再次刺激楼市。


2008年12月,二套首付比例也降到了2成,营业税减免从满5改成满2。


5波救市浪潮,3波都和房地产直接相关,1波和房地产间接相关。


5波救市浪潮,直接把一波拉满的货币政策,全打到了楼市里。


然后,从08年开始,历次经济复苏,基本上都逃不开这5步。


2013、2014、2015年,同样也是先后经历六次降准、六次降息。再然后,2014年9月降低首套比例,2015年降低二套首付比例,2015年9月,再次降低首套首付比例。


既然都已如此,楼市只好先涨为敬!


回顾2008-2017,我们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技术红利的逐渐衰退,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失速状态。


尤其是从2015年之后,实体经济的盈利明显衰减,资本大规模脱实向虚,流入和停滞在金融市场和楼市里。


全民买楼,间歇买股。


同时,为了拉动经济,对抗技术红利消退带来的实体经济萎靡,地方城市大幅举债,大搞基建。


去年,贵州独山县的视频,大家应该都看过——


一个不到40万人口的县城,欠下400亿的债务,在县城里面搞了一堆的烂尾楼。


一个县城,搞出来各种赛博朋克风格的景区——


占地1平方公里的盘古庄,从天空往下俯视,就好像是一个正在施法的祭坛。



凭借这种饮鸩止渴模式,独山县甩脱了贫困县的帽子。


最终,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


新区产能过剩,产业园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膨胀。


回顾过去10年,经济社会特征和政策特征就是——


实体经济通缩、资本市场通胀、地方债务膨胀。


再这么搞下去,绝壁不行了。


再这么搞下去,还怎么make 中国 great again。


讲到这里,我必须高低要给你们整两句骚话——


2008-2017年,经济运转的机轮上,烫着八个大字:土地为锚,楼市为锚。


地方城市的资产,锚定在土地;


广大群众的资产,锚定在楼市。


这就让我们产生了非常强的思维惯性:


只要遇到困难,就一定会重启楼市。


但是,伴随着政策转向,楼市旧秩序倒塌了。


2020年,困难吧,起码不亚于08年金融危机。


按照楼市旧秩序,这得刺激啊,一波拉满,利好楼市啊。


但是,当你去梳理2020年的财政大池子时,你会发现——


真没啥利好楼市。


下面这张图,是2020年的财政大池子——



池子的规模,大约8万亿左右。


其中,2万亿直接通过转移支付,直达基层和地方。这里面,包括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


这2万亿,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抗疫的相关支出。


其中,还有接近1万亿的大头,适用于基层企业和居民的纾困。


说白了,这就是精准稳定资金。


然后,是涉及税费补贴的2.5万亿。


这部分费用,主要是用于对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进行相关的税费补贴和贴息。让企业活下去,让员工活下去。


说白了,依旧是精准稳定资金。


最后,是去年最重要的支出——专项债,3.75万亿。


这部分,主要用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也就是,被反复提及的“两新一重”。


3.75万亿的专项债中,包括5G、城际轨交、特高压、充电桩、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基建七大领域投资,将达到2-2.45万亿,占比超过60%。


说白了,这就是用来点科技树的钱。


好,总结一下——


去年8万亿的财政大池子,维稳大概占到了5成,新基建大概占到了3成。


跟房地产相关的投资,占比只有1成。


占比只有1成的涉房投资,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老旧社区改造,并不直接与房价相关。


而今年的财政政策,两会上也明确提出了: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不猛转弯。


说白了,今年的钱,还是用来维稳和点科技树。


我们的政策走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咱们遇到困难,动不动就是激进扩张。


从08年到2014年,向来都是:不要问,问就是莽一波,直接干。


10分力,5成用在了楼市,3成用在了铁公鸡里。


一边刺激楼市,一边搞基建,拉新区。


但是,伴随整个全球大环境的变化,所有人都在苟且、求变、点科技。


我们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货币政策,不再像以前那么激进,而是留有余地;


我们的财政池子,不再像以前直接莽楼市。


工具包里的10管针剂,5管用在了稳定底层,保持社会平稳运转;3管用来搞技术突破,以求换来下一个时代的话语权。


此时此刻,大家对未来两三年的楼市政策走向,以及高层对于楼市的态度,或许就清晰了。


楼市正在去套利化、去货币刺激化、去政策刺激化。


曾经的政策工具包,楼市地位非常高。


每一套的政策组合拳,每一次的资源再分配,楼市都是排在头席,吃的肥头大耳。


未来两年的政策工具包,排在第一的是维稳,排在第二的是点科技树。


过去楼市的大普涨行情,靠的是两大动力推动——


一靠货币动力,二靠政策动力。


未来两年,这两大源动力都会失速。


大家可以去看最近大半年的会议:


很多政策包里,提到房地产都是一笔带过。


有一些憨批说,不提房地产,就是要刺激。


实际情况是,不提你名,是你暂时就不配上桌。


可能有的人会说,你一个干楼市的坏批,天天唱空楼市,你怕是要作死啊。


我想说的是,我不是傻空党。


我自己的资产重心,几乎都在楼市里。我坐在楼市上的大屁股,决定了我不可能是傻空党。


我不可能反向操作,爆了自己。


我坚信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在如今这个特殊时间点上,只有暂时的锁死楼市,才能更好的向上攀爬科技树;


第二,只有攀爬科技树,才能带来真正的楼市浪潮;


第三,只有新的技术革命,才能在旧技术红利衰退期时,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只能向上攀爬,在所有层面上狂点科技点。


不然,一旦面临技术封锁,整个社会全都会沦为打工一族。


永远吃人家吃剩下的,永远吃别人分你的那口汤。


国家,就会陷入“印度三哥化”。


穷逼一大堆,穷逼相互撕。


其实,这就是内卷化。


内卷化,就是饭不够吃,穷人撕逼。


当经济社会都内卷化的时候,楼市还能涨个屁。


只有我们把科技树点满,用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社会变革。


一部分家庭,因为新技术的突破变成新的中产,楼市里才拥有足够澎湃的购买力。


就像淘宝的崛起,让江浙的村里富了一波,让杭州的购买力向上跃迁了一层,让杭州楼市的购买力也随之向上跃迁了一层。



3


政策转向后,新的机会诞生了。


讲完以上,肯定有人会说:


楼凉,全剧终


事实是,楼市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楼市的新秩序才刚刚建立。


虽然,楼市失去了货币和政策两个源动力。但是,当科技树点完之后,我们将迎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楼市机会——


技术爆发,所带来的楼市购买力爆炸。


我先来给大家讲两个城市的市场,一个是深圳,另一个是杭州。


这两个城市的市场有两个特殊之处——


第一,涨幅足够高。


深圳和杭州的涨幅,在从2015年开始的上一轮行情中,基本能排在前三位;


第二,热度足够长。


深圳就不用多说,哪怕连续出台政策,还是热的;


杭州也不用多说,全民抢倒挂盘,就一直没停过。


为什么?为什么全国城市那么多,就这俩既抗造又耐操?


深圳如此耐操,难道是因为深圳落户比较容易,全国炒家比较多?


并不是!


自抢人大战开始,全国比深圳好搞来资格的城市多的是。即便是去年深圳最热的时候,深圳市场里的外地客占比也就是只有不到3成。


杭州如此浪荡,难道是有限价,有倒挂,有套利?


似乎也不全是!


全国有套利空间的城市也不少,长沙、南京、西安、成都也都有。但是它们都不如杭州疯狂,动辄万人去摇号,动辄连续十几次的万人摇。


支撑这俩楼市又热又耐操的,不是炒家主导,而是绵长澎湃的本土购买力。


信息技术革命的红利、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毫无保留的倾斜到了这两个城市。


它们有阿里、有华为、有海康威视、有网易、有腾讯、有传化集团……


有了真正的龙头产业,就有了巨量的资本流入,催生出海量的企业,创造出庞大的就业岗位,吸引着全国的人口流入。


这就是技术革新之后,楼市本土购买力的爆炸。


现在,问题简单了——


想要知道哪里的楼市是机会,只需要知道哪些城市会迎来技术突破!


想要知道哪里的楼市有黄金,只需要知道下轮的技术红利将在哪几个城市开花结果!


下一路的技术红利,主要有哪些?


城际轨交、特高压、充电桩、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这些技术红利,主要将爆发在哪里?


第一,我们先来看城际轨交的红利,将爆发在哪里。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梳理出来两笔大帐。


未来,全国城际高铁和城际轨交的总投资大约为8000亿;


未来,长三角的投资规模将达到4000亿,粤港澳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000亿。


也就是说——


全国的轨交投资规模中,一半都砸在了这两个都市圈里。


准确的说——


全国的轨交红利,不仅砸在了长三角的三大轨交中心点:上海、杭州和南京。


而且砸在了珠三角的两大轨交核心城市:深圳和广州。


第二,我们再来看5G产业链的红利,将爆发在哪里。


下面这张图,是全国5G产业链的企业分布——


 

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福州和杭州,垄断了70%以上的5G产业链企业。


这些企业的背后,又是上千家的中小型配套服务商。


当这些产业链相关企业接收到1万亿的投资,将在它们所在城市提供的澎湃购买力。


第三,我们再来看IDC红利,将爆发在哪里。


下面这张图,是全国IDC产业链的企业分布——

 


排在前面的是,深圳、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和成都。


这几个城市,几乎垄断了90%以上的数据中心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的背后,同样也是上千家的中小型配套服务商。


比如,全国数据中心的总投资额在3000-3500亿。未来将以每年将近500亿的速度,投放到6-7年。


每年500亿的投资份额中,预计9成都倾泻到深圳、北京、上海、武汉、杭州、成都的数据中心企业中。


这又能激发出多么庞大的购买力,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


第四,我们继续来看工业互联网的红利,将爆发在哪里。


我梳理了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的600多家相关企业,下面这些企业的分布图——

 

 

排在前面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广州、杭州、深圳和重庆。


这八个城市,几乎垄断了70%以上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的背后,是数万家的上下游中小企业。


2025年之前,中国在工业互联网上的总投资规模接近3万亿。


两三万亿的总投资规模,70%都将倾泻到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广州、杭州、深圳和重庆。


钱烧下去之后,足以上述8个城市中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诞生一大批的科技富翁。


这批科技富翁,就是上述8个城市中最坚挺的房价推动者。


第五,我们最后来看人工智能的红利,将爆发在哪里。


下面这张图,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企业分布图——

 


排在前面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广州、杭州、深圳和重庆。


4成以上都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瓜分了3成,南京广州成都和苏州瓜分了2成,剩下的天津、武汉、厦门、长沙、宁波、西安和重庆平分剩下。


我们把以上左右的城市做一个交叉对比,你会发现——


一共有12个城市,承担着新基建崛起的重任,承担着我们狂点科技树的重任。


这12个城市,分别是: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苏州、宁波、无锡.


搞技术创新也好,点科技树也好,都是烧钱的玩意。


上述12个城市,每年要烧掉全国花在闷头点科技的70%以上资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12个城市,承担着整个中国下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的重任。


它们,即国运。


这12个城市,不仅捆绑了国运,捆绑了下一轮技术爆发的红利,而且捆绑了下一轮楼市的机会与红利。


一旦它们的技术红利爆发,就将在这个城市中催生出澎湃且源源不断的购买力。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回看未来的楼市机会在哪里。


其实,答案已经非常清晰了——


  • 未来两三年,中国五成的精力和资金在维稳,在维持现状,撑下去。


  • 真正能决定未来的,是寄托在技术突破,狂点科技树的3成精力和资金上了。


中国科技树进化的锅,中国楼市的锅,事实上全背在烧了巨多钱的12个城市上。


一旦下个世代技术突变完成,他们是分蛋糕的第一波,他们内部将迸发出绵长蓬勃的楼市购买力。


万一,烧钱失败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烧钱失败了,就就是经济社会内卷化,穷逼互相撕。


到那个时候,别说楼市了,咱们普通人过日子就只剩下那句话——


“瞎TM过吧,怎么过不是过”



4


楼市新秩序建立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大家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以前有那种铺天盖地的楼市大浪潮?


其实,就是因为政策刺激和货币刺激无差别的倾泻了下来。


而且,大多数的政策,还都是直接针对楼市。


这也就造成了,利好倾泻下来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大浪潮。


但是,因为政策转向,我们丧失了普涨必备的普世性政策刺激和货币刺激。


自然,也就没有了普涨。


未来楼市的浪潮,是技术红利引爆的购买力浪潮。


而技术红利的倾斜,是明显的陡峭和聚集化的。


其说到底,也就是那12城市。


技术红利的倾斜,必然引发购买力的倾斜——


烧掉的钱越多,吃掉的市场份额越多,未来所创造出的财富就自然越多,所催生出的购买力也自然就越多……


这些城市的楼市,自然也就更有上涨的动力。


讲到这里,大的方向基本上就找到了。


下一步,我们就要深入到上面12个城市里去——


找到新基建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分布在哪里,都聚集在哪里,离他们比较近的居住板块在哪里,在这些居住板块里,哪些是值得投资的价值板块。


一个个考察,一个个评判价值,一个个找到优质的楼盘和标的。


这些就是大碗下一步要去干的事情。


第一站,我们已经踏上了武汉考察的征程。


武汉,也是我们认为今年二线城市里——


最值得关注、最有机会、最具长持价值的一个市场。


今晚19:30,我就会免费拿出武汉考察的全部内容,以直播的方式免费分享给大家。


今晚直播大纲预告:


  • 万字长文“不可说加密版本”,无限时畅聊;

  • 为什么说武汉是2021最值得关注的二线城市?

  • 武汉最有可能领涨的版块在哪里?

  • 武汉最有长持价值的项目是哪个?


关注武汉的朋友,想白PIAO武汉考察直播的朋友,一定要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大碗楼市视频号”直播间。


关注“大碗楼市视频号”,并预约直播!


今晚19:30,我准时打开车门,等着你!


友情提醒:视频直播,无法回放,请提前进场,错过就错过了!










城市调研系列:


上海: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 400万刚需
北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天津:学区房



本文为大碗楼市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请联系:superbowl03

专注于
地产 | 财经 | 政策 



为耿直少年,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