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村?白塔村的秘诀是……
从交不起电费的“要钱村”到文化富农的幸福花园村白塔村“变形记”
1600℃铁水,经手艺人用定制木板舀起后,在30米高的假山中错落的不同方位用力击打抛向空中,瞬间铁花四溅犹如满天繁星,惊险刺激、喜庆热闹……这是大年初一晚,白塔村上演的大型文艺演绎项目《千年铁魂·江苏情》的高潮片段“打铁花”,再现出辛弃疾笔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极致中式浪漫。
新年期间,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引入的《千年铁魂·江苏情》共计上演20多场,吸引了近4万名游客。
如今夜如白昼的热闹是曾经的白塔村不可预料的。时针回拨到改革开放前,白塔村是宜兴有名的穷村,村民常常连电费都交不起,直至上世纪90年代白塔村还是全市有名的扶贫村。如今,白塔村具备同时接待1000名游客的能力,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5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1500多万元,村民幸福指数、获得感满满。
从靠煤油灯过日子到火树银花闹新年,从贫困户到幸福花园村,白塔村凭什么?文化产业周刊记者深度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听其将30年扎根白塔村的基层实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盘点白塔村的新产业,探寻其手握“烂牌”,如何打出“王炸”的文化强村富农之路!
建于伶纪念馆:7000元开启文化富农之路
与天目湖交界的白塔村,地处丘陵山区,依山傍水,全村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村民近3000人。
“白塔村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从文化开始起家。”欧阳华告诉记者,2008年全村一年收入大概只有六七万,当时花了7000元建设了于伶纪念馆,村民们想不通也舍不得。虽然1907年出生于白塔村的于伶,被誉为“中国革命戏剧拓荒者”“革命电影事业奠基人”,《大李、小李和老李》《七月流火》等知名电影的创作者,可村民们还是不愿意给“已故的人”花钱。
“当时白塔是经济薄弱村,资金一笔笔都要精打细算。”说起当年建造纪念馆时的艰辛,欧阳书记回忆,当时前往上海做于伶后人的工作,反复五次沟通,终于取得对方的同意和支持。星光不负赶路人,伴随于伶纪念馆的建成,游客从上海、无锡、南京、杭州等各地赶来参观,“白塔村逐渐有人气了”。
白塔既是于伶的家乡,又是星云大师祖庭白塔寺所在地,欧阳华通过与星云大师保持多年联系,最终让大师回到工作“第一站”,在白塔村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宜人书院。“这两大名人效应,极大影响推动了我们地方文化的发展,也为乡村旅游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欧阳书记表示。
无论是于伶的红色精神还是星云大师的禅德文化,都有浓厚的感染力,在欧阳华的带领下,村民们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这也让欧阳华更加确定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白塔村打造美丽乡村的优势,同时也是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2019年,村内打造了党建展示馆、村史馆,充分体现了“党旗飘红、产业透绿、民生添彩”这个主题,2020年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800多个党政代表团、旅游团、各类院校前来参观、体验,同时也带动了村内南天竹、大米、时令鲜果等8大高效农业的销售,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余万元。
如今,村口又多了个极为醒目的新地标——“南宋小龙窑遗址”。南宋时期,白塔村土壤资源丰富,加上独特的自然资源,形成了“百座窑”。为更好地保护南宋千年古窑群遗址和弘扬历史文化,白塔村打造了袖珍版的古窑遗址,展陈了该遗址出土的距今1500多年历史的四系坛、四系罐、小缸、执壶、瓶、盆、碗等文物。至此,厚重历史文化的挖掘,使得白塔村的文化脉络更为清晰,同时与红色文化、名人效应、党建文化交相辉映,更丰富了白塔村的文化谱系。
“通过文化资源利用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尝到了甜头。”欧阳华感慨,文化产业建设在乡村振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文化做活,把故事讲好,把产业落地”。
引进非遗打铁花:“戴着口罩也要发展”
在加快各类文化场馆建设的同时,如何提档升级白塔村的文化产业是欧阳书记踌躇的新课题。他深知,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文化项目必须要有更深入的体验和互动效果。
三年疫情期间,欧阳华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走访和调研,寻求好项目。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山西省晋城市司徒小镇看到了“打铁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为震撼和激动,他想到“千年窑火”与“千年铁花”尤为契合,“很适合我们村”。随即他邀请了司徒小镇主要领导前往白塔村考察,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确定了在白塔村建设《千年铁魂·江苏情》大型文化演绎项目,并大量引进民间资金,用将近六个月的日夜赶工,于兔年大年初一晚顺利试演。采访间隙,记者来到演出现场,舞台正在加紧升级改造中,预计3月8日正式开演。
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会新增村级收入500万元以上,并有大量的村民参与到演绎活动中来,一方面可增加村民的劳务收入,另一方面村民可获得收益部分10%左右的红利分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富民。同时形成了“夜游白塔”新模式,促进了夜经济、夜生活的繁荣。为更好地提升白塔村旅游服务的专业质量,村里成立了百宜集团,将周边资源进行整合升级,实行景区化管理,目前白塔村具备同时容纳2000多人观看打铁花大型演艺、1000多人吃住玩乐购的接待能力,年接待游客可达80万人次。
疫情期间,欧阳华始终没有忘记“发展才是硬道理”。面对投资方、合作方的迟疑,他提出,“戴着口罩抓发展”,对市场充满坚定信心。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消费市场逐渐复苏,白塔村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小干部大格局”:不争第一争唯一
30年奋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欧阳华从一个普通的村主任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格局”两个字时常挂在欧阳华嘴边,在他看来,小干部更要有大格局、大思维。
“当年,全村一穷二白的时候,我就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出‘文化强村’的口号,”欧阳华说村民们不理解、不相信,如今他们这样说,“欧阳书记您当初建于伶纪念馆,是为了让更多人来白塔,把我们的好东西卖出去。”发展文化产业,讲好白塔故事,振兴乡村、致富乡亲,若干年前欧阳华提出的目标,如今都在一一兑现中。
61岁的欧阳华,始终有着年轻人的思想和激情,他引入六位本科生、一位选调生进入白塔村工作, 吸引15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建起咖啡馆、民宿。利用新媒体、大数据,创立“白塔味道”公众号,打造了全国首批“白塔抖音站”,带领村干部干起直播带货,他一马当先、丝毫不扭捏。“争唯一”的思路,让白塔的高效农业惠及农民的同时更吸引了一批创业者来到白塔,与白塔双向奔赴,也为乡村振兴留住了很多年轻人。
欧阳华说,未来,白塔将持续推进“千年铁魂·打铁花”文旅演绎项目,还要做重庆火锅城、飞机观光、热气球观光等具有“唯一性”的乡村文化旅游景点。
近年来,白塔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当前,乡村的发展前景无比广阔,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白塔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为民实事做好、把富民项目做实、把安全底线守牢,让老百姓的口袋更鼓、生活环境更美、获得感更强、幸福指数更高,奋力打造“有根有味、有品有戏、有富有美、有新更有魂”的美丽新白塔。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毛艳 徐宁
往期回顾
惠民惠企受好评 “ 小店计划”效果初显——南京保利大剧院好戏连番上演
最新统计!2022江苏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增幅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编辑:毛艳 监审:徐宁 终审: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