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远来君子到此庄,莫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又凉”。这是清代进士惠登甲赞美窑洞的一首诗。
对于现代人来说,窑洞也许是土气的、落后的,但是在中国的西北,至今仍有大约三千万窑居人口,其中虽有经济条件的限制,但窑洞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禀赋,冬暖夏凉的特点,也使得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对其难以舍弃。
人和其它动物相同,只能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区间内受限生存。热血类哺乳动物虽然都有调控自身温度的生理机制,但这种机制的适应范围相当有限,一旦环境超出其“天定”的范围,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人类原来是一种热带灵长目动物,如果要适应温带或北极寒冷等的天气,必须借助于知性的工具,钻木取火并学会利用火来调温御寒就是最早的知性工具。
居所也是人类用于控制环境条件以调节体温的基本工具。就生理机能而言,维持人体的生理温度在生存的限度内是居所的核心要素。无论是防辐射、防风、防雨、防寒、防热,都围绕着人类生存温度的需求展开。因此,在北极地区,居所的基本功能是防止太阳辐射,防止大雨侵袭。北极的居民就便取材,用四根木桩竖直埋入地下,上面向中心倾斜,然后用茅草从下到上覆盖起来,这种倾斜的形如坡道的茅草墙是活动的,其角度随气候的变化可升高或降低,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在热带地区,居所的功能主要是防炎热、防潮湿,中国西南贵州的吊脚楼,尼日利亚高原地区的圆形泥屋顶都是十分巧妙的创意。爱斯基摩人的雪屋 ——一种用雪砖砌成的居所,美国东北的印第安人用桦树皮盖成的锥形和半球形的棚屋,卡尔梅克人和哈萨克人用动物毛发制成的毡而搭建圆顶帐篷等等都是为了人体的温度需求所做的发明。毫无疑问,在调节温度的效率和科学性方面,窑洞是仍然是具有现代性的建筑物。窑洞冬暖夏凉,其优越的温控性能主要来自黏土较高的热阻和热容量,也就是保温和蓄热特性。窑洞挖在山坡上,它的"屋顶"和"墙壁"都相当厚。人们挖窑洞时,都选择土质比较坚硬的地方,这种厚硬而绝缘的"墙壁"很不容易传热。所以,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容易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与外界的气温变化有了天然的隔离层和缓冲带。窑洞室内温度在夏季可比室外低8-15℃,冬季则高出约10℃以上。温差小成就了窑洞不可比拟的天然优越性。
窑居者寿。古人早就从经验中发现了窑居长寿的秘密。研究发现,洞穴中特殊的微气候环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结合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医学,对诸如尘埃性气管炎、肺炎、鼻炎、枯草热、高血压、多发性神经炎取得了显著疗效,其中的科学性与窑洞天然优良的温控功能不无关系。著名画家吴冠中与窑洞结缘,是在山西碛口李家山。当时,这位学贯中西的大画家完全被自己的发现震惊了:“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走进去,却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像这样的村落,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吴冠中 高原窑洞约 1990年作 布面油画 32×41cm
李家山与武陵源、黄土高原被称为吴冠中的三大艺术发现。窑洞为吴冠中的创作提供了原始的文化密码,大胆并极尽扩张的线条准确把控了黄土高原的地貌肌理,一个个拱形的门洞点缀于蜿蜒起伏的山峦线上,寥廖淡淡,点点洒洒几笔颜色,山间窑洞所散发出来的古朴浓郁让人神想遐想,这也是他一生探索的艺术之路:“风筝不断线。从生活升华了的作品比之风筝,高入云天,但不宜断线,那与人民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联系了启示作品灵感、生活的母体之线。”①
①《生命的画卷》吴冠中自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第156页
吴冠中认为晋西高原基本是黄土色为底调,块面如劈。椭圆状的窑洞与黄土的弧形坡度相调和。形的类似与和谐便于线的造型,画中以盘曲折迭的线条简洁地表现了山的硬朗,并将色相和亮度减到最低。水墨画的晕染使其浅到接近于白纸,乌黑的窑洞门窗就更加突出了。“门窗是眼睛,被土坡半遮掩了眼睛,只见其上眼睑,那是秋波”。在单纯中蕴涵复杂,在素净中凝聚着华丽,吴冠中在实践着“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同时,是否也对中国传统窑居建筑的现代性寄寓了同样的期望?
一生受黄土地孕育,对窑洞梦牵魂绕的长安派画家刘武宏这样抒发对窑洞的深情:“我爱陕北,我更爱黄土地。在那里我有过欢乐和苦恼,它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窑洞赋予他生活的浸润、文化的熏染、艺术的滋养、人性的陶冶。他将窑洞文化朴素的内在品质和丰富的精神涵养转化为具有震撼力的视觉语言,力透纸背地表达出那种雄浑的深沉、原始的纯净和升腾的历史生命力。让我们从中领略到那种无法压抑的奇异的壮美:万物同根,天地合序,窑居千载,洞开万态;举首青云,望眼平阔,凤吟雨潇,山水幽玄。可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是得见其人得逢其时。刘武宏创建的陕北窑洞画派就是对文明发祥地由衷的礼拜,就是对窑洞建筑苍茫遒劲的赞美。画家钟情于窑洞,文学家和音乐工作者也不吝啬他们的文字和旋律。《致国歌》写道:“在所有的颂歌中,惟有这支歌让你无法轻松,就像你看到母亲忧郁的眼睛,就像你听到母亲焦灼的呐喊和呻吟的悸痛。在所有的歌声中,惟有这支歌叫你回忆叫你憧憬。这支歌以闪电作节奏以霹雳作激情,唱出了一路沧桑一路铿锵铮铮。这支歌是黄河的咆哮,是窑洞门前纺车的歌声,雄壮如巍峨山峦直刺苍穹,深沉如质朴的土地写满灵性。悠悠岁月,风也峥嵘雨也峥嵘,当我们走向岁月的深处,又怎能忘却,黄土地下覆盖着的历史的沉重。”无独有偶,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阿·苏尔柯夫作词,冈·李斯托夫作曲的《窑洞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这窑洞里炉火闪闪,
劈柴流脂像泪珠点点。
且听手风琴对我歌唱,
它在歌唱你音容笑颜。
莫斯科近郊飞雪漫天,
树林在同我低声交谈。
愿你能听到我的歌声,
歌声寄托我无穷怀念。
此刻你离我多么遥远,
我们中间是白雪连绵。
去你身边是多么困难,
距离死亡却近在眼前。
唱吧,手风琴,冒着风雪
把那迷路的幸福召唤!
心中燃烧着不灭的爱,
窑洞再冷也觉得温暖。
窑洞以黄土为语言,表现出独特的诗画般的民族性和隽永的历史性,正如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 – 1917)驻足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感叹:“整个法兰西就包含在巴黎的这个大教堂中。”而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描述更能表达一座建筑物之于一个国家、一段历史的象征意义:“那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和文化史的一页。它以炫目的辉煌壮丽,使人们淡忘或宽恕了那个令人诅咒的年代。”
窑洞形式的黄河地质博物馆
历尽劫波和沧桑的窑洞,就是这样可敬的建筑,是可以通过绘画塑造大美意象的建筑,是可以通过诗歌凝聚哲学信仰的建筑,是可以通过音乐触摸心灵幽谧的建筑。老子《道德经》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文字有三组关键的词“共”、“埏埴”和“凿”。分别论述了思维创造的三个基本原理。“共”指辐变成毂的组合效应,辐组合成毂,毂装配成车,在这个过程中,辐和毂变成了车的新形式。前者从有过渡到无,后者从无过渡到有。有辐毂无车,无辐毂有车,有无相生。部分(辐)与部分(毂)组合成高一层次的整体(车),整体与部分相较其质完全不同,这就是创造的规律。“埏埴”,是抟泥塑造器皿的过程。同质化的泥,通过抟塑组合,原料变成了物品,泥土变成了容器,部分与部分的不同排列产生质变,一事物转变为另一事物,这是创造的规律之二。
窑洞开凿
“凿”是一种减法施构的方法,在墙壁上去掉一部分,凿空的部分成为窗户的“无”,却成就了房屋的有,成了具有使用价值的整体。这又是一种产生变的原理,是整体的破解,分成多个部分,产生新的效应。总而言之,“有”产生价值之“利”,“无”产生功能之“用”。窑洞的建筑哲学原理属于减法创造,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有了新的功能。西北地区可耕地面积少,凿洞向地下减法施构,不占用或很少占用地表,所余原土还可填坡造地,扩大地表可用面积,除使用少量木材外,并无现代建筑像圣诞树般的附加许多装饰品。节地省料,节能减污,就地取材,自然环保,理所当然地节约了造价成本和运行费用,这也是减法的另外一层意义。可谓: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这好像正是对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1954-)疑问的回答:“除了不断往上垒砌这种方法之外,建筑是否就别无它法?—— 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自得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②
②《负建筑》隈研吾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第1一版,第11页乾隆本《延长县志》说:“凡窑必筑炕,饮食卧起俱焉,不唯陶复陶穴,犹留古风,而冬暖夏凉,不虞火灾,亦胜算也。”防火灾是窑洞与其它建筑形式相比所特有的优势。窑洞的生土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天然的防火材料,遇到火灾,洞体耐火能力很强,并不导火,因此也不会株连相临的其它窑洞,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有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损失最小的还是窑洞和其它地下生土掩体建筑。
解放初期“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宣传画
窑洞的空间是采用减法整体成型的,结构一体,承受外力扰动的能力很强,区别于人造材料多处联结造成受力不均的缺陷,是防震功能优越的建筑形式。三十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其中“深挖洞”即是从防灾的角度来防止战争的空袭。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窑洞就起到了躲避狂轰乱炸可能造成巨大伤亡的作用。
从灾害学的角度讲,窑洞无疑是典型的“减灾建筑”。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使建筑物极其脆弱的那一面暴露无遗,美国9·11事件留下的触目惊心的残垣也还历历在目。作为世界文明象征的超高层建筑瞬间变成一堆废墟,飞机撞击双子座的映像深深烙在了我们的视觉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建筑划破人类心灵的伤痛也将永远在那一天警示着我们。
蒲肖依
1989年生于北京,
青年建筑学者。
本科毕业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曾经在纽约贝氏建筑事务所(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工作,现为数字王国虚拟建筑项目负责人。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