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迎:有限政府最强大

张维迎 辛庄课堂 2022-10-15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张维迎老师为辛庄课堂学员授课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政府就是社会博弈重要的参与人。任何社会要有效运行,都需要赋予政府一些自由裁量权。但如果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太大,政府官员为所欲为,不仅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保证,而且政府本身也会受到损害。这是因为,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再专制的制度下,老百姓也有一些天然的选择空间(奴隶也有办法偷懒,如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如果老百姓不相信政府,政府的政策就很难达到目的。
让我们以主权债务为例说明这一点(North and Weingast,(1989))。
政府的支出主要依赖于两项收入:税收和公债。税收是强者性的,即便如此,横征暴敛也会导致老百姓减少生产性活动、隐瞒财富,使得实际税收减少,严重的情况下老百姓甚至揭竿而起,推翻政府。与税收不同,公债是自愿的(强制性公债等同于税收)。政府发行公债的能力依赖于老百姓的认购意愿。

主权债务博弈的基本结构是:政府首先决定是否发行公债及发行多少,老百姓决定是否购买;债务到期时,政府决定是按照当初的合同偿还债务,还是赖账;如果政府赖账,老百姓(债权人)决定如何惩罚政府。一般来说,政府只有在预期赖账后受到的惩罚不小于偿还债务的支出时,才会选择偿还,而债债权人只有在预期政府有足够高的概率偿还的情况下,才愿意购买公债。
政府可发行的最大公债是多少呢?如果我们用D表示最大公债,r 表示公债的利息率,P表示政府违约时受到的惩罚,那么,政府履约的条件是:D(1+r)≤P。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政府就可能选择赖账;预期到政府会赖账,债权人就不会选择认购。因此,政府可发行的最大公债为:D≤P/(1+r)
这意味着,政府在违约时受到的惩罚P越大,可发行的公债反倒越多。P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约束政府的能力。如果政府的权力不受限制,违约时债权人毫无办法,政府发行公债的能力就非常小。反过来,如果政府是有限政府(limited government),政府只能在法治的范围内行事,则其发行公债的能力就很大。这是为什么现实中法治政府比专制政府具有更大融资能力的重要原因。

图1 英国国债的变化 (单位:百万英镑)

图1刻画的是1620年至1790年间英国国债总规模的变化。在1688年之前,英国的公债规模徘徊在200万英镑左右,但1688年之后国债规模迅速增长,1697年即达到1千6百70万英镑,1720年达到5千4百万英镑,1790年为2亿4千4百万英镑,100年间增长了120多倍。国债的增长提高了政府的财政能力,对1688年之后英国在数次欧洲战争中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战争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财政能力决定的。
为什么英国的国债规模在1688年之后能迅速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将英国的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由无限政府变成有限政府,从而大大提高了国王违约时面临的惩罚 (North and Weingast, 1989)。光荣革命前的君主专制政体下,尽管英国国王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议会的约束,但国王可以随意单方面修改借款条款,拖延甚至拒绝支付,或者利用外国商人瓦解债权人之间的联盟,所以债权人非常不愿意向政府贷款。光荣革命使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发生了重要变化,私有产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决定国债的权力转到议会,议会主要由潜在的大债权人组成,他们可以推翻国王;英格兰银行统一协调债权的行动,通过优先权的规定限制了政府“离间”债权人的可能。因为对违约的惩罚变大了,政府举债的能力提高了。

更一般地讲,宪法和法治可以理解为政府对老百姓做的承诺:政府依法行事,接受老百姓的监督;政府不仅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受其他人的侵犯,而且要把尊重这些权利作为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在有限体制下,政府更受到老百姓的信任,所以政府的力量反倒更强大。人治的政府看起来强大,其实很脆弱——至少从长期看是这样,因为它得不到老百姓的真正信任。这一点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Norh, Douglass C. and Barry R. Weingast, 1989, “Consititutions and Commitment;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49: 803-32.




本文摘录自作者《博弈与社会》第四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BOOK



往期精彩文章

西安记忆|蔡大成:我的任性时光

西安记忆|王子今:我们的《我们》

黄怒波:企业家要懂大势要认命,但绝不能认怂

西安记忆|王军:弄潮儿刘安

张维迎:法治国家与国家法治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