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聚焦 | 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副院长叶德全:深港两地优势互补 增进科技创新合作

凤凰卫视采访




深港两地优势互补

增进科技创新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医学院副院长叶德全教授


◆ ◆ ◆ ◆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凤凰秀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探寻深港两地优势互补,增进科技创新合作的故事。



点击上方视频观看



叶德全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每周他都忙碌地往返于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之间。


谈及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的建设,叶德全深感不易。他说香港的八所高校中有三所的科研水平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对于那些已经形成很好的科研体系,但却面临场地限制的高校来说,进驻深圳无疑是更好的机会。


叶德全教授表示,“生物医药领域现在也是深圳市的一个重点建设的未来的支柱产业。实际上现在规模已经不小,它相对于长三角等地来说还是比较分散,属于早期建设的一个过程,所以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大。”


“这方面实际上深圳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香港受限于地域、工业基础,因此深圳现在优势更明显。那么两边结合起来,就能够做出两边单独做不到的事情。”


根据深圳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到2025年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将会达到4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叶德全教授在采访中说,深圳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在生物医药方面发展潜力很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建在福田有几大优势,一个是大学搞创新如果在校内会受限于很多因素,因为一般来说,大学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同时也做科研创新,但科研创新是比较接近基础的研究,而转化研究在校外做要比校内做效果好,当然这里少不了福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跟香港同事密切沟通,了解到香港同事在某些方面技术非常好,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在深圳做可能更方便。从地理环境来说的话,从沙田做东铁线,我们到福田那边过个海关过来以后的话,实际上比我们从龙岗过去时间还要短。”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深化内地与港澳在科创领域的合作,叶德全教授希望未来将有更多香港科研人员来到深圳继续追梦。



【END】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出品

转载自凤凰秀

记者:高悦嘉、李庭深、郑雨丹(凤凰卫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CUHK-Shenzhen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