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医学院首届研究生夏令营
盛夏七月,绿树阴浓
水面风来,蝉鸣聒耳
在这个安静又热闹的周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
首届研究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1
研究生院开营仪式
7月8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教授、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王学锋教授一一发表了讲话,正式拉开了本次线上夏令营的序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医学院开营仪式
7月8日
开场致辞
医学院创院院长郑仲煊教授开场致辞,从学院定位、办学特点、专业科研、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为同学们介绍医学院。
医学院副院长朱宝亭教授介绍本院研究生项目的整体规划,重点包括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项目和生物科学哲学硕士博士项目。
医学院副院长叶德全教授介绍本院科研与创新发展情况,主要从大学的科研属性、科研设施、科研方向、规范安全这几方面展开介绍。
项目介绍
项目主任黄宪达教授介绍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项目(授课型),分别从专业领域、科研就业、学习模式、师资配置、申请要求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项目主任Prof. Goran STJEPANOVIC介绍生物科学哲学硕博项目(研究型),分别从项目历程、硕博差异、课程设置、奖学金、学生科研成果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科研介绍
竺立哲教授不仅为同学们介绍了生物信息学在降低药物研发成本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两大类生物信息学方法融合的趋势,还对我校生物信息学的师资背景、硬件配置、各位教授具体的科研方向及成果做了详细说明。
刘国珍教授介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分别从生物医学工程的定义、重要性、前沿研究和我校BME研究特色,师资及实验室硬件资源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杜洋教授先为同学们介绍了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然后从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科研方向等方面介绍了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王攀教授介绍药学研究领域,主要从相关教授们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展开详细介绍,包括叶德全教授的免疫药理学方向、朱宝亭教授的分子药理学方向、陈吉航教授的天然产物研究方向、王攀教授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方向。
杜鹃教授介绍临床医学研究领域,以mRNA疫苗为例,介绍基础研究成果到临床应用的转化,然后以肿瘤外泌体为例,介绍以临床问题出发的基础研究,希望生命与健康领域研究生能够结合临床需求,充分利用大学的临床资源,未来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人民健康。
邹和群教授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地介绍了在国内外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视角新颖,内容独特,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做研究和做医生的趣味和意义。
Q&A
在开营Q&A中,同学们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积极提问,问题包括科研方向、录取要求、面试流程、专业能力等。
#3
师生交流
7月9日-7月10日
实验室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同学们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教学实验室和三个诺贝尔奖研究院,同时还有一位在读生韩凯同学为大家同步介绍集成器件和智能诊断实验室。
全英课程体验
同学们参加了竺立哲教授介绍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课程,竺教授通过生动的视频和演说为大家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在生物分子研究中的作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思路。
面试与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同学们既期待又紧张的面试环节
#4
夏令营结营仪式
7月10日
开场致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医学院副院长叶德全教授开场致辞,表达了对此次夏令营未能在校园内举办的遗憾,倡导同学们认真科研,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建议大家在等待期间与意向导师们保持联系!
项目主任黄宪达教授提醒学生们后续仍然可以通过常规渠道申请硕博项目,由衷地表达了对同学们的认可和期待!
学生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校博士生常艺馨率先介绍了自己的在读感受,包括美丽的校园、谦和的教授、认真的学术环境、丰富的学业生活等内容。
参营学生闫嘉、梁泓波同学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感受,包括课程收获、面试体验,以及在与教授们线上线下沟通后的反思等内容。
Q&A
在结营Q&A中,同学们更加踊跃地提问。有的同学缺乏信心担心英文能力不佳,有的同学迷茫找不到科研方向,还有同学担心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学习难度差距过大。对此,教授们都一一指点迷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朱教授首先鼓励大家寻找自己真正的热爱,如果喜欢科研,未来成为科学家,这将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其次提出了未来完成研究生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劝诫同学们踏踏实实学习,逐步提升查阅英文材料的能力,巩固本科基础知识。
刘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科研问题,建议大家先调整好心态,学会调研信息来源,认真收集信息,多思考多记录,与导师同学们不断探讨,才能逐步确定研究方向。
线上合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疫情未息,山高路远
即使全程线上相见
也不负老师同学们的真挚热情
期待明年和同学们在校园里相聚!
-END-
文字&图片:MED|LHS硕博项目组
编辑出品:医学院传讯公关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