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 | 王攀教授获“师风师德优秀奖”、杜洋教授获“深圳市优秀教师奖”

2

0

2

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师风师德优秀奖

暨深圳市教育优秀奖颁奖仪式


师风师德优秀奖



为庆祝第38个教师节,表彰在师风师德与教育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教师。2022年9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了2022年师风师德优秀奖暨深圳市教育优秀奖颁奖仪式。副校长阮健骢先生、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顾阳教授、王丛教授、校长办公室主任杨国华博士、各学院书院、学生事务处、教务处负责人及各学院代表出席颁奖仪式。校长办公室主任杨国华博士致开幕词,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宣布获奖名单。学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李兰教授担任本次仪式主持人。


经学院推荐和学校师风师德优秀奖评审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医学院王攀教授与大学其他四位教师校级师风师德优秀奖。

获奖教师与颁奖嘉宾及大学主管人员(部分)合影

王攀教授(右二)


王攀教授在发言中提到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得到“师风师德优秀奖”,感谢学校和学院各位领导、前辈和同事的帮助和鼓励及同学们的支持。她认为育人和教学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个奖项也会激励她更加努力,潜心教书、精心育人,与各位同事一起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成为一所出色的独具特色的大学。


王攀 助理教授

校长青年学者


王攀教授2005年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而后赴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2019年8月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聘为助理教授。


王攀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致力于揭示类固醇激素(及其类似物)及多种环境化合物在体内外多器官药理学及毒理学的作用及它们的分子作用机制。王教授在计算分子模型(用以精确研究小分子与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的药理学、毒理学,药物代谢、肝脏疾病及肿瘤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王教授已经在国际顶尖药理/毒理学杂志上发表四十余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深圳市教育优秀奖



深圳市教育局官网公布了2022年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公示名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杜洋教授获评2022深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杜洋教授表示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让其倍感振奋和欣喜。“立德树人是每一位大学教师应时刻谨记的坚定责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秉承港中大通识教育和中西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正如徐校长所嘱咐:我们担负着为20年后的大湾区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希望以此荣誉称号作为契机,继续鼓励和支持港中大(深圳)老师们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培养优秀、爱国和奉献的青年生力军。”


杜洋 助理教授

校长学者

助理院长(科研与创新)


杜教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取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师从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obilka教授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获美国心脏协会全额博士后奖学金、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资助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医学院药学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职位等。2017年开始参与大学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之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筹建,并于2019年正式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建立团队开展独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以GPCR等重要药物靶点为对象,从事结构、功能和药物发现工作。


杜教授迄今已发表60余篇高质量科研论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Science、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JA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一流期刊报道的科研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十几项;受邀为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等多种国际顶尖科学杂志审稿;担任国自然交叉科学部和教育部项目评阅人。作为共同发明人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Brian Shoichet教授共同开发的无成瘾止痛药获得美国发明专利。已入选国家省市区和大学等各级人才支持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