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外文研究文献选(一)
在中国的音乐学研究中,对于流行音乐的关注起步较晚,而且由于教育体制、意识形态、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的原因,研究领域也较为局限。在这方面,有关中国流行音乐研究的外文文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1.《再议过去:周璇与二十世纪初期流行音乐的当代复兴》(Reconsidering the past: Zhou Xuan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opular music)
作者:Jonathan P.J. Stock(施祥生)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美国
来源:《亚洲音乐》 (Asian music: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sian Music)
时间:1995
摘要:对周旋三十年代的录音在上海的两次再版进行比较,这些歌曲曾被归类为受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影响的“黄色音乐”。第一次再版(1985年)是国家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将流行音乐听众的兴趣引导到官方认为更健康的渠道。第二次(1993年)没有附带任何特别的政治议程,但它与三十年代的国际大都市、资本主义上海的复兴不谋而合,并成为了它的一种象征。
2.《像一把刀子: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意识形态与流派 (Like a knife: Ideology and gen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
作者:Andrew F. Jones
类别:专著
语言:英语
出版地:美国
来源: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时间:1992
摘要:通过对歌手、词曲作者和评论家的广泛采访,以及文化、社会学、音乐和文本分析,描绘了中国国有流行音乐产业和以崔健为代表的新兴地下摇滚音乐在当代文化政治中的不同作用,并探讨了流行音乐与关于文化认同和现代化的辩论之间的联系。
3. 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磁带及唱片目录(1989-1995) (A selected annotated discography of pop and rock album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89-1995])
作者:Peter Micic, David Stokes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澳大利亚
来源:《亚洲研究评论》(Asian studies review)
时间:1999
摘要:以下目录包括编者所收集的中国大陆近年来发行的流行音乐磁带及唱片,并对每一条目进行了简明注释。它不可能是完全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者们个人的兴趣,并偏重于摇滚乐。
4. 挂在盒子上与中国女性身份 (Hang on the Box and women’s identity in China)
作者:Christopher Zysik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英国
来源:《朋克与后朋克》(Punk & post-punk)
时间:2019
摘要:以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挂在盒子上为例,探讨朋克音乐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评论和挑战。以后殖民主义概念为基础,审视了在一个充满自我进步与个体不安的时代,在父权制度下女性身份的颠覆。乐队通过关于堕胎和大男子主义的歌曲,批判了北京摇滚乐默认的性别歧视,同时也在一个集体主义社会中表达了她们的个性和自由。
5. 后殖民前香港的粤语歌与国语歌:梅艳芳表演中的身份协商 (Cantopop and Mandapop in pre-postcolonial Hong Kong: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s of Anita Mui Yim-Fong)
作者:J. Lawrence Witzleben (韦慈朋)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英国
来源:《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
时间:1999
摘要:探讨香港殖民地晚期—八十年代中期到1997年的流行歌曲,特别是梅艳芳的作品,并对文化局内人和局外人所发展的术语和流派区分进行了研究。香港的流行音乐混合了中国、其他亚洲地区和西方的元素。哪些元素被借用、修改或排斥,以及这些不同元素如何被解释和再解释,都代表了本地和民族文化的偏好。身份认同的主题在其与国语歌,特别是梅艳芳作品的关系中得到了显现。这种复合身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1)艺术性,包括音乐风格、曲目选择、视觉和语言表达;(2)政治性,特别是流行性和市场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影响力与香港-大陆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连接;(3)民族性,与表演者籍贯和歌曲中使用的语言或方言有关。
6. 地下之声:中国的实验和非学院派音乐 (The sound of the underground: Experimental and non-academic musics in China)
作者:Zbigniew Karkowski, 颜峻
类别:杂志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德国
来源:《世界新音乐杂志》(World new music magazine)
时间:2007
摘要:文革后,中国的学院派音乐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如今已融入国际文化。而非学院派的实验音乐仍处于早期阶段。来自西方的打口唱片作为废塑料流入街头市场,影响了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摇滚和朋克运动,就深受打口唱片的影响,并催生了地下音乐和实验音乐的新文化。香港实验音乐人李劲松是“声音工厂”(后更名为“亚洲噪音”)厂牌的创始人,他致力于在中国大陆推广外国音乐人。1996年,摇滚音乐人王凡创作了可能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实验音乐作品《大法度》。中国地下音乐的又一次突破是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俱乐部的蓬勃发展而出现。2003年,由来自美国加州的声音艺术家姚大均组织的“北京声纳”节以及姚大均的后具象厂牌发行的双碟《中国声音前线》都是转折点。目前,这个场景以北京为中心,但全国各地都有值得注意的活动。
7.《哪个身份重要?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民族性之争》(Which identity matters? Competing ethnicities in Chinese TV music contests)
作者:钱丽娟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德国
来源:《音乐世界》(The world of music [new series]. VI/2: Sounding ethnicity: New perspectives on music, identity and place)
时间:2017
摘要:回顾了2012至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歌手在电视选秀节目中的表现,探讨这些音乐人如何操控他们的多层次身份,以平衡他们的身份表达、观众期待和社会压力,并对歌手创造、商议其民族-国家身份、泛少数民族身份和政治身份的案例进行了比较。他们的作品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讨论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身份、个体性、传统以及背后的操纵力。数据来源于对相关作品的分析和评委的决定,以及每轮节目播出期间和之后观众在网上的评论。
待续
延伸阅读
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简称 RILM)是一家为音乐研究提供数字文献和高级检索工具的非营利机构。更多信息请见ril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