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亿美团,再战电商

止一 电商报Pro 2022-08-03



我开通视频号啦!


作者:止一

来源:电商报Pro(ID:kandianshang)


注册美团电商商标


纵使一直被贴上外卖平台的标签活跃在大众视野,美团多年兜兜转转,仍旧想要拿到那张电商世界的入场券。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美团开始申请注册“美团电商”商标,目前的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图源:天眼查)

 

这一举动,也是其加码电商布局的积极信号。

 

据了解,美团的电商业务自2020年8月“团好货”的低调上线正式拉开序幕,对于这项由水果、零食、百货、生鲜等多个商品板块构成的团购电商业务,彼时外界普遍将其视为拼多多的对标品。

 

此后“团好货”的业务名称几次变化,从2021年11月更名为“美团好货”再到如今又更名为“美团电商”。


 

究其原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商标注册的问题,就像拼多多早在2015年便已经注册了‘团好货’商标,因而导致想要试水电商业务的美团只能注册‘美团电商’的商标。”

 

业务名称上的几番变化,同样也在暗示着与赛道上早早入局抢得先机的老玩家相比,以团购作为切入口杀回电商赛道的美团,想要占得一席之地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早些年以团购起家,能够从“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百万骑手成功打下餐饮外卖行业的半壁江山,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钟声后顺利晋级市值万亿公司,回顾一路走来所取得的荣耀成绩,美团确有实力。

 

(图源:美团财报)

 

更大的优势体现在用户数据上。


美团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美团过去十二个月交易用户数突破6亿大关,人数仅次于微信、阿里、拼多多,在整个互联网江湖上稳坐前四交椅。

 

老实说,拥有如此大的用户基本盘,冲击规模更大的电商市场是向外扩张的必然选择,毕竟外卖市场总量有限。

 

就像有位业内人士所言:“站在6亿用户门槛上,王兴想让更多人在美团上花钱。”

 

因而,近年来伴随着“美团买菜”、“美团闪购”、“团好货”等入口上线,美团先后瞄准社区电商、闪购、买菜等领域,拓展新业务动作频频。

 

但财报上屡屡打破纪录的亏损数额最终证明了,这条扩张之路并不好走却再难回头。

 

数据显示,从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美团在新业务上累计亏损额超过232亿元。

 

“烧钱换增长”的局面无法逃避,这一点王兴也知道。

 

他曾在公司一次电话会上明确表示:“获得构建电商基础设施的机会不是那么常见,如果看淘宝、京东的历史,我们非常认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非常多的投入,一旦建成,将有机会触达更大范围的用户,并有机会创建新的价值链条。”

 

在完成基础设施构建的同时,美团也在不断挺进电商腹地,从“团好货”独立APP的上线到“快递发货”新业务的展开……

 

不难看出,更大的电商市场上,美团正拼命抓住机会,频频探头。


进攻触角早已伸出


强大的金钱攻势下,想要构建一个线上实物电商平台并非难事,但想要在电商零售领域找到那张属于自己的优势王牌却是难上加难。

 

 

早在2013年,美团就已试水过实物电商模式,在收购了张智勇创办的“猛买网”之后上线了自己的移动端购物频道“美团网”,其最辉煌的时候活跃买家数量超过2亿,年度总交易额可达1700亿元。

 

可不到3年时间,“美团网”便正式宣布终止电商购物业务,日后将不再对购物频道进行推广,全力专注于O2O生活服务。

 

为何不再继续发力?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彼时围绕在电商购物领域中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对手实力异常强劲的局面下咬牙苦撑不是明智之举。

 

就像有一位美团网箱包类目的商家透露,自己店铺在最开始经营的那段时间里销量确实不错,每个月可达到5万到6万的销售额,但不到两年销售量就开始一路下滑,同时平台团购抽成比例还在不断上涨。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电商购物业务显然无法与各大事业群构成生态联动。

 

因而当阿里注资饿了么的强攻袭来之时,与其多线条烧钱流血作战,不如大刀阔斧般地砍掉多余的业务线条,将这部分资源转至外卖配送等核心业务上,全力聚焦于原本占得先机的生活服务市场。

 

对于“实物电商”业务的无奈放弃,也道出了一个电商江湖上的残酷现实:有创新则生,无创新则败。

 

例如,以独有的“拼购模式”从下沉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拼多多。


它所捡起的正是之前美团尝试过后放弃的团购模式,不过相比于之前“人找货”的逻辑,拼多多的创新之处在于更改了人货场的匹配方式,让“货找人”。

 

 

就像业内人士所描述:“用拼多多拼一个团,扔到你的朋友圈里,你就参团了,这是最小单元的人与货的匹配。”

 

资料显示,在2018年淘系电商平台在中国电商零售领域占有70%的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拼多多、抖音等后起之秀的崛起,过去3年时间其市场份额丢失了近20%。

 

在以往阿里、京东双寡头的局面之下,是足以颠覆认知的创新模式撕开了这道象征生机的口子。


无界扩张不会停止


十几年前,刚刚创立美团网的王兴对于腾讯携QQ团购网抛过来的杀招愤恨不已,忍不住怒斥:“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

 

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这样的局面不只出现过一次,而故事的主角也会不断变换。因为巨头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互联网风口,无界扩张从不会停止,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当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杀向各个赛道的搅局者只会越来越多。

 

有了足够强大的业务基本盘之后,美团重启电商购物业务线条的底气想必会更加充足,但现如今阿里、京东、拼多多已经通过多年布局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优势,想要破局并不容易。

 

对于这种难以插足的局面,有人分析:“电商背后的零售,是商业经济最接近整个人类社会的产业形态,它的难度是复制一个线上社会。因而当一种模式成功跑通,此后拥有相同模式属性与交易规则的电商,只能做小体量的细分场景补充。”

 

 

目前看来,美团深入电商腹地的意图明显,但更多的探索还是聚焦于此前作为APP一级入口出现的“团好货”业务上。

 

据悉,“团好货”APP目前涵盖了生鲜、百货、数码、母婴等多种品类商品,用户购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团购,一种是单独购买,与其他用户团购成功后的商品相比于单独购买价格更低。

 

但是这种模式以前早已出现,倘若仅仅依靠烧钱加上复制相同模式的“团好货”,美团电商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下杀出重围。

 

电商业务能否真正成长为美团的增长曲线,这取决于它对于美团而言的重要程度,只是为了构建完备生态的简单试水?还是需要全力倾注的核心业务?

 

已经成功扎根本地生活之后,美团还在不停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铁粉推荐

美团联合快手,瞄准抖音

腾讯转让京东千亿元股份,美团拼多多谁是下一个?

美团发布最新财报,亏损百亿下,美团的另一面!


电商迎来行业巨变,影响到几亿普通人!

不用手机也能接单!饿了么推出猛将,造福百万骑手!


点击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6



点击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