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2)



一生必读的巨著: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温馨提示:阅读前,让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2)


      义成夫妻携儿女准备上路,临行前与母亲告别时,义成顶礼母亲且说道:“请母亲方便时多多奉劝父王以善法护持国家。”母亲则感悲痛交集:“我唯有一子,与你分别实乃令我伤心欲绝,我心何能似金刚那般坚硬、冷酷!祈请诸天尊务必保佑我子,尽快让其归来。”母亲发完此愿,又有两万王妃各自献上珍宝项链、四千大臣一一献一朵七宝莲花以为赠别礼物。


      太子妻儿离开王宫,欲从城中北门出发。北门外聚集众多可怜众生,义成于是便将七宝莲花、珍宝项链全部布施给此等众生。当时此地有数万人前来为王子送行,众人痛苦万分,纷纷说道:“如此贤善之太子实为我等无偏亲友,为何要被驱逐出境?”王子一边安抚众人,一边使其各自归家,自己则带曼德与一双儿女离开牙瓦国。


       一路上,妻子与两小孩坐于马车内,义成则为其驾车。走过一段遥远路程后,一次于一树下休息时,走来一位婆罗门。他直接向义成提出索要马匹之要求,义成便爽快布施与他。驾车之马既无,王子便亲自拉车,曼德也于后推车相助。四人又走过一段漫长路途后,一婆罗门又前来索要大车,王子再次以欢喜心满其所愿。


       马、车皆无,四人只得步行。又逢一婆罗门求乞时,王子已无可施财物,最终便将自己所着新衣交予其人,自己则以破衣烂衫遮体。继续上路后再逢一婆罗门讨要,王子便将曼德新衣尽皆布施。当又一个婆罗门继续前来乞讨时,义成就将一双儿女之新衣完全布施干净。行如此布施时,王子未生起一刹那之后悔心。


        所剩路途中,义成背负儿子,曼德背负女儿,一家四口欢喜充满、其乐融融。此时尚距丹得山有一千由旬路程,可谓遥远至极。一次走至一寂静处,四人唇焦舌干,实难继续前行。帝释天便幻化出一城市,城中众人多有迎接、供养王子饮食财物者。稍事休整,四人又继续上路。


        由于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加之四人疲乏劳累、困顿之至,曼德便对义成建议道:“我们已行如此远之路途,不如就地住下可好?”王子认真答言:“父王命我至丹得山方可居留,如停于此处实乃违背父王教言,且不为父王好太子,我们还是继续前进为好!”


       四人如是又往前行,长久跋涉之后,快接近丹得山时,眼前一条深广、汹涌之河流突然挡住去路。行至岸边,曼德面有难色说道:“河水如此汹涌,不如索性住于此处,勿往前行。”义成仍坚持道:“父王乃命我行至丹得神山,故而我们怎可于此地长久滞留?”言毕即入慈悲心等持,河中刹时现出一座大山、截断水流,王子、曼德携儿带女挽起衣服直跨过河去。上岸后,义成回顾河中大山转念想到:此山如果仍继续存留于此处,则河水势必不往下流,许多众生将因此而死亡。于是王子一边注视水面,一边发愿道:“愿此河流能恢复从前样貌,流淌向前、一如往昔。若有人前来过河,也望他们皆能顺利渡过。”话刚说完,河水即恢复旧时状态。


       王子一行最终抵达丹得山时,但见满目萧条、一派贫瘠景象。不过因山有鸟语花香点缀,加之山溪水甜甘美、山上水果鲜艳诱人,整个环境倒也安适清和。王子不觉说道:“看此山中,参天巨树高耸云天,无人砍伐、亦无人搅扰;溪水则长流不断,且清冽透彻;而瓜果又丰饶肥美,真乃一绝佳修行之地。”


        义成入此山中之后,所有飞禽走兽均欢喜迎接。此山原本已住有一俄兹达比丘,年逾五百,此人具有殊胜功德。义成闻听后便前去俄兹达处顶礼问候,且说道:“我们准备长住此处,可否请长老指点何处有水源清净、水果鲜美之圆满修行地?”俄兹达缓缓道来:“此山乃一真正具足福德之山,一切皆完备不缺。你住于任何一方都胜妙适意,所有地方均清净无染。你是否欲与妻子在此求学佛法?”


      义成正欲答言,曼德则插话答道:“大比丘,你在此处已修行多少时日?”俄兹达回答说:“我来此山中已四百多年、快近五百年矣。”曼德又问道:“你现在仍有我、我所执,如此修行何日方能证道?于此山上久住,如能像土木石块一般弃绝我、我所执,那时才可谓真正证道。”俄兹达谦虚说道:“我不大明白你所谓之真实道理,因我尚未证悟。”王子此刻则接上话题:“不知你听闻过牙瓦国义成太子名声否?”俄兹达说:“我经常听人说起,只是无缘亲睹其容。”义成就坦白道:“我正是义成太子。”俄兹达比丘惊问道:“你到此地欲为何求?”义成认真答言:“我欲得大乘圣道。”俄兹达满怀敬意地说:“你未来定可得大乘圣果,到那时我愿为你座下神通第一之弟子。”


        俄兹达比丘带领他们于清净地安住下来,依比丘教言,义成将辫子打成发髻,全家以饮净水、食瓜果为生。义成后又用草木搭建成一小茅棚供自己居住修行,又为曼德、儿女一 一各搭小茅棚遮身。


        义成儿子此时已过七岁,名为牙日,年纪虽小,已会自己穿衣,整日跟随在父亲身后。女儿名为牙娜,年纪六岁,常身着兽皮,跟于母亲身后。山中禽鸟野兽在见到义成王子后均欢喜依赖,义成于此山中只住一日,第二天,就见干涸泉水又充满清澈水流;已干枯衰败之树木重又萌芽、开花、结果;较凶猛之野蛮众生尽皆消散;互啖、残忍之猛兽亦开始食草;整个环境中之草木皆全部返青;种种飞鸟各出悦耳动听之鸣叫。曼德常在山野采集水果,供义成、儿女食用。两小孩则经常暂时离开父母,到一水泉边与各种小动物嬉戏玩耍,有时甚至乐不思归、整夜不回。


       一次,义成王子看见牙日在骑一头狮子时,不小心从狮背上跌下,轻微擦伤皮肉,又稍稍出血。一只伶俐猴子见到后就过来舔舐血迹,又用树叶擦拭伤口,还陪小牙日到河边清洗伤处。


        俄兹达比丘带领他们于清净地安住下来,依比丘教言,义成将辫子打成发髻,全家以饮净水、食瓜果为生。义成后又用草木搭建成一小茅棚供自己居住修行,又为曼德、儿女一 一各搭小茅棚遮身。


        此时,革拉地方有一婆罗门,年已四十方才讨得一妻子。妻子秀美非常,而此婆罗门却极其丑陋,具足十二丑相:脸黑如煤;生三横肉;鼻梁歪斜;眼球斜视;嘴唇耷拉;声音啁哳;肚皮凸出;屁股撅起;脚又跛行;皱纹满面;头顶生疮;丑如魔鬼。妻子自然不愿正眼瞧他,常当面数落道:“你如死去,该有多好!”


        一日,妻子去河边提水,恰遇一群年轻男子。他们看见她后就开始嘲笑她丈夫,众人边模仿婆罗门形状,一边放肆讥笑:“你如此美丽,怎会嫁与那么难看的丈夫?”婆罗门妻子无奈答道:“我家丈夫就如晨霜一般白发苍苍,我亦希望他能尽快死去,怎奈他一直苟延残喘、活到如今,这叫我又有何方?”


        待妻子挑水回到家中后就对婆罗门说道:“我挑水时凡遇年轻人均会遭到他们耻笑,你如能找到仆人,则我也无需挑水,如此一来,也可免遭众人讥笑。故而你务必为我找到仆人。”婆罗门闻言面呈难色:“我们生活贫穷若此,怎能雇得起仆人?”妻子则毫不让步:“你若不找,那我就绝不与你共同生活。”妻子说完又补充道:“我听说义成王子性喜布施,现今正遵父命居留丹得山。他有一双儿女,你不如直接讨要过来。”


       婆罗门满心不情愿地说道:“丹得山离此有六千余由旬,何况我以前从未去过,现在前往着实困难。”


       妻子厉声说道:“如你不为我找到仆人,我立刻吊死在你面前!”婆罗门惊恐万分:“千万勿寻短见,宁可我亡,也毋须你死。你快为我备好干粮及路上所需,我即刻动身。”妻子发泼说道:“要去就去,有何准备可言?”婆罗门只得自己找些干粮上路出发。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行愿品》

 


目录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译序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释迦佛修法仪轨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一、功德品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5)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6-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6-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6-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二、发愿品(1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