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教故事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陀以四种良马善巧譬喻众生之根器,利根者只要听到他人病苦、死亡之事,即会有所领悟,进而因怖畏心,如理精进修行,终能了脱生死。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又有世间良马不能惊察到往返的鞭影,但鞭杖若碰触其毛尾,则能立即惊察驾御者的想法,该快或慢、是左或右,这是世间第二良马。

比丘们!如果这匹良马不能注意到鞭影,也不能因碰触其毛尾而随顺驾御者的想法,要以鞭杖打到它的皮肉才能惊察,该快或慢、是左或右,这是世间第三良马。

比丘们!若是不能像前三种良马能觉察驾御者的心念,而要以铁锥刺身,毁伤皮肉、骨髓,才能有所警觉,驾御者必须一路牵着马车行路,此马才能随顺驾御者的心念,该快或慢、是左或右,这是世间第四良马。

在正Z法F时代,有四种贤善男子存于世间。哪四种贤善男子呢?

第一种贤善男子,听说“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而死亡”,听到老、病、死苦之事,即心生怖畏,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用功,如同良马顾影即能调伏,这就是第一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第二种贤善男子,无法因仅仅听闻“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而死亡”一事而心生怖畏,如理精进用功;而须亲眼看见人们受着老、病、死苦,方能心生怖畏,思惟正法,如理精进用功。如同良马触其毛尾,方能调伏、随顺驾御者之心,这就是第二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如果贤善男子不能因为听闻或亲眼看见,有人因老、病、死苦而生怖畏心,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修行;但看见聚落、城邑中,有善知识及自己所亲近的人,承受着老、病、死苦不得出离,才心生怖畏,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修行。就如同第三种良马,鞭触其肤肉,方能调伏、随顺驾御者之心,这就是第三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第四种贤善男子,对于他人所承受的老、病、死苦,不能闻亦不得见,当亲自受到老、病、死苦之时,方能生起厌离心、怖畏心,依正法思惟,如理精进用功。就如同第四种良马,必须承受侵肌彻骨之苦,然后才能调伏,随顺驾御者之心,这就是第四贤善男子,于正法中得善自调伏。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二)》


省思


佛陀以四种良马善巧譬喻众生之根器,利根者只要听到他人病苦、死亡之事,即会有所领悟,进而因怖畏心,如理精进修行,终能了脱生死。


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一直示现着“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之真相,然而,我们却总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即使在亲眷或自身面临老、病、死苦时,虽愁忧、疑惑,却无法从中明晓无常之理,总在每一个无常示现中,错过修行的大好时机。


修行,最重要就是要体悟无常,“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在这念灵知灵觉上精进行道,时时净化、安住这念心,方能真正脱离无常之苦,回归清净的自性。



惊呆!外国挪威女子喜欢四肢着地奔跑:像马一样狂奔,还能跨越障碍物

印光大师:吃素的善士要多吃面食!得嘞!21种素面做法马上呈上!

遇到突发障碍出现时,马上念这部经!

马云:生意做到一定程度,没有佛家那种思想,不行!

加持物掉马桶了,还有加持力吗?代表不好的缘起吗?

“我喜欢佛教,我只看这三本书”马云的成功离不开佛的庇佑?

相由心生:马云如此奇怪长相,是什么因缘?


佛陀亲口开示,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

【有声的世界】学佛小考:你能分得清根基、根机、根器的区别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