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浅释之【八关斋戒】(上)
【八关斋戒浅释】
神变月| 守持八关斋戒的功德
🔸 🔸 🔸 🔸 🔸 🔸 🔸
八关斋戒的究竟功德,一句话,很简单:【迅速成就佛果】。
在神变月这样殊胜的日子守戒功德更加不可思议。
佛陀在《天王请问经》中提道:“初八、十五与神变月中守持八关斋戒者将成佛。”
十五以及神变月中,以守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会为成佛积累广大资粮。所以应当在了知八关斋戒功德的基础上,生起大信心和意乐去守持。
🔺 第一次受戒时也可以发愿以后在固定的一个月中的殊胜日里自受八关斋戒。
根据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寂静之道》中开示的八关斋戒暂时的功德,以下作一简单讲解:(标记部分为书中原文)
■ 不杀生,来世健康长寿。
■ 不偷盗,来世财富圆满、无碍享用,不会被他人所偷、所骗。
■ 断除不净行,来世相貌庄严,见者欢喜。
■ 不妄语,来世不为他人所骗,所说话语众人信服听从。
现在在社会上很容易上当受骗,自己讲话也常有人不信,相信因果的人会明白,这都是自己过去说妄语欺骗别人等的果报,就不会抱怨,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共业。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想方设法去忏悔、净除。
■ 不饮酒,来世智慧圆满,世间、出世间的事业全部通达无碍。
饮酒的过患现在就能看出来,一个人饮酒后是多么地颠狂、痴醉,种种的不庄严。
■ 不睡高广大床,来世受众人赞叹恭敬,所到之处用具圆满。
■ 过午不食,来世食物圆满,无需勤苦劳作自然获得。
过午不食是八关斋戒里面的“斋”。
■ 不涂香抹粉,来世相貌端正,身上自然显现香气。
■ 不唱歌跳舞,来世身心调柔,为众人讲经说法,利益众生事业广大。
这种种的来世福报和利益,通过一天受持八关斋戒就可以获得。
🔅 可能有些人奇怪怎么都是来世的功德利益呢?
如果我们守持戒律足够清净,发心足够广大,行持善法的力度足够强,现世也可能感得这些果报,并且为解脱积累无量资粮。
⚜ 我们要了知八关斋戒种种的功德。守持一分就有一分的功德。
(一)释词
八关斋戒,在诸多经论中又称为八支斋戒、八分斋戒、八关斋、八戒斋、八戒、八禁、八所应离。虽然名称不同,但所指是一样的。《法苑珠林》云:“问曰:诸经论中何名八关斋,亦名关戒耶?答曰:前八是关闭八恶不起诸过;不非时食者,是斋。斋者齐也,谓禁止六情不染六尘,齐断诸恶具修众善,故名斋也。又斋戒体一名别,若寻名定体,体容小别,斋者过中不食为名,戒者防非止恶为义。故《萨婆多论》云:八个是戒,第九是斋。斋戒合数故有九也。”
【八关斋戒】“八”是数目;“关”者,闭也,禁也;“斋”者,齐也,指齐正身心,外禁六情、内制三毒:意思是外禁止六根沾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内制止贪嗔痴三毒,身心清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故斋又有清净之义;而“戒”的含义是警策身口意三业,防恶止非。
从上面的含义可以看出,“斋”和“戒”虽然名称不同,但体性是一致的。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则稍有差别。“斋”者,以过午不食为名;“戒”者,以防恶止非为义。在《萨婆多论》中说,八个是戒,第九是斋,斋戒合数有九个。这是因为《萨婆多论》把不华鬘涂香和不歌舞音乐分为两条戒,所以前八条称为“戒”,以此关闭八种恶法,不起诸种过患,即防恶止非;第九条不非时食,就单独称为“斋”,以此齐正身心。
那为什么通常都称为八关斋,不说九呢?《大毗婆沙论》云:“问:此有九支,何以言八?答:二合为一,故说八支。谓离涂饰香鬘与离歌舞倡妓,同于庄严处转故,合立一支。”论中将远离香花涂饰和远离歌舞伎乐合并在一条戒里,就是八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问曰:夫以斋法过中不食,乃有九法,何故八事得名?答曰: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斋,不云九也。”前八条戒律成就斋体,相互支持,以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长养功德的目的,故称八支斋法,或称八种长养功德法,不说九支斋法。
另外,蕅益大师在《佛说斋经科注》中也说:“八关戒斋,或开为九,今合为八,以不杀等名戒,不非时食名斋。而题独称斋者,举别以该总,举体以称支也。复次斋亦名戒,佛所制故;戒亦名斋,齐三业故。身齐则无秽恶,口齐则无诸过,心齐则无烦恼诸漏。”斋和戒名虽不同,但所诠义其实是一样的。斋也叫作戒,因为不非时食是佛陀制定的遮戒;戒也叫作斋,因为受戒可以齐正三业,令身无秽恶、口无诸过、心无烦恼,与斋的内涵一致。《佛说斋经科注》又云:“八戒,具如下列。或开香华歌儛为二,则第九不非时,独得斋名。开合虽殊,义体无别。”斋、戒分开或合起来虽有差别,但其体性意义是一样的。
八关斋戒又名“近住律仪” 。受了八关斋戒,与“律仪”非常地接近,所以称之为“近住”。“近住”有三种意义:
第一,近阿罗汉住。阿罗汉是解脱生死的圣者,受此八戒,即是随顺修学阿罗汉法,受戒之人在不久的将来也能证得阿罗汉果,所以称为“近阿罗汉住”。
第二,近尽寿戒住。尽寿戒即是尽形寿受持的出家戒,近住于尽形寿的清净三业,故说“近尽寿戒住”。虽然八戒受持的时间是一日一夜,但其要求和出家戒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家弟子修学佛法,虽然对三宝有信心,但被妻室子女、情仇爱恨等牵缠,还要为了生计辗转奔走,日日陷在五欲当中,宿世的习气也难以断除,如此修行道力不足,且修行障碍重重。佛陀慈悯众生,为了破除众生的无明愚痴黑暗,特地为在家弟子制定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八条与出家人一样的戒,以此种下将来出家受戒的殊胜因缘,如《佛说受十善戒经》云:“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所以,受持八关斋戒是出世的善因,解脱的桥梁。
第三,近时而住。时是指时间,八关戒斋是一日一夜的律仪,所住的时间很近,即时间极为短暂,故称近时而住。
八关斋戒亦名长养律戒、长养律仪、八种长养功德法。所谓“长养”,由于受持八关斋戒的原因,行者的戒行、资粮会慢慢成长,慢慢养成。在家学佛的行者能发心受持八关斋戒,不断地薰习,久而久之便会长养出家的善根。即使本来没有出家的意念,由于常常受八关斋戒,久而久之也会自然觉得适应出家人的生活,这都是长养出家善根的表现。所以佛又特别将八关斋戒称为“长养律仪”。
有人认为过午不食怎么能令身心清净,反而会障碍身体健康,影响色力;或者认为吃饭并不是什么罪恶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制定过午不食这条戒。尤其是晚上活动很多的现代人,经常睡到日上三竿,早餐也不吃,中午后才吃饭,对此就更不理解了。
殊不知,一切众生依靠食物而生住,贪执不舍、难以厌离,被食物所束缚;更有甚者,以杀生为食,才有了六道的往来,这样更难获得解脱。如《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杀生为食就是由于我们生起贪心,贪著食物,而致使贪嗔之心越发增上。
其次,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就很容易生淫欲之心。特别是晚上吃饭助火助气,增长淫心。所以蕅益大师说饮食是众生轮转生死的第一增上缘。
再者,持斋有潜移默化的妙用,这不同于自饿外道等,不会堕入偏执无义的愚痴中;也不同于一般众生,不会堕入滥食嗜味的贪欲中——如是不堕两边,是佛开示的中道之法。蕅益大师宣说了非时食戒有十大利益,这里不多说了,具体可参阅《灵峰宗论》第五卷。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印光大师在《竭诚方获实益论》中也说:“八戒,即八关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不杀等八戒助成。”为什么八关斋戒以过午不食为体,其余的八戒是成就斋法的?因为真正的持斋,并不仅仅指过午不食而已。达摩祖师《破相论》云:“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亦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受持八关斋戒,是为了破除无明之食,获得清净之食,以戒法功德成就身心清净无漏安住,故说其余八戒成就斋法。
具体是哪八条斋戒?《增壹阿含经》云:“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八关斋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坐卧高广大床、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及不歌舞伎乐不往观听、不非时食。
总的来说,守持八关斋戒可以防止身口意三业恶行,禁止六根沾染六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长养出世善根,从而关闭生死轮回之门,成就解脱之道。
(二)分类
八关斋戒有四种类别:一、人天乘八关斋戒;二、小乘八关斋戒;三、大乘八关斋戒;四、密乘八关斋戒。无论是哪种八关斋戒,都必须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否则就得不到八关斋戒的戒体。
前三种斋戒以发心来区别。为了求取人天福报,比如为了健康长寿,或害怕来世会堕入三恶道中,以这样的发心来受持斋戒就是人天乘的八关斋戒,这样是不能获得解脱的。又因为它已经有皈依作为基础,所以不属于外道的戒律,但因为没有出离心,亦不属于别解脱戒的范畴,因此不会成为解脱之因,所获的福报也会耗尽。
在皈依的基础上,如果有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就是小乘的八关斋戒。
在具足皈依、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受斋戒,就是大乘的八关斋戒。
密乘八关斋戒则和前三者不同,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前三个八关斋戒在家人可以受,出家人不能受。密宗的八关斋戒,佛陀的四众弟子都可以受。因为上上的戒律必须以下下的戒律作为基础,而出家戒比前三种八关斋戒的层次高,已经完全涵盖了它们的内容,所以不用再专门受持。如果出家人受前三种斋戒,要么得不到戒体;要么得到戒体却极有可能冲破了原来的出家戒,即有可能舍掉出家戒。所以出家人不能受前三种八关斋戒。
2、于传戒者的要求不同。受持前三个八关斋戒,第一次需要在善知识面前受,以后则不用。密宗八关斋戒也最好是在善知识面前受,但如果实在找不到,则在佛像前受持也可以。
3、前两个八关斋戒不需要有菩提心,只要有皈依戒与出离心就可以了。密宗的八关斋戒必须要有菩提心。以前再三讲过,修密法,哪怕是修无上大圆满的法要,如果没有菩提心,最多也只是落入小乘的大圆满,菩提心是区分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如果连出离心也没有就变成了世间的大圆满。
4、前三个八关斋戒的受戒仪轨是一样的,只是发心有所差别。但是密乘八关斋戒属于外密的戒律,既有观想,也有灌顶,还有特定的仪轨。比如在《显密念诵集》中收集的《大乘斋戒仪轨·事续乐道》就是属于密宗事续部的仪轨。一般密乘八关斋戒都是密宗四部里面的事续部(密宗的四部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
5、虽然八关斋戒的八条戒都是一样的,但是密乘八关斋戒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禁语、日中一食,而且是一座食,食物必须断除荤腥,作清净饮食,葱蒜肉等都不能吃。修事续部的法要时也有这样的要求。除了在座中可以喝水吃饭,其余时间连水也不能喝。前三个八关斋戒,尤其是前两个都没有这样的要求。
6、第一种八关斋戒只能获得人天福报;第二种八关斋戒只能成就阿罗汉果位,获得暂时的解脱;第三种,大乘的八关斋戒因为有菩提心摄持,所以是成佛的因;而密乘八关斋戒的功德相当巨大,能够迅速成就佛果。
此外,《佛说斋经》《中阿含经》《法苑珠林》都说,斋戒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牧牛斋、尼犍斋和佛法斋。
牧牛斋 :受斋戒者只挂念家庭事业,或只想着斋戒结束就享乐,乃至希求来生福报,就如同牧童一心想着明天可以找到丰美的水草来饲养他的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高远的目标。如是受戒,不获大利,不得大果,无大功德[注] 。
尼犍斋 :受斋戒者,受戒时很认真地约束身口,不造恶业,但是隔天斋戒结束后依然故我。这就像佛陀在世时的尼犍子外道,每月十五日是他们的斋日。当天他们会跪在地上,向百里之内的一切神祇礼拜,并祷告说:我今日守斋戒,不敢做坏事,今天我是没有家的人,亲戚眷属、妻子奴仆都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他们的主人。话说得很漂亮,但这只是表面功夫,况且心念也不正,隔天斋戒结束之后,尼犍子外道又恢复原状,所有不该犯的毛病一样都不缺。所以如果我们受斋戒,只注重外相,不注重调伏自心,则如同尼犍子外道,如是也得不到大福报、大功德。
现在有些人受八关斋戒时,总要找理由获得特殊开许;或者受戒时特别认真,可受完后,原来的习气还是没能改掉。本来受斋戒对身口意的防护特别有帮助,但很多人只是表面上做一下,一心想着,反正受戒只有一天,过完了就行了。还有人在受戒时可能会想,这一天时间怎么还没过啊?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也有些人想,过了十二点就想受戒,受完就睡觉。以这样的发心受戒,功德会大打折扣。
佛法斋是指秉承佛道的在家弟子于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持守八条斋戒一日一夜。心如阿罗汉一样,断恶修善,齐整三业,这才是真正的守持斋戒,才可以获得解脱轮回的殊胜利益。
(三)八关斋戒的功德
《寂静之道•别解脱》云 :“在显宗里,清净居士戒的方法主要是守持八关斋戒,清净出家戒律的方法主要是安居等。”
日常中如有违犯居士戒的支分罪,可以通过守持八关斋戒还净学处,以此长养善法。如果破了根本戒,就不用谈还净学处了,应该直接忏悔并重新受戒。犯了居士戒的支分戒,可以通过受持斋戒还净。《大智度论》说:“受行八戒,是则布萨,此言善宿。”行持八关斋戒,则是布萨,也可以称为善宿,善能安住于清净法中,不为外界的尘劳欲染所扰,所以名为善宿。《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说,布萨又名为净住,清净身口意,如戒而住。《佛说大般泥洹经》云:“布萨者,长养二种义。”“二种义”即是清净戒住和增长功德。
一般来说,僧众每半个月齐集一处,即每月的十五、二十九(或三十)这两日是诵戒的时间。内容包括念诵别解脱戒的经典等,以此反省过去半个月的行为是否合乎戒本。如果有毁犯者,需要在僧众面前发露忏悔。这样就使得比丘、比丘尼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保持僧团戒律清净,这是出家众的布萨。
在家二众弟子的布萨就是受持八关斋戒,安住于清净的善法中,去体验出家的清净生活,同时自我检查平时有没有做违犯戒律的事情。如有违犯则通过受持八关斋戒忏悔,发誓断除以前犯戒的恶业,以后好好守持清净戒律,以此还净学处。
除了布萨外,清净出家戒的方法还有安居。《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云:“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 安住一处,摄心修道,清净戒行,是佛陀制定安居的本意。一般来说,汉地的安居时间是农历的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按照戒律的规定是僧众结夏安居的日子。在安居期间僧众也会诵戒,还净所守持的别解脱戒。藏地的安居,根据律宗或者萨革拉尊者所言,有上安居、下安居,时间虽有不同,但都是为了让我们摄心求道、清净戒行。
《寂静之道•别解脱》云 :“八关斋戒的功德,佛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于无量劫中也宣讲不完。简单地说,其究竟的功德是迅速成就佛果。暂时的功德是: 不杀生,来世健康长寿;不偷盗,来世财富圆满、无碍享用,不会被他人所偷、所骗;断除不净行,来世相貌庄严,见者欢喜;不妄语,来世不为他人所骗,所说话语众人信服听从;不饮酒,来世智慧圆满,世间、出世间的事业全部通达无碍;不睡高广大床,来世受众人赞叹恭敬,所到之处用具圆满;过午不食,来世食物圆满,无需勤苦劳作自然获得;不涂香抹粉,来世相貌端正,身上自然显现香气;不唱歌跳舞,来世身心调柔,为众人讲经说法,利益众生事业广大。”
八关斋戒的功德,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于无量劫中也宣讲不完。这里从总的功德与各自功德两方面来说明。
1、总的功德
简单地说,其究竟的功德是迅速成就佛果,如《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者诸佛父母。”能速成佛果的原因是八关斋戒的功德巨大,故其为诸佛之父母。
首先,从地区上来说,在娑婆世界于弹指间行持一分善法的功德也比在清净刹土于善妙劫间修想的功德大。《无量寿经》云:“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能在娑婆世界受持八关斋戒,甚至能于弹指间护持戒律,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如果此福德有形色,恐怕整个大千世界也难以容纳。
其次,从时间上来说,在五浊恶世时期受戒的功德远远超过其他时期。如《优婆塞戒经》云:“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滓故。” 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那时受斋戒一点都不困难。而在五浊恶世时期(五浊即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不要说受戒,就连信佛学佛的人都特别少,受戒者更是少之又少。受戒后再进一步守持清净戒律的人更加少。现在很多人遇到佛法,有人劝他皈依,他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一听到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就说“不行,不行”,更何况进一步去受戒呢?
还有的人守持八关斋戒,斋戒时简单吃一点,守戒当天不能看电视、电影或上网,但是一旦受完马上就拿起手机上网,好像要把前一天没有看的全部补回来。如果能以看手机、上网络、看电视、看电影的这种“精进”来修习佛法,佛法会很快融入相续中。但是我们受习气牵引,恒时被外境所转,想要正法融入相续中太难了。很多人遇到烦恼和痛苦时,虽然明白道理,但是一点都用不上。这不是佛法没有加持,而是自己没有修行。如果佛法真正融入到相续中,加持肯定无量无边,如此肯定能及时认识烦恼,断除烦恼,或者转为道用,或者认识烦恼的自性,直接安住在本性当中。
然而现在很多人被外境所转,心都是散乱的。比如这一天受八关斋戒,好多东西都不能吃,到了第二天就大吃大喝,把昨天受戒不能吃的东西一下都补过来。有些人看电视剧每天都不间断,一天好几集,今天如果不看明天就要想办法补回来,在这方面特别精进,这就是末法时代的特征。
在这五浊恶世中哪怕能守持一分的戒律,功德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守持戒律的违缘重重。在末法时代受戒会比在正法时期受戒的功德大。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受戒的环境非常好——上师佛陀的威力、加持力、说服力都非常大;弟子的根器也很好,身心清净,而且特别虔诚,每个人都很容易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守持清净的戒律没有什么难度。末法时期则正好相反,想要守持清净戒律的确是非常困难。
《三摩地王经》云:“于恒河沙俱胝劫,以清净心以饮食,幢幡以及油灯鬘,侍那由他俱胝佛,何者于正法极衰,佛教即将灭尽时,一日中受一学处,福德远远胜前者。”前面讲持戒功德时也引用过这个教证,意为:有人在恒河沙俱胝劫间,以清净心供养饮食、幢幡、油灯、华鬘等一切供品,供养百千俱胝那由他数佛陀;另外有人在佛教极度衰落的五浊恶世中,一日一夜受持一分的学处,二者相比,受戒者的福德远远超过供养者的福德。这里仅仅说是守持一条戒律,如果能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自然而然能获得巨大的福德。如果每月坚持受八关斋戒,功德更是无法譬喻。
此外,其余经中还宣说了八关斋戒比其他功德还要超胜。《住处经》云:“恒河等五大河以及大海之水以瓶可量,守持八关斋戒之功德不可量。于阿罗汉前供养珍宝之功德与之相比,百分不能及一、乃至千百万分亦不能及一。” 天下的江河湖海之水都可以衡量,但是守持斋戒的功德不可衡量。供养阿罗汉珍宝的功德也不如守持一天八关斋戒功德的百分之一,乃至千、万分之一。看过《百业经》的人都知道,供养阿罗汉的功德非常巨大,但是守持斋戒的功德更加殊胜。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云:“佛告优婆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将十六国的所有珍宝供养比丘僧,不如守持一日一夜清净八关斋戒。供僧的功德非常大,《楼房经》中说:“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而受斋戒的功德远远超胜于此。
《佛说斋经》亦云:“如是维耶,斋之福祐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此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当时佛陀对舍卫城东丞相的母亲维耶夫人说,天下有十六大国,受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福德远远超过十六国珍宝财富。两者福德比较起来,十六国就犹如一粒豆子。
有人问,居士五戒和一日八关斋戒,哪个功德更大?《大智度论》 中说:“有因缘故,二戒俱等”。根据发心等因缘相同的缘故,居士戒和八关斋戒的功德等同。但居士五戒是终身持守,八戒是一日持守,又五戒的时间长而戒条少,一日斋戒的时间短而戒条多,虽然终身守持五戒,如果没有发大菩提心,也不如发大菩提心一日斋戒。譬如懦夫当将领,虽然终身率兵,但是胆小怯懦,到死都没有功名;而英雄如果奋发,一日的战绩就可以功盖天下。八戒的功德就是如此的巨大。
《法句譬喻经》中有一则公案。佛陀于菩提树下得道证果后,于罗阅祇国弘法教化,后来又前往舍卫国度化众生,深得波斯匿王与百官的敬仰。当时,国内有位大商主,名叫波利,带领五百位商人出海寻宝,正当船只行驶于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海神突然现身于众人之前。海神双手捧水,问波利:“海水与我手中之水比较,何者为多?”波利回答:“当然是您手中的水多,虽然大海浩瀚无边,难以计量,却不能拯救饥渴的人;相反的,捧在掌中的水虽少,却能帮助饥渴的人活命,如此植福培福,生生世世受福无尽。”
海神听了波利的回答,觉得很有道理,连声赞叹,不仅取下身上佩戴的八种香璎送给波利,还准备了金、银、琉璃等七种珍宝,让他们带回去。在海神帮助下,波利一行人平安回到舍卫国。
回国后,波利想到这么稀有珍贵的香璎,绝不是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所适合佩戴的,于是前往皇宫将这些宝物献给波斯匿王。国王得到这些奇珍异宝非常欢喜,马上派人去请诸位夫人出来,并且言明将把香璎赏赐给当中最美丽的一位。
消息通传后,宫中的每一位夫人无不极尽全力将自己装扮得美艳动人,希望自己会是雀屏中选的幸运者。尔时,后宫佳丽依序来到国王面前,国王看了看,独缺末利夫人一人,于是问道:“末利夫人怎么没有来?”侍者回答:“今天是十五日,夫人正在持守八关斋戒,因为身着素服,没有装扮,所以没有来。”国王听了非常生气,派侍者告诉末利夫人:“难道你今天持斋受戒,就可违抗国王之命不出来吗?”就这样传达了三次王命后,末利夫人终于出现于众人之前,质朴的衣着中未添任何装饰,素净的面容上没有一丝脂粉,全身散发耀眼光采,犹如日月一般,比平常倍加庄严。(现在很多人出门要化浓妆,其实再怎么涂脂抹粉也无法与受持戒律的戒香及守戒的庄严相比。)
国王见了非常惊讶,心存敬意地问道:“是什么样的修为,让你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夫人回答:“我念自己福德浅薄,才生为女人,而且日日夜夜堆积如山罪业。况且,人命短促,若不精勤修行,稍有不慎,便会堕入三涂恶道。所以至诚发心每月持守斋戒,割舍世间种种贪爱,遵从佛陀教法,希望世世皆能蒙受法益,增长福德。”
国王听了非常欢喜,决定将香璎送给末利夫人。夫人告诉国王:“今日我持守斋戒,不应佩戴香璎,请国王另送他人吧!”国王说:“我本意要将这些珍贵的宝物送给最美丽的夫人,而你就是后宫中最端严者。尤其你奉行佛陀戒法,道心圣洁,令人敬爱,倘若你不接受,我该如何是好呢?”夫人回答:“国王不必担心,如果可以,希望国王能够与我前往佛陀的精舍,将香璎供养佛陀,并且聆听佛陀的开示,如此生生世世都能受福无尽。”(末利夫人或许觉得国王与佛陀结缘的因缘已成熟,要拿香璎去供养佛陀。)于是,国王立刻派人准备车驾,与夫人前往拜谒佛陀。
波斯匿王一行人来到精舍,向佛陀至诚顶礼,并且谦卑地站立于为他准备的座位旁。国王捧着宝物向佛陀禀白:“这些香饰璎珞是海神送给商人波利的珍贵宝物,波利又将它献给我。所有后宫夫人看了无不想要,唯独末利夫人因为奉持斋戒,心无贪念,所以辞谢了这些礼物。在末利夫人的建议下,我们今日特地前来将宝物供养世尊,希望世尊慈悲纳受。”波斯匿王接着又说:“请问世尊,弟子以如此的诚心护持夫人斋戒,并且真心信仰佛道,不知有无福德呢?”感于国王的诚恳,世尊接受了香璎,并且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栴檀多香,青莲芳花,虽曰是真,不如戒香;
戒具成就,行无放逸,定意度脱,长离魔道。”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斋戒的福德广大长久,能够使人得到好的名声与大众的敬爱。即使有人将遍满天下十六大国的珍宝,拿来布施修福,所得的福报,也不及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守斋戒的功德。若以比喻说明,斋戒功德犹如须弥山,布施的功德犹如一粒豆子罢了!所以斋戒是福慧双修之法,可以解脱烦恼,证得涅槃,不是世间福报可以比拟的。”国王、夫人以及群臣听了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决心遵照佛陀的教诲,奉行正法。
再者,守持八关斋戒本身的功德也非常巨大。
一、不受非人加害。在经典中也有此类公案,因为非人的加害,很多人不敢去某个地方,但有一个受斋戒的居士过去,非人却不能伤害他。他因受斋戒的功德而得到庇护。
二、受到诸天庇护。只要守持清净戒律,必然得到龙天善神守护,非人不能得其便。《法苑珠林》引用《四天王经》说道:“所在之处有持此戒者,恶鬼远之住处安隐,是故于六斋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这个道理已经在前面再再宣说了。
三、行何善法力大。在清净戒律的护持下,修法或者做其他善事,功德会成千上万倍地增长。这就是戒律的功德!一般来说,不具戒者即便在多如大海的酥油汁中,插入大如须弥山的灯芯供养三宝,也远不如具戒者在一滴酥油汁中插入针尖许灯芯供养的福德。未受斋戒者于数劫中行善,也远不如受戒后于顷刻间行善的福德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四、如愿以偿。如果受了居士五戒、菩萨戒、密乘戒,并持戒清净,无论是世间的愿望还是出世间的愿望,一定会如愿以偿。如果什么戒律都没有受,仅仅受了八关斋戒,从受戒时起乃至未失毁戒律期间,凡所发愿必定实现。所以,戒律才是真正的如意宝!
《增壹阿含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八关斋离诸苦者,得善处者,欲得尽诸漏入涅槃城者,当求方便,成此八关斋法。……人中荣位不足为贵,天上快乐不可称计。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无上之福者,当求方便,成此斋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关斋者,欲求生四天王天上,亦获此愿。……生欲天者,生色天者,亦成其愿。……欲得生无色天者,亦果其愿。……欲生四姓家者,亦复得生。欲求作一方天子,二方、三方、四方天子,亦获其愿。欲求作转轮圣王者,亦获其愿。……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由此可见,八关斋戒是满愿之王!
五、获得人天身。仅仅守持一次八关斋戒也能获得人天的殊胜所依身体,不会堕入三恶趣。《佛说受十善戒经》云:“持此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多经论都如是宣说。
《佛说普达王经》有一个公案:有个国王的随从曾跟随国王受持八关斋戒,这人死去后,下世就转生为王子。
《涅槃经》 中也有一则公案:波罗奈国中有一位屠夫叫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遇到舍利弗尊者,得尊者传授八关斋戒,经一日一夜,以此功德,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他杀了那么多生命,肯定要堕入三恶道中,但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命终非但没有堕恶趣反而投生为天人。
《大智度论》 中说,世尊往昔做大力毒龙的时候,拥有大威力,身弱者,看到它就死;身强者,呼吸到龙的毒气就死。但它却向往解脱。有一次,它守了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期间来到寂静处思维法义,累了之后不知不觉睡着了。睡着的毒龙像一条蛇一般蜷缩着,蛇皮看上去像七宝装饰一样光芒夺目。有个猎人看到它,非常惊喜地说:“这大蛇的皮如此罕见,倘若献给国王做成衣饰,说不定还可以获得一番奖赏呢。”于是便以木杖按住它的头,用刀剥它的皮。毒龙心想:“以我的神力,要消灭整个国家可说是易如反掌,此等小人物岂能困住我?”忿怒的毒龙正想反击时,突然起了觉念:我现在正守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应当承佛恩嘱,守护净戒,纵使再痛也要忍下来,绝不可因此而破戒、伤生害命。”为了护持净戒,它忍痛让猎人活生生地把皮剥下来,眼目不视,闭气不息,深怕此人受到自己的伤害。(在《释迦牟尼佛传》等经典里都讲过佛在因地时是如何行持六度万行的,无论他众再怎么样损害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损害众生。现在我们能获得如此殊胜的法要,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度化众生的因缘。)
毒龙失去了皮肤的保护,身体血肉直接碰触在灼热粗糙的地面上,刺痛不堪,就想要去大河里舒缓一下。正要行动时,看到诸多小虫来吃它的身体,如果自己一动,它们可能会被碾死或者到河中被淹死,为了护持净戒,它又不敢动。虽然正在遭受痛苦,但是大力毒龙却在此时发大菩提心:“今天以此布施身肉于诸虫的功德,回向成就菩提佛果。如今自己的身肉能够帮助他们果腹,祈愿将来成佛时,能以无上法食利益他们的内心。”
发此誓已,身干命终,大力毒龙以持守八关斋戒的功德投生至忉利天上。当时的大力毒龙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猎人则是提婆达多,而那些小虫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最初度化的八万天人。
六、值遇慈氏教法。《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云:“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若能在一念间受八关斋戒,并且发菩提心修诸净业,命终之后如壮士伸臂顷刻间往生兜率天,而且也能在弥勒下生时成为首批眷属(弥勒佛是贤劫第五尊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能值遇诸佛如来,得菩提授记。如果想在未来世值遇弥勒教法脱离轮回,应当努力受持大乘八关斋戒。
《增壹阿含经》也说:“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1987年7月20日,法王如意宝在光明境界中亲见宗喀巴大师,大师为法王传授了一遍《三主要道论》后微笑说:“我如今在至尊弥勒菩萨的座下,名为文殊藏。现在你的弟子中如若有人背诵我的《三主要道论》法要,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暂时一定可以转生到兜率天享受法乐。将来我成佛为狮子吼如来时,成为我的首座眷属。”只要是法王如意宝的后学弟子,在受八关斋戒的基础上能够背诵《三主要道论》,就一定可以往生兜率净土,这是传承的不共加持力。
《三主要道论》的颂词非常短,非常容易背诵,你们应该背下来。以后若有机会,也会给大家讲授这个法要。以前我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听闻过好多次了。学院居士林的居士们每个月都会受持八关斋戒、背诵《三主要道论》,这些都是秉承法王如意宝的传统,非常殊胜。而且《三主要道论》所诠释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三主要道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关要。法王如意宝曾教导我们必须要背诵《三主要道论》《佛子行》和《修心八颂》这三个短小的论典。有精力或年轻的修学者应背诵一些极具加持的金刚语(论典或经典),对自己的闻思修行会有很大帮助。
其实不光是兜率内院,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剎土……十方诸佛菩萨净土,若以受八关斋戒之功德回向都可以往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若能发菩提心受持大乘八关斋戒乃至密乘八关斋戒,可以上品往生极乐世界。
特别是对于求生极乐世界的行者,如果念佛的功夫没有达到一心不乱,担心临终时没有把握往生,就更应受持八关斋戒。如《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云:“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及余净信男子、女人,若能受持八支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去处。”凭借受持八关斋戒以及药师佛名号的功德,临命终时,会有八位大菩萨接引他往生西方净土,面见阿弥陀佛。
有一次,大译师玛尔巴在师徒五十人的忏经行列中,不禁开怀大笑,弟子们顶礼后请问上师:“上师如意宝为什么发笑呢?”上师说:“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法竟然有如此大的功德。我的一位亲戚杀了五个男女,后来诚心诚意守了五十多次一座斋戒,还持受了六十次的大小乘斋戒,死后转生到北方香巴拉刹土。”
可见,只要能真心发露忏悔,即使犯下杀人等严重恶业,也能通过受持斋戒清净业障。如《优婆塞戒经》云:“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嘉哲上师的一个弟子杀了一个盗贼,上师开示教言后,他表里如一地受持四十次斋戒,结果罪业清净,与上师一同成佛。
吉仁波切曾说过:下面的城里住着有一位无有修行喜欢胡说神通鬼通的人,他从不忆念死亡无常,而将精力全部用在忙碌今生的琐事上,将来会堕入恶趣的。听到仁波切的话,那个人如热沙中的鱼儿辗转反侧,苦不堪言,请求上师救护。上师让他守斋戒,他也依教奉行守持三十八次斋戒,暂时也能指点僧众,死后自己以及凡与之结缘者均往生东方现喜刹土。曾经说大妄语的人,也可以通过大乘斋戒将罪业忏悔清净。
七、成为人天应供处。《大毗婆沙论》《成实论》《四分律行事钞》等都说道:受八关斋戒之人天王福报亦所不及。当时帝释天听闻佛陀宣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后,便以偈颂说:“六斋神变月,受持八戒斋,彼功德殊胜,则为与我等。”佛陀马上呵责他这么说有违道理,如果是阿罗汉则可以这么说。因为帝释天并没有出离三界,还要受到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但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证得三菩提果,故不应说与帝释等同福德。而阿罗汉诸漏已尽,超脱三界,才可以说“受持此戒功德与我等”。如果受持的是大乘斋戒,功德则与导师佛陀相同。哪怕未受戒之前其人就像恶狗一样,从受戒时起直至未破戒间,就可以成为诸人天应供处,应敬处。有戒无戒的差别就是这么大,如果没有戒律,行善的功德就不一样(很小)。看到八关斋戒有如此殊胜的功德,应欢喜受持。
八、简单易行。持诵佛号心咒、苦行以及其他善事,必须要做到初、中、后心不散乱,否则不会获得相应的功德,结果徒劳无益。但八关斋戒与之不同,只要最初受戒时能全神贯注,之后即使散乱了也不会障碍功德,因此与其他善事相比显得简单易行。又因为所护戒条少,护戒时间短,很容易善始善终。所以阿旺彭措尊者也说:“对于我与我这样的修行人来说,没有任何比八关斋戒更易行、更重大的善业了。”但应该注意,守斋戒期间如果频频生起嗔恨心,甚至对别人怒目相向,恶口骂人,所获的功德将会大打折扣的。
九、获得解脱与佛果。只要将受持斋戒的功德回向解脱与成就佛果,一定可以成办。这就是受戒最究竟的功德。《佛说斋经》云:“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与善,后生天上,终得涅槃。”五思念,即是念佛、念法、念众、念戒、念天。再加上念施,即布施,则是六念法。前面提到的《受十善戒经》《成实论》等诸多经论都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成办三菩提果,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无上正等菩提。
以前有一个人,父母死后因为没有钱为父母作佛事而心有惭愧,痛苦不堪。上师土美仁波切怜悯他而降临说:“你如果想报答父母的深恩厚德,那就守持斋戒吧。”那人满怀感激之情说:“遵命。”于是受持了三十五次斋戒,以此功德使父母获得了解脱,他自己也得到了阿罗汉果位,这实在是稀有难得。通过受持八关斋戒来超度去世的父母祖先,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有一个女人得到了许多斋戒的传承后,不仅自己受持,还让朋友也受持了六十次斋戒,由此获得了解脱。我们现在自己受八关斋戒,也劝其他人受八关斋戒,这样的功德不可思议。
法王嘎玛巴巴谢在汉地时,有一位本无功德却冒充上师享用信财亡财的人前来拜见法王,法王慈悲地对他说:“如果你没有受持一百次斋戒,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好好听我的话也可以获得解脱。”那人毕恭毕敬地顶礼。于是法王让他受持一百次斋戒,结果他受了两百次,最后他变成了一位真正能引导活人与死人的具威力者。(相应众生不同的根机,对于某些人如果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可能他不会对罪业生起忏悔心。如果对他说“以后你要堕入恶道啊!”可能他会特别害怕。本来法王告诉他要受一百次,但他受了两百次,他肯定特别害怕堕入三恶趣,把以前所造的业马上发露忏悔精进持守斋戒了。)连享受信财亡财的罪过都可以通过守持斋戒忏悔清净,并且修行还能以此获得成就,可见斋戒的功德不可思议!
2、分别的功德
(1)暂时的利益
大恩上师简要说明了分别守持八斋戒的功德利益。
不杀生,来世健康长寿;不偷盗,来世财富圆满、无碍享用,不会被他人所偷、所骗;断除不净行,来世相貌庄严,见者欢喜;不妄语,来世不为他人所骗,所说话语众人信服听受;不饮酒,来世智慧圆满,世间、出世间的事业全部通达无碍;不睡高广大床,来世受众人赞叹恭敬,所到之处用具圆满;过午不食,来世食物圆满,无需勤苦劳作自然获得;不涂香抹粉,来世相貌端正,身上自然显现香气;不唱歌跳舞,来世身心调柔,为众人讲经说法,利益众生事业广大。
这些都是从感受等流果的角度来说明受持每一条戒暂时的功德。这里就不具体讲了。
(2)究竟的利益
根据《长爪梵志请问经》中所说,有一位名叫长爪的婆罗门问佛陀:“您作了什么功德获得如此相好庄严?”世尊回答说:“若能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或者长时受持,就会得这种果报。”
一、远离杀害断有情命根,获得金刚不坏坚固之身。
二、远离偷盗他人财物,获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
三、远离女人欲染之事,获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
四、远离妄语诡诳于人,获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
五、远离诸酒放逸之处,获得威仪安详肃穆,如狮子行。
六、远离歌舞倡艳之事,获得微妙相好,庄严其身。
七、远离香花璎珞庄饰,获得上妙香气,芬馥其身。
八、远离高床大床骄恣之物,获得受用金刚胜妙之座。
九、远离非时饮啖诸食,获得四十牙齿,鲜白齐平。
受持八关斋戒的究竟利益是获得佛果,每条戒的究竟利益是对应获得佛的相好之一。总之,点滴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能报答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获得解脱,具足功德,增上受用,甚至鬼神也会竭力相助,众人悦意,身体无病,不会非时横死,人财两旺,饮食丰足,如法修行,凡与之结缘者心向正法,清净罪障,圆满二资,究竟获得阿罗汉果位乃至获得佛果。此外,如果受持的是密乘斋戒,功德更是不可思议。续部中说:如果能受持一次斋戒,将在四万劫中背离轮回;持诵一遍陀罗尼咒,即使造了四根本罪与五无间罪也能得以清净;如果持一百零八遍,能清净所有的恶业罪障,获得佛陀等持自在,圆满波罗蜜多;甚至念诵一遍观世音名号也得不退转地。因此应当尽己所能精进受持斋戒。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如此巨大,反过来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如果只破一分戒律其他戒律没有破,也要感受苦乐交替的果报。
《极乐愿文大疏》中有两则公案。从前,一位贫穷婆罗门看见给孤独施主屡屡供斋给受长净斋戒的出家人及在家人后,他自己也受持了长净斋戒。其间,有一天他到了一个山村,夜幕降临后借宿在一位婆罗门家中。那家人请他用餐。他说:“我受了八关斋戒,午后不能进食。”主人说:“你如果不吃就不要住在我们家。”他听后十分害怕,就进餐了,结果破了斋戒,本来他死后可转生于三十三天,因破了一分斋戒而转生到四大天王的天界中,被取恶名为“破斋戒天子”。其受用及威光也逊色于其他天人而令他感到羞愧难当。所以有些人可能碍于面子,本应过午不食,别人一劝就吃了,这也是要感受苦果的。
另有一位业障深重的老妇人,受了三天斋戒,一天吃了少量食物,一天喝了水,一天认真地守护斋戒。她死后没有转生到三恶趣中而转成了一名国王的太子,因一日进餐(毁戒)而致面目丑陋,因饮水而致心绪起伏不定犹如疯子。因此我们应努力护持净戒,如果受斋戒时发现自己不小心破戒了,应立即发露忏悔。尤其在密乘斋戒中,于一座中吃饭和饮水,其它时间不能吃饭喝水。假如喝了水但没有忏悔肯定要感受果报。
守戒的功德与破戒的过患二者互不混杂,即使破了某一条戒,也要尽可能守持其它戒,不要因为破了一条戒而舍弃其余的戒条。在能够守持的所有时间里一定要守护,甚至只是在一刹那守一分戒,也有不可估量的功德。这些道理已经再三说过了。如果因为害怕破戒而不受戒,只是单纯不造业,并不会获得守戒的功德。所以必须要发愿受戒,即使破戒了会堕入恶趣,也会因为曾经受戒的功德而获得解脱。否则我们没法与佛法结上殊胜的因缘,这很关键。有的人说“我今天不小心吃了一点东西,破了非时食这条戒,干脆其他戒也不守了!”就又去造业了,这很不好。前面很多教证都说明哪怕守持一条戒律,功德都不可思议!
尽请关注三戒浅释之【八关斋戒】(下)
以上内容摘自【菩提洲官网】
རྒྱད་ལས།དེ་ཚེ་བླ་མའི་མན་ངག་རྣམས།།རང་གི་རྒྱུད་ལ་འདྲིས་པར་བྱ།།ཞེས་གསུངས།
密续:
尔时上师诸窍诀,融入于我相续中。
八关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