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骨力”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边平达 代谢网 2022-11-14


现在有一些中老年女性出现疼痛等不适时,喜欢听从同龄姐妹们的建议,服用某些“秘方”、“神药”,67岁的沈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沈女士的发病和治疗经过









约在1年前,沈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双肩、髋部等处疼痛,双手不能平举伴下蹲困难。曾先后接受小针刀、封闭治疗,但效果不佳。


听说,国外有一种“神药”,叫“强骨力片”,止痛效果好,便自费从网上购买,每天服用3粒。服用该药后,疼痛果然明显缓解,但次日又出现疼痛,只好继续服用。


约在3月前,沈女士感到体重明显下降(1月内下降十多斤),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竟然患了糖尿病。接诊的内分泌医师说,“强骨力片”里含有激素,可能是沈女士这次患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沈女士只好停服“强骨力片”,但在停药后,又出现颈部、双肩和髋部疼痛,夜间常常痛醒,难以入睡,故来本院就诊。






是风湿性多肌痛在“作祟”









尽管沈女士入院后骨密度检查示骨质疏松(其中腰椎1-4骨密度T值为-4.1),但沈女士的疼痛并非骨质疏松引起,而是风湿性多肌痛所致。


首先,沈女士的疼痛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特征不符。典型的骨质疏松性疼痛表现为腰背部酸痛,且在久立、久行和负重后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一般不会同时出现颈部、肩部和髋部疼痛。


其次,沈女士抽血化验示血沉很高(91mm/h,参考值≤20)、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21mg/L,参考值≤10),但血生化检查(包括肌酸激酶)、类风湿因子、轻链、结核感染T细胞、肿瘤标志物等都未见异常,肺部CT、超声心动图、肝胆脾胰双肾浅表淋巴结B超也无异常。


风湿性多肌痛是一种以肩胛带、颈部和骨盆带等四肢和躯干近端肌肉疼痛和僵硬、伴血沉明显增快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年龄高峰为60~80岁,女性多于男性。)[1]由于该病没有确诊的检查指标,很容易被误诊误治,患者常常反复到骨科、疼痛科、神经内科等门诊就诊无效后,才想到可能是风湿方面的疾病。






不能盲目长期服用“强骨力”








沈女士在服用“强骨力片”后,疼痛明显缓解,这是因为“强骨力片”中含有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5mg)和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25mg),均具有抗炎镇痛效果。



3粒“强骨力片”中的地塞米松相当于泼尼松片10mg(2片)。尽管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每日10~15mg泼尼松片)是风湿性多肌痛患者的常用药物,但不能盲目长期使用,而应根据血沉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必要时加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1]


“强骨力片”中的吲哚美辛易诱发消化道不良反应,因而不宜长期服用。另外,吲哚美辛长期和糖皮质激素的联合使用,不仅会导致肾功能不全,而且容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增加出血风险[2-3]


“强骨力片”中含有三硅酸镁和维生素(包括B1、B6和B12),其中三硅酸镁可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对联用地塞米松和吲哚美辛可能引起的胃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


由此可见,“强骨力片”没有强骨功能,而只是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长期盲目服用该药,可诱发糖尿病、骨质疏松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因此,中老年人出现疼痛不适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根据疼痛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

浙江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边平达

审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寿张轩

责编:

Rena

图源:

Pixabay


参考文献:

[1]刘爱华.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M]//于普林主编.老年医学.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978-983.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编写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2):增录2a-1-32.

[3]Li G,Han L,Ma R,et al.Glucocorticoids increase renal excretion of urate in mice by downregulating urate transporter 1[J].Drug Metab Dispos,2019,47(11):1343-1351.


往期推荐

👉 MMC中心优秀研究汇展④|连续血糖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以预测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

👉 学分领取丨《瑞金内分泌诊疗技术汇展》暨202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获得学分学员名单公布

👉 骨头像“泡在水里的木头”!骨质疏松了,该怎样运动康复?

👉 5月内分泌代谢领域高分文献集锦(5篇)



点个分享,把好知识传播出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