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重磅研究:维生素D预防糖尿病新发现,这些人发病风险降低6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医学新视点 Author 医学新视点
糖尿病是多种类型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约有4.25亿成人糖尿病患者,而预计到204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群将增加至6.29亿。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目前全球约有3.52亿糖耐量受损人群。
尽管糖耐量受损人群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但长期保持行为习惯显然十分困难。因此对于这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目前亟需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新干预策略。
既往观察性研究的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然而,维生素D补剂是否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后续不同试验却得出了互相矛盾的结果。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这项名为DPVD的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证实,活性维生素D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具有潜在益处。不仅如此,维生素D治疗还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前期人群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水平。
论文强调,当前这项研究“为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维生素D治疗的预防作用提供了首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并证实维生素D治疗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群具有有益作用。”
截图来源:The BMJ
DPVD是一项双盲、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每天0.75 μg的艾地骨化醇软胶囊(eldecalcitol,一种活性维生素D3衍生物)能否降低糖耐量受损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于2013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共招募来自日本32家医学中心的3875例受试者,其中1256例受试者最终入组治疗。这些受试者年龄均≥30岁(平均年龄61.3岁),且存在糖耐量受损情况(基于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判断)。其中571例(45.5%)为女性,742例(59.1%)受试者具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研究流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受试者随机分配接受艾地骨化醇(0.75 μg/天;n=630)或安慰剂(n=626)治疗,治疗时间为3年。研究主要终点为糖尿病的发病率;预设次要终点为受试者是否恢复正常血糖、两组受试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的风险比。此外,研究还分析了受试者骨密度变化情况、骨和血糖代谢标志物。
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基线时平均血清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水平为20.9 ng/mL,有548例(43.6%)受试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受试者基线维生素D水平普遍不足。
中位随访2.9年后,活性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例(12.5%)和89例(14.2%)受试者出现2型糖尿病(HR=0.87,95%CI: 0.67-1.17;P=0.39)。此外,活性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45例(23.0%)和126例(20.1%)受试者恢复正常血糖(HR=1.15,95%CI: 0.93-1.41;P=0.21)。
论文强调,校正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BMI、家族史等)后的分析结果显示,活性维生素D显著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幅度达到31%(HR=0.69,95%CI: 0.51-0.95;P=0.020)。换言之,校正合并因素后的结果支持维生素D治疗在2型糖尿病中的预防作用。
不仅如此,事后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较低的受试者中,活性维生素D不仅表现出预防糖尿病的显著有益作用,且这部分受试者获益幅度更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59%(HR=0.41,95%CI: 0.23-0.71;P=0.001)!
在骨代谢标志物方面,当前这项研究也有重要发现。
尽管两组受试者之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但是随访分析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活性维生素D显著增加了受试者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水平(P值均<0.001)。
安全性方面,研究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两组受试者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总体而言,当前这项研究基于大规模人群高依从性、规律门诊随访的数据证实,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群而言,维生素D补剂治疗可对其产生潜在有益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校正混杂因素后的风险结果提示,维生素D治疗能显著预防糖尿病前期人群(尤其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未来仍需开展更进一步研究探索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维生素D补剂治疗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往期推荐
👉 从外周到中枢的信号促进长寿:溶酶体释放的脂肪酸介导组织间长程对话
👉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骨密度不再增高时,能否选择地舒单抗?
👉 Nature:运动即良药,运动会产生抑制食欲的代谢物,从而促进减肥
👉 久坐对身体的伤害远比想象中大!柳叶刀子刊:每天久坐6小时,增加12种慢性疾病风险
点个分享,把好知识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