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丨詹鹏等,教育扩张和生育负担对城镇女性劳动供给影响几何
:本文转载自《中国工业经济》第735篇观点精粹,欢迎阅读。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最近几十年中国人口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导致抚养负担增加和劳动力比例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还面临着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和劳动参与率下降两个问题。
其中,人口生育率下降会威胁未来更长时期内的劳动力供给问题,劳动参与率下降会加剧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在劳动参与率下降中,女性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是主要原因。
许多文献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原因做了解释,主要包括:
①经济转型伴随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一方面产生了大量下岗职工,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私营部门的发展促使劳动力市场竞争性增强;
②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性别歧视;
③计划生育政策和乡城人口流动使得代际同住比例下降,难以分担子女照料压力;
④性别观念强化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女性的弱势地位;
⑤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儿童看护体制逐步从由国家或单位提供转变为市场提供,儿童看护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的劳动参与产生负面影响;
⑥不完善的公共幼儿照料服务也是引起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已有研究大多数是从某个特定的方面来解释,不足以理解哪些原因可能产生了直接且更重要的影响。
文章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1995、2002、2013、2018),对城镇地区年轻女性劳动供给的长期趋势进行了解释,并重点研究了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法定结婚年龄以上可能遭遇教育和生育双重影响的城镇年轻女性。
年轻女性有如下特点:
①处于职业生涯早期,延迟进入劳动力市场或中断已有工作可能会造成整个就业生涯的收入损失,乃至影响老年时期的养老金收入。工作单位对女性生育行为的预期也可能造成女性在职业生涯早期遭遇性别歧视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年轻女性劳动供给问题尤为重要。
②法定结婚年龄以上的年轻女性处于三种可能状态:在校学习、不在学的单身状态和不在学的已婚状态。
教育扩张引起在校学习人数增加,使得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但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因而对女性劳动供给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单身女性比例相对不多,多数陆续也会结婚。生育行为主要影响其中的已婚女性。
此外,已婚女性的劳动供给还会受到其他家庭因素等的多重影响,因而需要从不同层次开展以年轻女性为对象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第一层次是测度和剥离教育扩张的直接影响。教育扩张使得年轻人在学比例上升,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本文构造分解模型对其进行了测算。
第二层次是专注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变化的特征。其中,借鉴Oaxaca-Blinder分解思路对Probit模型结果进行分解,得到生育行为、女性受教育水平、配偶受教育水平和与父母同住等因素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贡献。
基于两个层次的研究框架,本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1995—2018年城镇年轻女性劳动供给变化的特征和原因是什么?其中,尤其关注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的贡献。②生育行为如何影响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其中,特别关注幼儿处于不同年龄段时的差异。③学前教育是否影响已婚女性的劳动供给,以及产生了何种影响?
主要研究发现包括:①1995—2002年,教育扩张引起的在学人数增加(即直接影响)使得城镇地区女性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2002年之后教育扩张的影响明显。
②生育行为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2002—2013年期间,其中,系数效应使得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7.0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83.95%。不过,由于生育率下降,生育行为的禀赋效应使得女性劳动参与率增加了2.19个百分点。
③生育行为在2013年和2018年的影响特点是,在幼儿0—2岁期间对女性劳动供给造成短期冲击,女性劳动参与率在短期内的下降幅度达到20%。幼儿进入学校之后,生育行为的冲击逐渐减弱。
④学前教育在2018年有助于缓解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趋势。2018年幼儿上幼儿园或当地幼儿园数量普及率较高时促使女性返回劳动力市场。
⑤学前教育在2018年使得女性劳动参与率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过高,迫使女性返回劳动力市场。没有证据表明学前教育会缓解时间上的照料负担。
⑥当已婚妇女在面临育儿和就业的压力时,隔代照料概率显著增加,家政服务费用(对数)没有显著增加。进一步表明两方面问题:①隔代照料是目前缓解女性育儿压力的重要途径;②家政服务市场还不够完善或家政服务费用过高,难以承担缓解育儿负担的压力。
本文可能有如下创新点:①聚焦于开始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年轻女性,需要在就学、生育、就业等重要事项中做选择,现有研究对特定年龄段女性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解释这部分女性的劳动供给问题。②估算了过去二十多年教育扩张对城镇年轻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教育扩张在城镇地区的影响。③首次分解和估算了生育行为对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贡献及其特点,有助于理解年轻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解释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④估计了学前教育在增加女性劳动参与率方面的效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学前教育发展在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第一,准确认识教育扩张在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986年义务教育政策和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在校学生数上升,在早期使年轻女性劳动供给下降(即直接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城镇地区只是持续一段时间。21世纪之后,较高的城镇化率冲淡了教育扩张对城镇地区劳动供给的负向影响。进一步是理解是,教育扩张的间接影响在后期发挥了相对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有效劳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从长远看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下降风险。这个结果有助于认识教育扩张在年轻群体有效劳动供给的影响特点。
第二,生育行为是威胁女性劳动供给的重要问题,不仅加剧短期内的劳动力供给风险,而且通过降低生育率,强化未来更长时期的人口老龄化风险。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伴随着规模人口流动的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生育率下降、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女性在家庭和劳动参与之间面临着更大的矛盾。因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缓解女性生育成本,其中包含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成本。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应对政策值得中国借鉴。
第三,近年来学前教育发展在缓解女性劳动供给下降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学前教育的影响并不是来自时间成本上的缓解作用,而是因为过高的经济成本迫使女性返回劳动力市场。学前教育实际上是增加了女性压力,而不是减轻压力。从现实情况看,城镇地区的学前教育费用普遍较高,家长之间的攀比行为较为严重,这可能是增加育儿经济负担的现实原因。在此背景下,政府需要尽快建立更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家政服务体系。一方面,提供优质、规范、负担得起的学前教育条件;另一方面,提供规范、放心的家庭服务体系,更大程度弥补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数量减少等问题导致的家务劳动力不足问题。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原文概况
作者:詹鹏,毛逸波,李实
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8期,原标题为《城镇女性劳动供给长期趋势研究:来自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的解释》。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詹鹏、毛逸波、李实
编辑:邢笑慧
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联系邮箱:
zjuicpd@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