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点荟萃 | 陈志钢:增长和公平的目标不一定是矛盾的,两者也可以互相促进
编者按:
2022年3月26日至27日,第一届“发展·共享”论坛在线上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教授,在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以下内容根据陈志钢教授发言整理。
2021年,我国人均GDP约1.2万美金,世界排名在60位开外,尚未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也明确告诉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从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来转变,也即更加需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的需要。诺贝尔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早在2003年就对全球发展提出了警示,认为营养健康教育等公共投资的不足会阻碍低收入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其难以应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而长期面临低收入、失业等问题的困扰,随之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不平等现实,激化社会矛盾,并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这正是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曾经迈入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的国家无法顺利转变发展方式、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停止,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
尽管最近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或在2025年(或2030年)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但不可否认,我国仍然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根据李实教授团队的测算,2019年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人口还有1亿左右,1000元以下的3.1亿,2000元以下的有7.1亿人,且低收入人群主要居住在农村地区。我们做了进一步的估计,预测到2035年,仍有将近一半的低收入人口居住在农村(不含外出务工的农民工)。2021年中国城乡收入比达到2.5:1,不少研究表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近年来也呈现扩大的趋势(从2004年开始的贵州普定县村庄普查,发现农村内部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高达10倍),缩小收入差距挑战重大。如果不处理好公平的问题,就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增长和公平的目标不一定是矛盾的,两者也可以是互相促进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真正做到共同富裕,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维度:第一,包容性发展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16个目标,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能把贫困地区、低收入地区落下,不能把总体发展落后的农村落下。帮助低收入人群不是一个慈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经济能否顺利转型、迈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所在。二三产业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可能导致经济收入中劳动收入份额偏低,从而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而制造业的集群发展和农业劳动力产业参与度的提高,有利于削弱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浙江省城乡收入比是全国最小(1.96:1),可能与其农村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息息相关。因此,在农村发展过程当中,应该特别关注和优先考虑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第二,治理模式的改善,即如何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不仅包括精英群体,也要包括一般民众)。2021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1561亿元;2022年,中央财政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预算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0亿元。要通过公共参与和控制的方式优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使用。
第三,发展成果如何在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各个群体当中实现公平分配。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核心是建立一个基于权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切实改善对长期以来在公共决策资源分配当中被边缘化的群体的分配,重点关注三个人群:农民低收入人群、农民工群体和农村儿童。在我国长期的扶贫过程中,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关注是相对薄弱的。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0-6岁的相对贫困儿童可能还有2000万之多,而目前学前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不到0.3%(大部分国家在0.6%左右),且支出集中在城市,所以对早期教育尤其农村早期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根据我们最近在湘西跟踪的3-5岁儿童营养健康、认识、心理状况调查,情况非常不乐观, 60%左右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我国顺利迈入高收入经济体、并做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建议加大对农村儿童发展的投资力度,抓住早期发展投资这一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最好机会,这也是我们达成共同富裕的一个关键所在。
文字整理:冯履冰、李懂文
往期推荐
喜报 |《迈向共同富裕:理论、起点、目标和路径(三卷)》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诚聘英才丨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智库人才和特聘(副)研究员招聘启事
年终特辑丨我们这一年——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2021年精彩回顾
- 扫码关注 -
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联系邮箱:
zjuicpd@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