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项目介绍|在南音的故乡,重构晨钟暮鼓

我们是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2024-04-01


一个个艺术项目是如何“诞生”在南海大地上?艺术家为什么创作出这些艺术项目,他们如何把南海的地域特色揉进创作的各个细节,再把大地作为当地文化的展示场?艺术项目从奇思妙想到紧锣密鼓的创作与落地,都是一段长长的路途。本期,让我们跟随平沙岛午后的声音,游走在南海的土地上,了解其背后的创作理念和故事。


《南音知晓》项目官方网站 https://soundofthesouth.cn



南海大地艺术节旨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本地人打开感官,呈现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带来不同寻常的体验。与场域的结合去影响既有的生活方式,与人文自然情景编织富有地域气质的音画,艺术节在努力延伸着每一个艺术作品与人的关系、与本地的关系。


田野录音 - 平沙岛 © 2022-2023 mafmadmaf


在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艺术项目中,声音艺术项目是重要的存在,本期艺术项目作为最初的“广播计划”,覆盖于艺术区域的山中、湖畔、村里,发生在西樵山、听音湖、平沙岛、太平墟、儒溪村和松塘村,利用原有的广播系统“潜入”我们的身旁,进入耳畔。

(照片來源:阿杜)

“南海是南音的故乡。”声音是一种通感,它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限制,作为一种通用的语言,让不同个体之间拥有共鸣。以不同面貌回归故乡的南音,带领心灵四处流浪的“异乡人”遁入自我体认的凝思,在时空交迭的细巷,飘来时间沉淀的香气。

👂
聆听风景

 N01 
南音知曉
Sound of the South

 艺术家 
mafmadmaf
🔦
艺术项目介绍
“其所以谓为南音者,
这大概是脱胎于楚声南音之义,
而取其南国歌调之意,
也即是南方珠江流域的歌乐也 。”
——梁培炽

南音演奏中使用的传统乐器,边祖 © 2022-2023 mafmadmaf

南音有别于福建南曲中的南音(福建南音是以器乐演奏为主、兼有唱曲的乐种),源于广东⺠间木⻥歌和⻰舟曲,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音乐旋律,以粤语入调,词曲富有生活气息,是广府人描写日常生活、抒发情感的音乐行为。

记录下在平沙岛码头路口摆地摊的妇女,听着收音机播放的粤曲 © 2022-2023 mafmadmaf

《南音知晓》中的“南音”不仅仅指向同名传统音乐形式, 还关联着以西樵山为起源的南粤文化声音景观和创作者的本土属性,创造出的与粤地相关的、广义的“南方的声音”。

田野录音 - 西樵山 © 2022-2023 mafmadmaf

“晓”意为“明亮”,也解作“天刚亮的时刻”,因此“知晓”表达的是对于时间观念的掌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摄影:海洋)


“南海是南音的故乡”(陈勇新,《南音词曲选》)。在“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考察期间,午后 在平沙岛的村落听到从⺠居中传来阵阵粤曲,便决定以“南音”为线索进行在地创作:为西樵山、听音湖、平沙岛、松塘村、儒溪村五个片区的公共广播设施,制作一套用于日间的乐曲报时系统,从早七时至晚七时。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以时间为线索,是传统的南音作品中常⻅的一种书写体例,有“叹五更”和“十二时”等模式, 以“更”或“时辰”为刻度,一更一叹以推进抒发情感,代表作有何惠群的《叹五更》。启发于 此,《南音知晓》亦以时为序,创作一整套乐曲。

存于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龙舟曲古本,龙舟曲为南音的前身 © 2022-2023 mafmadmaf

音乐作品以广东音乐七平均律为基础,用传统南音节拍打击乐器(木⻥、打板)作为时间流逝的刻度,用“暮鼓晨钟”中的钟作为整点时刻的提示;南音常使用的乐器如扬琴、洞箫则使用合成器来做声音设计。并使用模组合成器为旋律创作工具,研究七平均律中的和谐构成,重新设计南音中不同的⻓、短板面和过⻔(南音中的音乐旋律)。

南音写唱中的工尺谱 © 2022-2023 mafmadmaf


结合在西樵山、平沙岛、太平墟等片区实地采录的田野录音,意图创造出一种超现实的声音景观。

 紀錄 © 2022-2023 mafmadmaf


每首报时乐曲,都有对应命名,“海幢钟”、“趁下圩”、“晚凉天”、“晚蛰吟”、“醉流霞”等所有词汇都选自南音经典作品中的曲词,例如《客途秋恨》、《叹五更》、《祭潇湘》、《霸王别 姬》、《泪湿⻘衫》等。命名和时序也有关联,如“海幢钟”为五更(寅时)之后响起的报时钟 声:

“无端惊破鸳鸯梦;
海幢钟接海珠钟。
睡起懒梳愁万种;
唉我愁万种,
只见一轮红日照入帘栊。”
—— 何慧群《叹五更》

又如,“晚蛰吟”出自南音版《红楼梦》,指太阳将要下山的时刻虫子开始叫唤。这个场景是艺术家在西樵山傍晚接近闭园的时刻真确地感受到并录了下来,最后创作出将在西樵山片区下午五时的报时音乐《晚蛰吟》。

在西樵山记录下傍晚树林里传来的虫鸣 © 2022-2023 mafmadmaf


关于实地录音部分,还记录了如平沙岛上村⺠交谈日常、摆地摊妇女们的对话和收音机里电台播放的粤曲,渡江小轮的航程,⻄江流动和江上货轮的轰鸣,西樵山的山林声景,还有松塘村、儒溪村的生活声景等等,都作为元素放到了报时乐曲的创作中。

《南音知晓》广播播出视频记录 © 2022-2023 mafmadmaf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项目中还诞生了另一组音乐作品,8 首曲、每曲皆为 8 分钟的组曲《〈南音知晓〉氛围音乐集》。在更长的曲目时间里,呈现了更完整的实地录音和舒展的声音氛 围。这 8 首组曲将会以实体形式出版呈现。

《〈南音知晓〉氛围音乐集》在更长的曲目时间里,呈现了更完整的实地录音和舒展的声音氛围 © 2022-2023 mafmadmaf

实体CD的外型与西樵大饼仔相似© 2022-2023 mafmadmaf

在项目进行期间,接触大量南音的研究性文本和多次走访现居于广州的地水南音瞽师,最终也汇编了一册 50 ⻚的《广东南音通识》,以普及广东南音知识。

《南音知晓:广东南音通识》 © 2022-2023 mafmadmaf

同时,在太平墟北街83号旧民居内是作品的实体展示——《太平墟档案馆》

从官山购买的小板凳 © 2022-2023 mafmadmaf

《太平墟档案室》 © 2022-2023 mafmadmaf

更多声音与项目讯息可浏览网站:
soundofthesouth.cn


艺术家介绍

 © 2022-2023 mafmadmaf

mafmadmaf 是植根于中国广州的多媒体艺术工作者, 从事视觉设计、 印刷和出版超过十年,基于其独特的美术思维和经验积累,他以平面设计的元素排列和几何构成为出发点,书写具有画面感和叙事性的声音作品,持续探索视觉和声音之间的结构共性。
在声音创作中,以 Modular Synth(模组合成器) 为主要表达工具,关注合成器演奏和人机交互,实地录音、采样、自制乐器也为其重要的创作方式。现场演出和声音装置亦见于剧场、美术馆和开放空间, 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东京模块合成器音乐节、浮梁及南海大地艺术节等。目前运营着独立音乐厂牌 Jyugam。
|mafmadmaf在南海大地艺术节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田野录音的期间,在平沙岛无云的正午,秋日干燥的风吹动路边的芭蕉林和迎接行车的彩旗,倏倏作响。工作日的村庄很寂静,沉默得能听见某人家传来的碎嘴,每个分贝都精准打击耳膜。偶有一两家人,一边做手工活一边收听广播音乐。在岛上遇到退休的中年男子,从官山搬回好几张已无人使用的家具放在窄巷中,慷慨地给路过的异乡人歇脚聊天。
在松塘河边的歇脚小凳。游走在艺术节各个片区都有随处可见的小凳,不妨社牛一回“借来坐坐”。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沏上一大壶茶,招待他不曾认识的人。住在隔壁的老汉,偶尔走出来喝口茶,又悠闲地走回家中看电视直播的运动比赛。村子里大家的电视面朝大门,独身的老人坐在门边,邀请着陌生人驻足。没有规律的时间认知,唯有散落一地的声音碎片,是一种当代的身体体验。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的声音与经历了百年变数的南音,记录着人们对时间的深刻体认。回归到广播本身的社会功能,通过空气分子传播的声音与被不停打断的、碎片化的时间认知不同,它通过空间的共振形成人对时间的直觉。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规整的时间感知,它重予人对未来的期待。每次广播传出报时的音乐,或许是对已过去的实在时间的庆典。时间被声音赋予了实在的形状,潜入血肉与意识的罅隙慢慢发酵。在南海西樵山下伴随着日常生活与山间传来的寂静,《南音知晓》或许予以南方声音新的变量。 
|远去的南音,我们、万物、未来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广东南音从乾隆年间诞生至今闪烁出现而又时常沉默,而这次项目冥冥中给了一次机会让我们去探索粤语的音乐性。作为习惯于每日阅读大量信息的当代物种,以文字为承载体的语言作为人类日常交流的工具,几乎让我们忘记了语言声调在身体内生发的曼妙 。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使用广府话吟唱的南音与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不再贴近,但是生活此地的我们依旧使用这门语言。我们携带着人类诞生至今的文明,通过日常话语把文化储存在肉身。南音是前人对粤语声调旋律的探索载体,它生长于五线谱无法记录的罅隙,渗入人们的心。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保育一项接近灭绝的音乐,
对于我们的未来而言有什么用?
传承只留下形式的文化有什么意义?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偶然有一个思考角度令人释怀: “我们可以把音乐当做历史发展进程的印迹,当作空空的躯壳,只有通过富于想象力地重新组织那些曾赋予它们意义的音乐体验,才能使它们具有生命力.....当我们研究音乐时,我们并不只是研究那些远离我们、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音乐,我们实际上也是在研究我们自己”。

 考察-景象 © 2022-2023 mafmadmaf

文本参考:mafmadmaf《南音知晓》、肘力《南音知晓:广东南音通识》 

重构南音的晨钟暮鼓

是生活在此地上的人与这片土地的连接
也是过去与现在的连接


——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西樵镇人民政府西樵山书院
总策划人 孙倩顾问 北川富朗策展 HUBAR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