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云计划|丰年庆2023「远野近乡」影像放映
社区在巨变,那么——
牧民还在游牧吗?
村民还在种地吗?
亦或者——
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故乡的特别?
有了新的实验和行动?
《爷爷昨晚做了一个梦》影像静帧 和吉星
「造云计划」邀请来自牧区、林区、城市多元社区等长期实践的在地伙伴来到广州,进行一系列影像放映和交流。他们为什么要拿起摄像机?如郭净老师所说,乡村影像首先是一种行动研究而不是单纯的艺术探索。这些“他者”的叙事自然可能吸引到东南部一线城市人的眼球,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影像也可以是深入理解现场的契机以及引发反思的媒介,引导人们去更具体、丰富地理解不同的社会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处境,反思自身的当下生活。「造云计划」不特别强调经验的异质性——每个人都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面临不同的挑战。
「造云计划」是一些长期的对话在「丰年庆」上形成的合力。小组成员在不同领域工作实践,出于对城乡/牧生态及可持续议题的关注而聚在一起,各出其力,找地找钱。小组成员大多具有在乡村及牧区的调研、实践经验,接触过许多在自己的环境中积极创作、表达的「当地人」。我们认为,对于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需要通过诸多感官形式来传达,当地实践者使用的影像和文本语言需要更多被看见,同时希望抵制刻板印象和庸俗语言对于生活本身的侵害。我们也希望为在地实践者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的实践者能量之间的传递,弥补主流文化交流平台出于对艺术或行动的狭隘理解而造成的隔阂。
图片 丽江工作室
远野,或许是向往的远方,或许也是从未了解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近乡,或许是从小熟悉的乡土,或许也是从未深入理解的故乡。跟着「造云计划」看影像,吹水谈天,去了解牧区、林区的生计生活,再看看故乡、我城的食物、故事和教育。
有两处放映地点(前台、工美港),敬请留意。
游牧在今天
持摄像机的00后牧民,传统智慧与返乡合作
01
时间:
11月28日(周二) 19:00-21:30
地点:
前台osf(广州晓园北路3-30)
协力:同柔共弱
内容一:
叔叔家的春节
27'59''
我从叔叔家的春节了解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喝古突开始,古突事藏族在新年的时候吃的面食,首先和面,然后揉成粒,主人会事先准备5个东西,糖,炭木,辣椒,骨头,牛粪,松柏树,白毛,会和7个面团,然后煮在牛奶里。新年的早上,我们会打水,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这天的水叫吉祥水,洗了可以祛病消灾,有着美好的祝愿,然后供水,吃卡赛等等。然后亲戚街坊拜年,盛装打扮,欢声笑语。叔叔家的过年很忙碌,他给我们讲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相关习俗。然后转经煨桑,为众生祈福,看着落日余晖下的家乡,我所爱的一切都在这里。
分享者介绍:
尕玛才丁
藏族,来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2023年从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影视班毕业。毕业后返乡放牧,一边放牧,一边拍摄纪录片。在校期间拍摄了多部短片作品《地震》、《刻经的老奶奶》、《母爱》、《叔叔家的春节》、《烟供》、《放生》,其中毕业作品《叔叔家的春节》获得了第六届托弥生态影像交流会的第一名。
相关链接:
内容二:
游牧的智慧
游牧是蒙古人的智慧,
追随着变换的水草
体会着大地细微的脉搏
游牧是蒙古人的精神
不贪恋固定的财富,不畏惧动荡的风险
游牧是蒙古人的人生
家永远在脚下,也随时在远方
游牧是蒙古人的过去
想要回去,归途漫长
游牧是蒙古人的未来
想要前进,前路遥远
游牧是蒙古人的现在
一路走下去
家园一路消失,一路重生
舒泥、都兰、苏和,来和大家讲讲游牧的智慧、牧民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面对传统智慧与现代化的探寻与抉择。
分享者介绍:
舒泥
自由撰稿人,公益人士。长期关注草原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保护,致力于关心牧民生计,提高牧民生计水平,拓展牧民视野,提升牧民应对现代文明的能力,探索牧区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保护与生计改善同步前行的道路。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系,后从事互联网工作多年,后逐步转型成为环境保护、自然教育工作者,自然写作者。现为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人与草原”项目负责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锕锷铱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理事。长期为国家地理等非虚构类书籍、杂志撰稿,著有《跟我的心去草原》,《望不见北斗的日子》,《游牧的智慧》等书。2017年起,为内蒙古哈日高壁游学营提供策划咨询服务。
宝音都兰
内蒙古自治区 锡林郭勒盟 东乌珠穆沁牧民。
2004-2009在东乌珠穆沁旗从事民族工艺品开发销售工作。2010年返乡成为从事牧业生产。2013年加入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2015年担任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哈日高壁嘎查嘎查长。2014年至今主持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羊肉加工销售工作,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对接,实现牧区羊肉直销北京。2015年 发展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改良牛生产销售取得一定成绩。
2017年至今 参与创办哈日高壁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游学营,担任总经理,2021年起,创办二号营地,取得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呼日乐苏和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镇牧民。
2017-2019在哈日高壁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游学营上工作。2018-2023年间在蒙古国留学,期间曾从事过翻译工作。
2023年担任哈日高壁游学营一号营地经理。
现场远方来的伙伴们将制作藏式奶茶与大家分享!!!
摄像机在田野中
的实验与停滞
02
时间:
11月29日(周三) 19:30-21:30
地点:
前台osf(广州晓园北路3-30)
内容一:
和吉星
分享
影像《爷爷昨晚做了一个梦》(8分钟)
一次乡村生活里的诗意影像实践与探索
丽江工作室实践介绍
相关链接:
丽江工作室网站:
https://lijiangstudio.org
「造云计划」小组成员陆思培对丽江工作室工作的记录:
https://ecoartasia.net/LJS/LJS_chi.html
分享者介绍:
和吉星
男,纳西族,现生活于云南丽江拉市海。2005年和丽江工作室成为邻居,初次接触艺术和电影制作。2016年开始自己的影像实践,主要作品《当我们的田园变成花海,土地变成废墟》(2016)、《爷爷做了一个梦》(2018)、《村庙》(2019)。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索乡村生活和影像结合的可能性,关注土地和食物,努力成为一位农民艺术家。
内容二:
梁小燕
分享
影像《听说百塘》(31分钟)及映后交流
用多年的素材剪辑而成的百塘村的声音景观
相关链接:
分享者介绍:
梁小燕
广西南宁人,就职于广西民族博物馆。早年专注乡村影像与生态博物馆研究,后转向民族志电影创作、生产与传播研究。于2015年自主自费开创“百塘系列影像志”纪录工作,得到了百塘全体村民的长期支持,目前已完成9部影片。项目致力于长期跟踪拍摄一个正在社会历史变迁下的小村寨,形成个体-家庭-社区系列档案。作者关注村寨微小的日常生活,及人物的现实处境,希望用尽量长的时间,进行尽量细致的观察,记录尽量详细的影像档案,为反哺社区做出努力。
饭来就张口
03
时间:
12月1-3日(周五-周日)
地点: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
丰年庆 野·市集
内容:
饭来就张口
11'42''
不安于现代生活的抽象神秘,我们一手拿筷一手上网,通过介质,口腔咀嚼物质,眼睛吸收知识和娱乐,身体交战,大脑和胃争夺消化的能量,一顿下来筋疲力竭……食物的尸体不来自身边,它们的亡灵要回家——我们吃的不是饭,而是信息。
分享者介绍:
万青
万青主要穿梭在广州和武陵山地区,创作媒介多为影像(2015-),感兴趣于转化自身遭遇 并搅动空气;她同时是一名星相学徒(2018-)、44剧场(2017-)和一起练功(2020-) 的长期参与者、有限影厅(2023-)的发起人。生活、创作、群体实践,三重与现实的交互 机理透过其身体场域彼此激发和塑造,持续滋长着复合幽微的地貌。
相关链接:
活着,在山林,在旷野
看见林牧区的生计
04
时间:
12月2日(周六) 13:00-17:30
地点: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
丰年庆 睇·野室
内容一:
大兴安岭的生计与生活
金鹏
因为森林食物的关系,我认识了远在北方森林的一些人,他们过去都是林业工人,也都是在60年代开发大兴安岭而出现的一波人。他们从采伐过渡到今天,生计和生活都悄然改变,他们保留着某种前消费时代的气质、精神面貌。我对这种微妙的感觉打动,记录他们的言行和生活有好几年了。文字和图片无法传递那种生活的热度,还有人的精神心灵图景,希望通过影像让这些人被更多人理解,进而产生一些互动。
分享者介绍:
金鹏
2000年初参与几家ngo的社会调查实践,作为志愿者开始用纪录片记录这些活动。之后接触到生态农业,慢慢全职进入有机食品行业,目前生活在大兴安岭小镇,从事山野食物采摘制作,并记录小镇居民的生活。
内容二:
发现草原故乡
40min
草原研究者如何发现草原之美、游牧的价值,从而开办游学传递草原文化。如何在游学活动中,引导外来的客人穿越观光,发现草原感受游牧。牧人如何在工作中重新发现自己的家乡,延续传承游牧文化,跳脱城市化指向的唯一发展路径。
分享者介绍:
舒泥
自由撰稿人,公益人士。长期关注草原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保护,致力于关心牧民生计,提高牧民生计水平,拓展牧民视野,提升牧民应对现代文明的能力,探索牧区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保护与生计改善同步前行的道路。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系,后从事互联网工作多年,后逐步转型成为环境保护、自然教育工作者,自然写作者。现为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人与草原”项目负责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锕锷铱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理事。长期为国家地理等非虚构类书籍、杂志撰稿,著有《跟我的心去草原》,《望不见北斗的日子》,《游牧的智慧》等书。2017年起,为内蒙古哈日高壁游学营提供策划咨询服务。
异乡/故乡
去桃源
05
时间:
12月3日(周日) 11:00-12:30
地点: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
丰年庆 睇·野室
内容:
去桃源
及映后交流
《去桃源》缘起于一次意外的相见,影片讲述了两代人的离散与迁徙,由此引发的“阵痛”蔓延在家庭内部的日常、言语和行为之间。“桃源”既是真实地名,也隐喻了旧时工厂大院的封闭小社会,以及个体在历史与时代的变革中被迫流离、与世隔绝的境遇。“去”是一个不断离开、到访和回首的过程。作为“外乡人”,我一次次地去到外婆(庄治)离开的故乡桃源村;同时作为至亲,在陪伴和闲聊中我与庄治一起爬梳记忆,重新认识作为个体的家人,填补因“缺席”而留下的空白。在到访和回首之间,我也尝试厘清个人与家庭命运交织缠绕的细枝末节,并直面自己长久以来对于身份的困惑。
分享者介绍:
林可诗
艺术工作者。出生于闽西与闽中之间的一座山区县城,成长于一个小三线工厂厂区。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她长期受到身份问题的困扰,但对“闽南人”的认同确有一种执念,成年后慢慢开始觉察工人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近年关注福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迁徙与流动、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以及新老工人群体。作为社区实验室(社实SPL)成员,她关注发生在社会现场的艺术实践,参与并策划与之相关的展览、出版、公共项目等。
我们长大了
然后呢?
05
时间:
12月3日(周日) 14:30-17:30
地点: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
丰年庆 睇·野室
内容一:
影子
1h20min
学历重要吗?现在是一个推崇学历的社会吗?其中的答案不言而喻。在今天,学历似乎代表了一个人的学历能力和努力程度,也似乎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更似乎望到了一个人的“前途”与“未来”。当“答案”摆在职校生面前,它产生的影响贯穿了TA们从小到大的学校生活,“差生”、“坏孩子”、“没前途”、“混日子”等标签如影随形。进入职校或技校后,TA们不仅要面对“职校生”的身份“是否被认可”,还要面对几年后所选择的职业“是否被认可”,更为要紧的是面对职校生活里种种限定所带来的压抑。压抑没有那么容易找到出口,时常在沉默中被消化,或变形。针对这些情形,剧场能回应什么?职校生戏剧《影子》当然不会是答案,但或许是我们针对现状尝试梳理、提出的问题。从2021年10月起,HOPE学堂开始支持职校学生站上舞台,讲述自己的故事,每半年作为一个工作周期(系列工作坊与演出)。到2023年7月,参与戏剧的学生有更替、有延续,探讨的话题也不断深入。整个戏剧的过程,由职校学生、HOPE学堂和剧场协作者三方相互协力完成。将在丰年庆放映的《影子》,是今年7月的职校生戏剧演出录像,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公开放映过往的戏剧演出,算是一次尝试。
相关链接:
分享者介绍:
HOPE学堂
HOPE学堂是一个服务职校学生和职校老师的公益团队,于2016年3月成立,并于2019年9月与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合作成立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HOPE学堂专项基金(简称「HOPE学堂」)。
内容二:
我看三江源
1h9min
《我看三江源》记录了青海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就读影视专业的藏族年轻人去四川若尔盖游学的过程,以及他们眼中的“三江源”究竟是什么样的?本片的导演是该校的志愿老师,自2019年起,一直以线上的形式支持影视班的教学工作,陪伴学生的成长。两位副导演与摄影师均是来自该学校的藏族青年,他们的镜头更能捕捉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给带来了观众有趣的“内部”视角。
吉美坚赞校长说道:“我们学校的使命就是把古代圣人的心愿装进我们孩子的内心”。尽管带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宏大使命来到了若尔盖拍摄纪录片,藏族青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如何拍摄,如何剪辑,听不懂当地方言等等。顶着成片的压力,在短短的十二天,他们在挫折中摸索,在跨地域交流中感受到了差异,在若尔盖看到了家乡的问题,这些洞见都会照亮他们未来的路……
分享者介绍:
藏地生态影像青年培训中心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影视班)2015年,在华谊兄弟与乡村之眼的支持下,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成立了“民族影视与影像专业班”。2020年,在创绿家的资助下,影视班升级成了藏地生态影像青年培训中心,旨在培养具备生态环保理念、社区责任感以及电影创作技能的藏族年轻人。
小组成员立足广州,在不同领域工作实践,出于对城乡/牧生态及可持续议题的关注而聚在一起。我们认为,对于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需要通过诸多感官形式来传达,当地实践者使用的影像和文本语言需要更多被看见。我们希望通过影像放映、分享讲座、走访等形式,为在地实践者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的实践者能量之间的传递,带出生动的现场和在现场实践的人。
在本次丰年庆,「造云计划」包含以下工作组成员:
崔静雯: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于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期间开展多次影像培训工作,并将经验带至广州进行青年实践支持;供职于「广东城乡互助网络」和银林生态社区「 GAP可持续生活青年成长支持及生态社区营造计划」,在2023年「春田计划」框架内开展村民影像拍摄培育工作。
陆思培: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学院,围绕公共议题及社会介入艺术实践展开教学、写作和策划,关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实践者之间的工作方法分享、语境交流及相互激发。生态艺术网站ecoartasia.net主要作者之一,长期支持生态保护机构的项目申请、在地实践等方面的工作。
琪琦: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大龄宝宝。
吴启慧:美国西北大学纪录片MFA、香港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Mphil,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讲师,自2019年起在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影视班支教,参与「藏地青生态影像青年培训中心」(公众号:藏地生态影像)的筹备和运营过程,主要从事纪录片教学工作,关注乡村影像的生产与传播。
子津:在HOPE学堂工作,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也在探索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之间的关系。想把触动我自己的戏剧,带给更多人看见,也想促成学生和观众之间更多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