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青春期,还有青春痘
大家好,
我是皮肤科唐教清医生,
欢迎收听《皮肤知识播报》。
这是一档专业、循证的皮肤科普节目,我会在此讨论常见的皮肤问题,分享可靠的护肤知识,助你走出误区,获得健康。
这是第2期节目,我们聊聊青春痘。
0:27 青春已去,痘仍在
2:30 为什么长痘的是我
3:30 如何对付这磨人的痘痘
4:20 治痘的医学手段
点击图片,收听往期音频
文字版
1
青春已去,痘仍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痘痘”和“青春痘”,这基本是大众对“痤疮”的俗称。个别时候,痘痘还可能指代别的问题。我们今天只讨论“痤疮”这种经典的痘痘。
图源:pexels
这里要澄清一下——“青春痘”是个不太准确的称呼,因为并不只是青春期才有。很多人青春没了,青春痘却还在。不知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是不是这样?
其实,成年人长痤疮很常见,我们来看几组统计数据[1,2]:
数据1:英国一项调查发现,25岁或以上的人群中,有12%的女性和3%的男性都有痤疮;
数据2:法国的调查则发现,25~40岁之间的女性,患有痤疮比例达到了41%。
国内学者在2021年曾分析了1990~2019年间我国痤疮的变化趋势,这里摘录几点重要的结论[3]:
1) 在我国,痤疮越来越普遍,并且女性痤疮群体比男性更多,占比56.5%;
2) 15~19岁年龄段的痤疮发病率最高,不过,部分人在20多岁、30多岁,甚至四五十岁都还可能有痤疮。
2
为什么长痘的是我?
在我们医生眼里,长痘一点不都奇怪——
每个人都有皮肤,皮肤都有毛囊和皮脂腺,也俗称油腺;而痤疮的本质就是毛囊和皮脂腺的问题。
毛囊、皮脂腺是很神奇的皮肤结构,尤其是皮脂腺,还受到内分泌的影响。很多因素都可能会促成痤疮。最经典的就是毛囊角化、油脂分泌、细菌滋生和炎症反应。
下面就是一些发生痤疮的场景[4]:
1 ► 在女性来例假前,体内各种激素会有正常波动,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含量急剧减少,雄激素的作用会相对变强,这便会引起经典且常见的经前期痤疮,也就是俗称的姨妈痘;
2 ► 升糖指数高或升糖负荷高的饮食,可能会增加体内某些因子的水平,进而产生一系列后续反应,促进角质增殖、皮脂分泌,最终增加痤疮风险;
3 ► 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可能会通过激素和炎症而加重痤疮。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出现痤疮的结局。
3
如何对付这磨人的痘痘?
大多数痤疮都是轻、中度的,不算严重。
日常有必要加强护理,这对痤疮恢复和预防都有一定的作用。比较公认有效的注意事项有这样几点[1,5]:
注意事项
1) 每天用温水清洗面部1、2次,可以用温和的洁面产品;
2) 尽量不要挤痘,尤其是长得深的那些;
3) 注意防晒,以免日晒后加重黑色的痘印;
4) 留意饮食,如果某类食物容易引起或加重痘痘,则要适当避免,或者减少摄入频率和摄入量;
5) 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情绪和生活状态。
4
治痘的医学手段
除了日常护理,常常还需要规范的治疗。
切记,治疗这种专业的事,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主张大家看了科普就独自“战痘”,这样风险会比较大。
通常,咱们皮肤科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这里强调下几条主要的原则:
治疗原则
1) 治疗要看严重程度。如果是轻中度的,可以优先选择外用药物;如果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本身比较严重,则有必要用上口服药物;
2) 治疗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有时得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有明显的效果;
3) 治疗要看个人意愿,如果你想要很快控制病情,且愿意承担用药风险,那么治疗上可能选择更激进的方案;
4) 要坚持治疗,偷懒不抹药、不吃药的话,效果不会很好;
5) 治疗有效后可能需要调整方案进行维持治疗,以便减少复发、反弹的风险。
我相信,经过科学、规范的防治后,大概率是能够有效改善和控制的。
现在,我们的音频节目也在喜马拉雅、蜻蜓FM等音频平台播放,点击下面的图片即可进入对应的平台收听(公众号首发)。
《诊间10分钟》系列节目将持续为大家推出更加丰富实用的内容,如果你也喜欢这期音频,喜欢这个节目,欢迎你分享给更多人。
如果你有想听的话题,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痤疮(痘痘)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专业的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治疗,相信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如果你需要面诊医生,可以选择下面的痤疮评估优惠套餐。
参考资料
[1] Anetta Reszko, Diane Berson. Postadolescent acne in women.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ostadolescent-acne-in-women. UpToDate. Apr 02, 2021.
[2] Bagatin E, Rocha MADD, Freitas THP, et al. Treatment challenges in adult female acne and future directions. Expert Rev Clin Pharmacol. 2021; 14(6): 687-701.
[3] 陈林姣, 涂绍忠, 张小敏, 等. 1990~2019年中国痤疮疾病负担变化的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 21(11): 1252-1258.
[4] Bagatin E, Freitas THP, Rivitti-Machado MC, et al. Adult female acne: a guide to clinical practice. An Bras Dermatol. 2019; 94(1): 62-75.
[5] NICE. Acne vulgaris: management.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98. Jun 25, 2021.
(可上下滑动查看)
相关阅读
医学校对:皮肤科王森分医生
责任编辑:何杏滢
排 版:王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