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声援北一女老师,看大陆媒体对台湾的认识盲点

郭茂辰 郭茂辰海峡传真
2024-09-05
日前,针对台当局推出的“108课纲”删掉顾炎武《廉耻》一文,北一女老师区桂芝的慷慨陈词引起热议,甚至有大陆主流媒体特别专访了区老师。

1

不过,翻阅专访内容以及相关评论,多聚焦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传统文化以及个人成长,甚至一些人反对“文化台独”的理由,竟是批判民进党凡事都与政治挂钩。这些声音看似力挺区老师,但这种回避两岸政治议题,只谈文化认同的方式,本身已经不自觉地落入“台独”甚至是“独台”的话语陷阱。
当年陈水扁当局的教育部门负责人杜正胜曾表示,“希望历史教育能结合现实政治的需要,即在建立‘台湾国/家'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重新解释历史,以取代国民党政府以前提倡的以中国历史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民族主义。”
因此,没有政治上分离意识的产生,不可能出现在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当然是为达成政治“台独”乃至实质“台独”而服务的。这是分离主义者迫于不能实现“法理台独”采取的惯用手段,是希望以此绕过“正名”“制宪”,达成事实“台独”的目标。

2

在区老师的发言引起关注后,很多蓝营政治人物也跳出来力挺,细细品味这些发言内容,无一例外都是从“去政治化”的角度谈中华文化,台中市长卢秀燕甚至以美国独立也在学习莎士比亚,公然呼吁不要用政治角度看待,要从政治上撇开这个问题。
这种站在“独台”立场隐喻两岸关系,以“文化中国”区隔“政治中国”的思考方式,即使某种程度也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推崇与认同,但与反对“台独” 乃至认同统一并无任何关联。
从大陆的一些报道中可以看到,部分舆论似乎正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甚至认可类似论调。
比如,有篇大陆媒体的专访中特别强调,对历史知识的缺乏,让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力变弱,但面对这种基于政治目的的“文化殖民”,报道中又称,这无关意识形态,区老师谈的只是台湾的教育和文化。
实际上,这些人并不了解,蓝营在2008年重回执政后主张的是“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时任“文建会”主任委员的盛治仁在受访时表示,欧美朋友会在直觉上认为台湾文化是整个中国这个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我要借这些机会向大家指出来,其实这个认知不一定对。他认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但又不同于大陆的文化。
这番论述,虽然不否认中华文化的血脉相承,但更在刻意强调两岸分治六十年的差异,而这种试图在岛内建构“台湾特色中华文化”认同的方式,即使不同于独派的全面去中化,仍是在凸显台湾文化的特殊性与优越性,以此作为“我者”并与“他者”相区别。尤其,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是否认了两岸在相关领域的取长补短与密切关联,甚至以此衍生出的鄙夷乃至排斥大陆的心态,更会加深双方在政治上的对立与隔阂。
对岛内有些人而言,谈“中华文化”除了满足他们自诩“高等华人”的虚荣心,把台湾塑造成中华文化正统的形象,自此在互联网世界无孔不入,除了小资情调的特有醉意,这些人真正的内在逻辑,是妄图让大陆解放、统一台湾都失去了正义性与合法性,是把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扭曲成两种文明的对垒,这也是分离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说过去的“台独”基本教义派是以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希望达成事实“台独”之目的。当前,随着台当局从鼓吹政治分离转向“维持现状”包装,有条件地接纳“中华文化”对一些“台独”支持者也并非洪水猛兽,基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不确定性,部分独派人士对于前者也开始表现出看似 “包容”的一面,大陆媒体对此显然缺乏敏锐地观察。
当自称墨绿的柯文哲敢公开主张自己反对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且并不担心被贴上某种标签,一些评论很自然地将持类似观点者视为团结争取的对象,将这些反对民进党的声音认定是以中华民族的立场反对“台独”,却忽略了之所以出现类似现象,并非“台独”分子改弦更张,恰恰是“独台”理念开始占据岛内舆论中心地位的结果。

3

而与这种岛内去政治化思潮遥相呼应的是大陆内部的政治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大陆学者汪晖曾在《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文中分享了他在1990年代与台湾作家陈映真先生的交往过程,特别提到,“陈映真挺中国大陆不只是基于一般中华主义立场,而是基于他从政治的角度对美国霸权、冷战格局及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位置所做出的分析。”汪晖曾指出,

大陆一些人士关心统一,却不明白存在完全不同的对于统一的理解,他们的统一观也是去政治化的。

在他看来,台湾问题除了从主权角度的理解,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它也是一系列政治问题的衍生物,不只受到岛内政治变迁的影响,也受到大陆内部变化的冲击。对于岛内的分离主义,汪晖在文中还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台湾的“独台”和“台独”其实是分离主义,原因是离开二十世纪“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三位一体的政治潮流,离开反帝反殖的历史语境,所谓“独立”这个范畴是无从界定的。

同样的,若脱离上述语境去谈中国文化,这个文化认同能否上升为政治认同,对于二者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性,也可能无从界定甚至要被打上问号。观察这次“独台”人士纷纷声援北一女老师更证明了此点。
台中市长卢秀燕所谓“不要让中华文化政治化”的说法代表了蓝营内部的主流意见,这与统派站在一个中国立场上谈“文化认同”的目的南辕北辙,但可以确定的是,前者更符合台湾内部的政治正确,也更代表批判台当局一方中多数人的心声。
遗憾的是,大陆舆论热衷报道的只是岛内又出现一位敢于谴责民进党的“网红”老师,但对于区老师到底是站在何种高度批判去中国化,又应该以何种立场声援这位仗义执言的教育人士并未引起真正的关注。
尤其,看到岛内舆论与基本教义派的“去中化”主张划清界限或针锋相对,除了兴高采烈地拍手鼓掌,面对正反两派或只是站在分离主义立场的表现形式差异,部分大陆观察者除了在一味地跟风蓝营媒体,对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而在“台独”意识形态的笼罩之下,岛内不可能撇除政治污染,在文化教育领域开辟一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人生存奋斗文化相结合的净土。同理,如果认为区老师的呼吁只是在关注学生的文化修养,如不能从台湾年轻一代的历史观、民族观乃至国家观的高度理解,这种去政治化,甚至试图脱离当前两岸关系的声援方式,实际是对“台独”全面去中国化的变相妥协,这种在“独台”前提下对区老师的力挺,是贬低乃至抹杀了这位岛内教育工作者基于民族、国家的情怀与高度所发出的正义呐喊。 
不“台独”是对大陆释善意,还是赵少康的要挟?
蓝营声援北一女老师,文化认同沦为独台遮羞布?
赵少康:台湾应增加飞弹,大陆让利理所应当?
柯文哲透露内心深绿,称当选延续蔡英文路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郭茂辰海峡传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