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礼辉:数字人民币可促进ESG发展和双碳战略实施

李礼辉 数字金融合作论坛 2023-03-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副主席及学术委员会主席李礼辉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夏季年会”。李礼辉表示,数字人民币具备潜在的能力,能够穿透宏观与微观,穿透国内与国际,促进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发展和双碳战略的实施。数字人民币无论是用于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是用做国际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交易的货币工具都是新的机遇,都可能产生新的放射性蓝海效应,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应该予以关注,提前布局配置必要的人力、技术、财务等资源,争取发展的机会。




以下为发言全文

很高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夏季年会”。我们今天在这里主要是探讨ESG发展与双碳战略的课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就提出了所谓的ESG概念,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关注社会、关注治理,非主要关注财务绩效的一种投资理念,也是一种企业的评价标准。我个人觉得ESG的理念总体上还是宏观的、社会性的,虽然具体到企业更多的是社会性的,但是我觉得它要落地实施更多的微观层面的涉及企业信息披露标准还有企业绩效评估方法,也涉及投资决策的具体的把握。


刚才钟教授说的很好的观点,我觉得ESG的所谓国际规范、国际标准还未必能够完全适合我们中国的情况,我们有我们的经济体制,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我们的国有企业有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我们有自己的信息安全,也需要维护,另外我们有更大的国家目标,所以我很赞同钟教授的说法,我们要建立中国的标准、中国的规范。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对世界的承诺,体现我们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体现我们国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坚定决心,这是宏观经济的目标。但我也觉得双碳目标和ESG的发展在某种方面是类似的,就是它的落地实施也更多地是微观层面的,必须要触达企业、触达产业、触达市场。


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我们还是必须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推进ESG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他都不可能淡化财务绩效,所以当我们在强调ESG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淡化财务绩效,ESG绩效的评估标准与财务绩效的评估标准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另外一个层面,落实双碳的战略是必须建立碳排放总量的管制和交易制度,将环境的要素成本化。所以各地域、各产业、各企业、各单位都需要核算成本,计算碳排放量、分配碳排放权,建立碳市场进行碳排放权的定价和交易。


我自己是做银行的,我觉得在这样一种环境,这么一种宏观的要求下,我们是需要一种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应该能够穿透宏观与微观,穿透国内与国际,促进ESG的发展和双碳战略的实施,我觉得现在国家正在推的数字人民币具备这种潜在的能力。


数字人民币是全球经济体中第一家正式投入试点运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或者叫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五大特点:

1、采用中心化管理和双层运营模式,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

2、兼具账户和价值的特征,兼容基于账户、基于准账户、基于价值等3种方式;

3、采用账户松耦合加数字钱包的方式,我们现在微信支付、支付宝都是账户紧耦合的,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支付即结算,实现端对端转移,并按照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追溯原则进行可控匿名支付;

4、应用集中式和分布式混合技术架构,采用稳态和敏态双横共存、集中式和分布式融合发展的混合技术形成多层次的安全体系;

5、可加载智能和约实现可编程性,可以执行有条件的自动支付,支持业务模式的创新。


当然关于我们的数字人民币,业界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是对数字人民币充满信心。从双碳战略的角度来看,数字人民币不是现钞,但是实际上比现钞要更好一些,它本身就是绿色低碳的货币工具和支付工具,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节约货币流通的成本,节约印制现钞所需要的纸张,当然这样一些绿色低碳价值的实现需要规模化。流通中的人民币现金总量逐年累积,2021年我国流通中的人民币现金余额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去年一年我们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现在市场上对现金的需求依然是旺盛的。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形态的现金,所以我希望今后随着数字人民币发行数量的逐步增长,每年投放的人民币现金可以相应减少,这样印钞、发钞以及旧钞回笼和销毁所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可以逐步的缩减。


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会改变支付市场的格局,现在我们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市场化的支付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增加了数字人民币,增加了这样一种官方的支付手段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支付的效率和可靠性,实现支付普惠和金融普惠。


这十年我们国家的移动支付用户和移动支付的规模逐年增长,到2020年年底,我们国家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9亿,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54亿。2020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1232.20亿笔,金额是432万亿元,同比增长21%和24%,所以这是非常巨大的移动支付的市场,这个市场中数字人民币有持续增长的社会空间、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我想说的是数字人民币要规模化才能够达到低碳节能的要求,但它要规模化实际上需要两个前提。第一是优化底层的技术架构,实现规模化的可靠应用;第二是开发建设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数字人民币能够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们国家的移动支付发展的非常快,现在全球我们的微信支付排第一,支付宝是排第二的。2020年底的时候,微信支付有超过11亿的年度活跃用户,支付宝有差不多8亿用户,居全球第二。像APPLEPAY排第三,4.4亿,PAYPAL3亿,其他移动支付的数量更少一点,我们还是占更大比例,发展速度更快。移动支付市场上我们共同把蛋糕做大的话应该是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益,在一定意义上场景就是规模,场景就是竞争力,我们如果能够把数字人民币引导进互联网服务的场景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吸引用户,促进数字人民币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们今天实际上讨论的是双碳战略,讨论的是ESG,我想说的是在绿色金融体系中数字人民币通过开发它的批发性的功能和全球化的功能有条件能够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的抓手。


第一是成为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的工具。通过鼓励产品创新、网上发行制度、规范交易流程、提升透明度,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像王董事长所在的北京绿色交易所他,就是为绿色金融提供交易服务的。我觉得在碳排放权以及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市场中,完全可以考虑使用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有一些待开发的功能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加载智能合约,是先有条件的支付。所以在碳排放权交易等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中,无论是碳排放权的直接交易还是碳期货等衍生产品的交易,都需要通过市场竞价为碳金融产品合理定价,也都需要执行约定的条件,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可以作为智能化的计价工具和支付工具。


二是成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的工具。通过绿色金融业绩的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的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这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执行双碳政策实现双碳目标,我觉得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只有每一个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够自觉地践行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低碳目标,因此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应该覆盖企业、覆盖家庭和个人。在绿色金融激励政策的落地方案中,采用数字人民币作为计价支付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成为促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工具。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个国家是命运的共同体,实现双碳目标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绿色金融需要国际合作、碳排放权及其他绿色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也必然是全球的。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配合我国绿色金融产品融入国际市场,而且我们国家是经济大国,承担大量的碳达峰、碳中和指标,在碳排放权等绿色金融产品国际市场中使用数字人民币作为计价和支付工具有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促进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均衡和协调。我的意思是要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储备货币、投资货币中的比重。数字人民币自身的技术架构是能够达到跨境使用的基本要求的,人民银行也已经明确将在充分尊重货币主权、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遵循无损、合规、互通原则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就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汇兑安排及监管合作机制。


数字人民币无论是用于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是用做国际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交易的货币工具都是新的机遇,都可能产生新的放射性蓝海效应,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应该予以关注,提前布局配置必要的人力、技术、财务等资源,争取发展的机会。


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 | 本文作者:中国银行原行长 李礼辉,发表于“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夏季年会”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1.孙天琦:数字经济下金融监管有效性思考

2.姚期智:什么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3.尚福林:推动数字经济条件下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4.张健华:提升中小银行数字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5.屠光绍:关于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四个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