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美十年后我决定搞餐饮,第一家店没到一年就倒,第二家又遇到疫情...【餐饮人生】

《餐饮家》 Littlelaba餐饮家 2023-11-13

《餐饮家》出品,规范转载,违者必究



 餐饮人生

我是这样在美国开起餐厅的

口述:Kwokyu Lam(Dumpling Garden创始人)

采访整理:Yao Lu



Kwokyu Lam(受访者供图,下同)

我永远忘不了那晚的灯火


我18年前来美国,记得初到的那天晚上,我带着简单的行李,站在街头。美国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陌生太陌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辆辆车飞快地驶过,周围听不见一句中文。我呆呆地看着四周亮起的灯光,刹那间迷茫又无助。原来对美国这边的美好猜想和好奇兴奋,一下子变成了惶恐,我能在这里立脚吗?


那些闪烁的灯,没有一盏属于我的。


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最早那几天,我坐立不安,忐忑得睡不安稳。


心里没底,思来想去,我心一横,反正这里谁也不认识谁,我年轻有力气,找份体力活也能过下来。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找了一份装修工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干一些没有技术,纯出力搞些拆砸、搬运、刷漆之类的活,又因为语言不行,只能接华人的活。


我现在想起这第一份工作还是特别感激的,它不仅给了我第一份哪怕十分微薄的薪水,起码让我解决吃住问题,更重要的,它让我思考今后怎么办。


装修工我不想做太久,但英语不行啊,是换工作的死穴啊。


我就开始背单词,在家具用品、食物上贴上英文标签,在外面买东西也敢张嘴了,我心里想,这里啥口音没有啊,笑话谁呢!


等基本的听说能勉强应付了,我就辞掉了装修工,开Uber去了。


这活特别累,但是我喜欢,可以跑遍城市每个地方,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乘客打交道,知道的信息比我干装修时多得多,我挺开心。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开Uber辛苦是辛苦,但收入还不错,开了一年多,我开始有了一点点积蓄。你说好笑不好笑,就这哪到哪的小钱,你就做起了开店的梦。


但我算了算,才刚20岁,再打几年工,30岁盘一家小店,也不是不可能啊。



说干就干,我又辞去了 Uber工作,跑到一家中餐馆当起了服务员。

对于服务员,我一直不care他门槛低、收入少。我现在还经常跟我的员工讲,“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服务员进入门槛低,但学到的可不少,前提是自己要心怀梦想,用心用脑,用手用脚,多看多学多跑多干,就能成长为有一技之长,大受欢迎的人才。


我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资本,从来没有接触过餐饮,去做服务员其实是花最低的成本试错,不但不花钱学习餐饮,还能挣钱,等于做了市场调研。


服务员工作辛苦,这我早有思想准备,古人不是有句话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嘛!


我学会了怎么备菜传菜,怎么制作餐品。尤其是客服处理这一块,当时我是店里收盘子最快擦桌子最干净的那一个。


这些经验现在就用在我店里的服务保洁SOP上;我在招待客人时练就了带客人入座点餐的技巧,现在我就可以把这些话术和技巧教给我的员工。



第一家店没开到一年,第二家店又赶上疫情



我认准了自己想干餐饮这一行。


在餐饮业的前厅后厨干了多年以后,我在28岁那年盘下了一家小小的餐馆,我以为这下我将走上坦途大干一场了,但是很快,我发现当老板和打工完全不在一个维度,餐厅的人财物运营这些经营管理门道太多了,而自己好多都不清楚。


果然我的这家小餐馆不到一年就关门大吉了。


现在想来,就是方向不对,管理欠缺。我得到的教训是,开餐馆首先要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要做自己擅长的餐品,不要跟风。


我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人,好在及时止损,才让我有后劲去调整方向,重整旗鼓。


接下来我用了很多时间精力深入市场,规划定位,考虑店开在哪里,消费人群是哪些,竞争对手是什么,自己手中的现金流是不是健康,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合作伙伴是不是靠谱。


走了很多城镇,最终选定在马萨诸塞的 Saugus开了一家华人和外国人都能接受的大众餐系,包括中餐加日餐,我们对接受度很高的包点类进行特别的精品打造,坚持纯手工制作,营业时间也调整到深夜。


这家店是2019年开的,一时间生意特别好,但没想到没多久就遇到疫情了,我们店从排队到零堂吃,我那个心呀稀碎稀碎的!


没办法,我得自救。


这真的感恩我的这些工友,在那个风险时刻他们都留下来帮我,改做外卖,全部无接触取餐,员工店堂严格消毒和防护,我们对包点的面皮用料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保证外卖和堂吃的口感相差无几。


疫情三年,我们一直没有停业。


也许危机就是有“危”也有“机”,机会就是你坚持做下来,想办法应对,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在疫情后期又开了第二家店 Dumpling Garden Danvers。


今年的五月份,第三家Dumpling Garden店也开张了。



有多远走多远



从开餐馆起,我就一直坚持自己跑进货自己跑取货,就是为保证食材的绝对新鲜和优质。


Google平台上,前两家Dumpling Garden的评价达到了 4星半,95%的食客打出了满分。


做餐饮这些年,感觉最难的就是人!


中餐是件特别辛苦繁琐的事,前厅后厨人员流动性很大,老板最头疼的就是难招到或者难留下合适的人。


我能做的就是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其实我们之间就是工友关系,我尽可能营造一种快乐工作的氛围,要做双赢的事情。


现今的餐饮业与以往已经完全不同了。科技和信息进了到餐馆。



我在朋友的餐厅第一次看到Menusifu的数字化产品,真是惊讶,完全不同于人工手写手传,全部一键搞定,效率高还不出错,省人工,食客用餐的成本也降下来了。


而且还有营销推广服务,这太重要了,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效果和效率都是明眼见的提高啊。


现在餐饮业竞争白热化,单靠打价格战已经没有空间了,最终还得靠科技产品科技服务来降本增效。


至于下一步,我是铁了心有多远走多远。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要一步步把Dumpling Garden做成连锁,走品牌化路线。我现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终我是想在文化提升上有个大跨步,把中餐文化发扬光大。



记者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作为行业历史的记录者,《餐饮家》愿意倾听你讲述,也愿意助你成功。从即日起,我们将开启“餐饮人生” 故事计划。如果你想讲述你的故事,加我的微信。当然,如果您愿意自己写给我们,也非常欢迎。



【延伸阅读】

我曾是偷渡客、流浪汉、洗碗工,现在我在纽约,身价上亿

一个福建小伙独自一人深夜熬汤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
请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一下 →《餐饮家》杂志
2022 年1 月创刊
Email: info@littlelaba.com
Tel: (646) 258-8137

President/Publisher:Leo Li

Editor-in-Chief:Jiangming Tou
Editor:Michael Chan/Yanran Chu/Shuhang Li
Art Director:An Yang

Advertising Manager:Fiona Cheung

 Monthly publication by Littlelaba Media LLC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ww.canyinjia.us



只要你是餐饮从业人员,
“餐饮家小助手”就是你的好朋友
【添加好友请简单注明意图,谢谢】


 推荐阅读

学会这五招,不愁回头客【餐谋长】
湖北大厨闯美国,没有身份成功逆袭,拥有“粉丝团”,倍受主流追捧
第一届餐饮家金像奖揭晓 (附获奖名单)
我来自福建【餐饮家】
这个福建人在美蹲监六年,现成布鲁克林之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