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哭了,这篇中国大厨自述“闯美记”太扎心: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餐饮人生】

《餐饮家》 Littlelaba餐饮家 2023-11-13

《餐饮家》出品,规范转载,违者必究


编者按:《餐饮家》6月刊封面人物,餐饮家金像奖杰出厨师获得者张鹏亮先生,应邀为我们写了这篇文章。正如《餐饮家》在创刊号前言中所言:这本杂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致敬那些走在风口浪尖的餐饮人们。张鹏亮先生的这篇文章尤其令我们感到这种致敬是多么值得。这个栏目向所有的餐饮人开放,欢迎各位餐饮同仁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从事餐饮行业的酸甜苦辣。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文标题为《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餐饮人生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一个厨师的美国路

I 张鹏亮(Peter Chang, Bethesda, MD)


时逢花甲之年,很荣幸被《餐饮家》杂志评为第一届金像奖的杰出大厨,连带我旗下的Mama Chang店和Chang Chang店也获得了殊荣。我把这些奖项作为我在美国奋斗了二十二年的阶段性总结。

我时常对自己说:只要每天努力做好自己,其他的就交给时间。时间的磨砺定会给坚定者以奖赏,苦心的坚守会让平凡的人不凡。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很欣慰,我遇到了对的人,做了对的事!


2001年6月,我幸运地来到了美国。以夫妻两人共四十余年职业厨师的历练,与双双获得国家颁发的高级技师(点心师)的荣光,我踌躇满志,以为能很快在这片土地上,挥洒人生的最好时光。

可是,当我用两年的时间遍访大华府地区的几十家中餐厅之后,我觉察到经营中餐之艰难远非我之想象。

首先是技术人才的缺乏。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再牛,没有合适的帮手,仅靠自己的双手,能做出多大的事情呢?

其次,懂英语或西班牙语的服务生很少,几乎每家中餐店的服务生、经理或老板,只懂简单的餐厅英语,只能招聘同胞员工。中国菜的故事讲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传递不出去。

其三,没有职业的经营管理者,不懂市场,不懂服务,不懂营销,中餐经营纯属盲人骑瞎马,只有感觉,没有理念。

其四,餐厅用餐环境落后,脏乱差几乎成了中餐的代名词。

如此等等,对于我这样的职业厨师,也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一切归零,从头开始,从小做起,走好基础之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于是,我们夫妻两人以一个普通炒锅的待遇(没错,两人拿一份人工的工资,当时一个普通炒锅月薪$2300左右),找到了一个两千多平方英尺的小餐厅,开启了我们的美国职业生涯。

我们夫妻两人既是高级技师又是高级点心师,都是主厨又是各自的帮手。菜品与众不同,点心小吃独具特色;

我们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上班比老板早两个小时,下班后夫妻两人自觉自愿干到半夜。

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让市场接受我们的菜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这家店名声大振,引来了四面八方食客的关注,也吸引了《华盛顿邮报》、《华盛顿人》杂志美食评论家的推文,由此,我们赚得了在美国的第一丝名气,也提振了对自己菜品的信心!

“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小试身手,颇有心得。

于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做自己的店、树自己的牌子”的企图心开始膨胀,在这家餐厅打了近两年的工后,我们开始了与人合伙开餐厅的创业之路。

但绝对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条充满着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之路。


我们夫妻二人拎着两只行李箱,乘灰狗巴士(只能坐这样的交通车辆)从大华府到亚特兰大、到田纳西、到弗吉尼亚、到洛杉矶、到旧金山、再到亚特兰大,最终于2011年2月在弗吉尼亚的Charlottesville市,开了第一家自己的品牌店"Peter Chang”。

十年磨一剑,其间的过程与艰难真的无法诉说。

暗无天日、看不到前景、身心疲惫、伤痕累累的惨状与羞愤,时常动摇着我们的坚持;

身份问题、合伙人问题、语言障碍如同聋子哑巴文盲的窘境,让我们深感绝望、常思放弃。

然而,我仍然选择坚定地行走着。因为我知道:我不走,永无出头之日。只有行走在路上,才有出头的机会。

万分感恩的是,每到这一步,总有贵人帮助、鼓励我们,总有一些媒体在追踪、报道我们,总有一些铁粉在寻找、呼唤着我们,再加上夫妻同心、共度时艰,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开创自己品牌之路的曙光!

12年的时间(含疫情三年),我连续布局了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康乃狄格州、华盛顿DC等市场,开了14家店。此后会按照市场反响程度,继续稳步前行,以点带面,为社区餐饮提供多元化选择。

作为一名职业厨师,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厨艺理念与社会价值的融洽接轨。不能只着眼于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而是寻找适合你风格的食客,精准地为他们服务。

这么多年,我把眼光始终盯着这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的市场、多元的食客,在尊重他们饮食习俗的前提下,尽量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慈善、电视台、媒体及作秀等各种场合讲好中国菜的故事。

现在,我的各店食客八成以上都是非华人食客,对餐厅的稳定有序的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3月,我在旗舰店举行了首场四季品鉴宴,根据不同的季节提供最时令的食材、做出最时新的菜品。

彼此陌生的食客,因美食汇聚一堂,十人一桌。头盘、主菜、汤羹、甜点,一套完整的美食体验,以四季食材变化,呈现时令佳肴风味,带给食客餐桌猎奇的欣喜。

餐毕,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品菜交友,不虚此行!对于厨师兼品牌创始人而言,建立一个餐厅与食客之间的良好互动,相互扶持的主体氛围,为我珍视!

寻找美食,似邂逅“知音”,食客与厨师,彼此成就。这个主题活动一直持续到现在。

2020年突然而至的疫情令我们措手不及,把我们打得遍体鳞伤。

严峻的现实考验着每一个经营者的良心、魄力、决策能力。我当即决定:1)所有的店不关门,所有的厨房员工尽可能保留,除非他们自己离职;2)建立微信团购群,深入社区,送菜送食材到社区,开创便民服务。

为此,我们购买冷藏车方便送菜送食材,将餐厅的包房改装成冷藏冰库方便菜品及食材加工,将分布在各地的店统一安排,根据每个店的设备及条件加工相适应的菜品,集中集团优势为社区提供周全的服务。

同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并了解了Amish人部落,从推广Amish优质食材开始,到支持支助他们种植上品香菇,再到把他们的香菇加工成香菇酱,为自己拓展了新的思路,为企业寻找到了新的出路,真应了那句老话“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老天不负有心人。


回想这些年的心路历程,有太多的唏嘘与悲凉,可这些又何尝不可以视为我人生的一笔丰厚财富?

我来自贫困的农村,自小有一股很强的生存忧患意识,缺乏安全感,因此必须忍辱负重,必须择机而动,必须有超常的隐忍度量。

我不善言辞,也难改一口乡音,作为职业厨师,我其实更愿意在后台专注于菜品的研发。但有太多事情须由我亲自交涉、接洽。开长途出差;外卖送货;在各个餐厅间辗转,替补人手,后半夜回到家,精疲力竭,饥肠辘辘是常态。

与市场开发以及在疫情间为了生存搏命抗争相比,在江湖上闯荡多年,对不善意的包容,而练就的海量胸怀,似乎可以不必提及,一笑而过就好。

我时常告诫自己:心存敬畏,心怀感恩。这是我一定要坚守的原则。

我不敢得罪人,也不想怠慢人,努力维持与所有人的关系。我常常感到很累,很难,很烦,可又不能发作、发声,或转身而去。每当这时,我还是会告诫自己:心怀感恩!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以十年为一限,下一个十年,又将是一个崭新的、拳石崇成泰华岑的追梦岁月!

注:“拳石崇成泰华岑”出自宋代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涓涓细流汇聚在一起,终于形成大海;拳头大小的石头,一块块垒积起来,终成像泰山和华山那样巍峨的高山。


【延伸阅读】

湖北大厨闯美国,没有身份成功逆袭,拥有“粉丝团”,倍受主流追捧

第一届餐饮家金像奖获奖名单




 大家菜谱



鸡汁鱼糕鱼丸 团团圆圆,这是一道经典而家常的菜品,有汤有菜,有温有度,尤为适合老人、儿童食用。



BY | 张鹏亮(Peter Chang)




用料:

普通鱼片500克、肥肉200克、盐10克、超级生粉80克、鸡蛋4粒、葱姜各15克。


成菜配料:

大白菜丝、龙口粉丝、枸杞、青葱、鸡汤(或骨头汤)


制作:

1、鱼肉用搅拌器加水搅打成糊状(不能太稀),取出,加盐强力搅拌上劲, 再加入干的超级生粉和4粒鸡蛋蛋清(蛋黄备用),以及极细的姜葱末, 继续搅拌摔打上劲。


2、取五分之一的部分放到单独的盆里,加少许的水和匀后, 用冷水锅挤成鱼丸,慢慢用中火煮熟,捞出备用。


3、肥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逐次放入余下的鱼泥中搅拌均匀。


4、取合适的平盘一只,抹上猪油,将鱼泥倒入平盘中,用刀面蘸水抹平,上笼用中火蒸10分钟取出,用干净的纱布掘干鱼肉上的水分,将蛋黄均匀地抹在鱼肉上,再上笼蒸10分钟 取出,即成鱼糕。


5、待鱼糕冷却后,从盘中倒出,改成食指长的条形,然后批刀片成厚一点的鱼糕片。


6、将大白菜丝用开水烫一下,与鸡汤一起煮熟,捞出垫在干锅的底部,将粉丝铺在白菜丝上。鱼糕和鱼丸下入鸡汤中,调好味,中火煮2分钟左右。


7、先将鱼糕片顺着锅边摆入粉丝上,鱼丸摆放中间,浇上鸡汤, 撒上青葱和枸杞籽,点上炉火上桌即成。


特点:

汤鲜肉嫩,柔软细腻,实惠而家常,烟火气十足。千滚豆腐万滚鱼,一烫则三鲜尤为惊艳。


小提示:

鱼糕和鱼丸是百搭食材,可以吃火锅,可以煮面条,还可以吃烤串。酸菜味、沙茶味、蕃茄汤味…均是实用的做法。


餐厅:

Q By Peter Chang 4500 East-West Hwy #100, Bethesda, MD 20814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
请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一下 →《餐饮家》杂志
2022 年1 月创刊
Email: info@littlelaba.com
Tel: (646) 258-8137

President/Publisher:Leo Li

Editor-in-Chief:Jiangming Tou
Editor:Michael Chan/Yanran Chu/Shuhang Li
Art Director:An Yang

Advertising Manager:Fiona Cheung

 Monthly publication by Littlelaba Media LLC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ww.canyinjia.us



只要你是餐饮从业人员,
“餐饮家小助手”就是你的好朋友
【添加好友请简单注明意图,谢谢】


 推荐阅读

顾客不愿意给小费怎么办?【餐谋长】
湖北大厨闯美国,没有身份成功逆袭,拥有“粉丝团”,倍受主流追捧
第一届餐饮家金像奖揭晓 (附获奖名单)
我来自福建【餐饮家】
这个福建人在美蹲监六年,现成布鲁克林之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