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佩 | 浪漫中的自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国家形象建构
“启真新论”是浙江大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反映前沿思想学术动态的重要平台。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答社会关切、彰求是学风,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浙大贡献。今天推出赵瑜佩研究员的《浪漫中的自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国家形象建构》。
赵瑜佩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化传播视阈下数字文化和国际传播。
2022年2月4日,立春之日,破冰时节,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对于中国来说,这场世界性的体育盛事是意义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后疫情时代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不再局限于以往国家形象建构中反复调用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而是撷取更为丰富的符号元素、展演诗情画意的中式美学——绽放在半空中的迎客松彰显中国传统的待客之礼、君子之道;冰雪、劲草、水流,这些意象表意直观,尽显古典风流;更有天真烂漫的孩童踏着星光,与白鸽共舞;这种诗意、纯粹、自由与空灵,被众多网友盛赞为“中国人的浪漫”。
本次冬奥会开幕式不仅展现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更尽显文化自信之美。这种深切的文化自信,是冬奥会开幕式上诸多符号表征和诗意展演的灵魂所在,由此所建构的国家形象,不仅文明、强大、朝气蓬勃,更有自信、从容、诗情画意。
当然,不仅是体育赛事,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工程通过多种方式铺陈布局。国家形象的建构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包括一国的政治体制、科技创新、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国民素质、商品制造、自然资源以及外交等物化形态层面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有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媒体报道、影视与文化艺术作品、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各种国家形象的宣传与营销等符号化层面的问题。近几年的中国,在物化形态层面,即硬实力的建设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值得注意的是,符号化层面上的短板则使得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间的“落差”不断增大,由此所导致的国际信息流动逆差、中西方主观信息的“反差”问题也愈发凸显。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发出了“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号召,着力于发展中国文化符号的对外输出。
中国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灵活形象的文化输出优势,但是所承载的中国价值观,仍然面临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博弈与符号竞争。我们应当顺应海外受众的思维逻辑和行为特点,积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采用中外相连通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和海外受众想听且能听懂的内容紧密结合。
根据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理论,由文化片段排列组合形成的系统构成了符号圈,是一个由属于不同组织水平的、充当多种类型的符号所构成的完整机制。作为文化片段之一的日历,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在全球时空政治经济体系下,公历框定着共同世界的标准时间,而各文明源远流长的传统历法,则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2022北京冬奥会在诗意盎然的节气倒计时中启幕,这一天正值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在冬奥会这一世界舞台上,中国传统的历法承载着农耕文明的精华,展现着中国人独有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这种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片段并非位于文化符号圈中最发达、最强势、结构上最具有组织性的语言组成的“中心”地带,但作为极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它或在盛大的共享仪式、或在微观的交流中发生多向度的流动,融入文化符号圈永不停歇的中心与边缘的运动之中;也正是各文化符号系统相互所产生的张力,推动着符号圈的不断向前发展,共同编织全球共在世界中“流动的文化盛宴”。
文化符号圈基本特征之一“不匀质性”,特指文化符号圈中的语言性质有所差异,从可翻译到不可翻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语言性质,更多的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概念,而并非单单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口头的语言,是更广泛的编码与解码过程。事实上,由于各民族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解码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义损耗或观者感受的分歧,冬奥会开幕式将中式美学深嵌共通的意义空间,选取承载人类普遍经验的自然风光,融入中国传统古诗词意境与文化符号——蓬勃生长的小草唤醒立春,在风中舞蹈张扬;黄河之水由天而降,汇聚成流,凝结了国人对于历史、时光、人类共同体极致的赞美与想象;晶莹剔透的冰立方破碎,奥运五环破冰而出,象征着打破隔阂、拥抱和平的美好祈愿,更不乏和平鸽、橄榄枝等共同的文化意象,和平、环保、相互尊重,这些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是世界人民共同珍重的时代价值。
文化符号圈中的每一个符号系统都是独立的,整个符号圈依靠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关系,实现着信息的传递、保存、加工和创新。对于符号圈结构的诗意想象,正如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凝结之雪,代表各国的雪花围拢,凝结成一片巨大的雪花,承托着星星火光、绵延恒长的奥运火炬。2022北京冬奥会的故事从一片雪花开始,最终由众多六边形的雪花组成无限互联的结构,象征着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符号具有记忆和凝聚的功能,冬奥会开幕式的“雪花”将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中,上升的一切终将镌刻和平共在的思想烙印,终将汇合于广袤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江宁宁
吴晓波:超越追赶的新型城市创新生态体系重构
郑磊:备案审查 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供支点
代玉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形态
林玮:春节,向世界展示文化中国
谭荣: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制度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