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2-12-22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提出了“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是崭新的提法,目的是推动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国文明纳入到历史研究的核心位置,进行文明溯源、文明互鉴、文明复兴研究,不仅仅是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历史研究自身学术发展内在的要求,符合目前正在发生的、有关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范式的新一次转移。


近代欧洲学术兴起过程中,有关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被纳入到汉学范畴中,主要由欧洲学术界建构。在其研究范式中,欧洲掌握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话语权,汉学是东方学的一支,和古典学等学科同属人文学科。东方学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它以欧洲为中心,将其他文明根据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远东等,中国作为欧洲文明的参照物而存在。二战前后,随着美国的强势崛起,对中国文明历史的话语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杜希德教授和费正清教授主编的15卷本《剑桥中国史》,第一次全面系统梳理了西方学界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看法,广泛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学术界和一般民众。东方学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区域研究。汉学转变为中国学,涉及历史学、艺术史、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远远超出了原先人文学科的内涵。它不再是东方学的一支,而是服务于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秩序的区域研究的一支。从中国发现历史,其实还是在美国对人类文明的诠释框架下发现历史,是学术话语权从欧洲旧大陆向美国新大陆的转移。


我们正在经历、也必须推动新一次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范式的转移。这次研究范式的转移,应该是从中国视角出发而引动的,是从中国文明研究层面,重新解释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每一次研究范式的变革,带来的是新问题、新成果,同时也伴随着学术话语权的转移,其影响也远远超出历史研究的领域,影响到文明发展方向、国家战略方针、政治理论学说、国人民心士气,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其实不要说世界历史,就连我们自己的中国历史,相当大比例的解释框架都是外来的。比如新清史、唐宋变革论,以及佛教本来就是中国文明固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被解释成为外来宗教。目前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描述,不论严肃的学术研究,还是针对大众的文化普及,都弥漫着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理念,比如把中国文明描述为保守、内向、收缩的文明。而事实上,即便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史来看,中国文明的开放性也毫不逊色,至少是最为开放的文明之一。比如公元2世纪佛教的传入,中国积极拥抱它的优秀思想元素,再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世界乃至生活方式和城市结构。中国文明之所以几千年不倒,正因为它是一个极度开放包容的文化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的历史事实也昭示着,中国必须开放,才能焕发更强的生机。


新时代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一方面要植根于学术,保持独立自由的态度,推动知识的真正有效增长;另一方面要顺应历史研究的学术发展逻辑,回应时代号召。


第一,以“文明溯源”恢复历史记忆,接续国家文脉。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溯源不仅仅是论证中国文明多么古老,更为重要的是讲清楚中国文明发展的脉络和动力。以近代以来暂时的落后与挫折,否定中国的传统和中国文明的伟大,显然在逻辑上说不通。要研究中国文明的早期发生发展历史,也要研究汉唐、宋元明清等中国文明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要把遗忘在文献、文物中的历史记忆找回来,也要创造性提出新的叙事框架。比如文官考试制度,就是中国对人类政治实践的重大制度贡献。



第二,以“文明互鉴”实现在世界文明史视阈中,更好地认识和讲述中国。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随着全球史、区域国别史的兴起,也伴随着进入21世纪后世界范围内原教旨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浪潮,应从全球史和周边文明来重新审视中国文明本身。中国文明的影响远远超出物理空间国界,而留存在域外的历史记忆(图像、文字等)对中国文明溯源也极为重要。比如近170年的犍陀罗研究一直是在西方解释框架下,需要拉回到中国文明的体系内进行解释。文明交流互鉴的研究,要跨越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艺术史等现代学科的界线,不分彼此,彼此助力。同时也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上而非强行理论构建。


第三,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明复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文明的自身特质和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文化红利,让中国这个伟大的古老文明不论遇到任何危机,总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中国文明复兴的学术思想脉络,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的复兴之路。



新一次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范式的变革,应该是中国视角、多学科交叉、强调实证与理论结合的研究,聚焦文明溯源、文明互鉴、文明复兴三大主题,重新解释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和角色,重新梳理中国文明发展的脉络和内在逻辑,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重新挖掘宝贵的文明遗产和智识。


作者介绍:

孙英刚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常务副院长、

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今日编辑:王珏 徐一凌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往期推文

责任编辑:江宁宁 金云云


往期推文:

发挥一流高校国际传播动能 服务国家公共外交

数字化改革的“三重理性”认知

高考科目改革的逻辑转向与未来展望

彰显自我革命这一最大优势

共同富裕的文化基础

以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