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自强的主体性阐释
文化既是人类主体创造性的外化,是人以其自身方式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人化”,又是以业已形成的“特定生活关系”反之影响人、塑造人、凝聚人的“化人”。
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一切文化现象、文化成果都为人所创造、为人所接受,在人的现实实践中生动体现。从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文化发展要求,到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民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主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根本的力量
文化主体性是人在文化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自我文化意识、区分他者文化的特征与能力。
一方面,文化主体性显现了人对其自身的生存方式、与他者存在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自我意识中我与“我思”之间交互关系的存在规律;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又彰显了人自我意志的能动状态,展现出人“思之所欲,欲之所为”的实践动态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立场传承和坚守中华文明,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确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实现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全面认知,强化人民群众对文化生命力、文化感召力与文化影响力的高度认同。
第一,人民是积极有为的文化创造者。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依照自己的现实物质需要改造世界,为无意义的自然界创造价值、赋予意义,创造出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文化符号和文化逻辑。而这些文化逻辑又反之以一种上层建筑式的力量介入于现实关系,形塑、再生产着社会结构,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模式,让人们始终“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
同时,人民在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自主能动性。文化创造尽管根源于物质生产活动,但其并非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身处交往关系中的人主动赋予自然、社会以意义的生产过程。回眸党的百年奋斗史,无论是构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始终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引领人民。
第二,人民是融通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行动者。文化的表达、传承、发展,都需要在人的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之中反映。
从文化的历史维度来看,每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中国人,都是滋养于中华历史根脉、浸润于传统文化气韵、传承于民族精神禀赋之中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是文化历史基因的“活”的载体,文化自信自强是广大人民对中华文明承继与创造的自豪,也是对中华传统价值体系的坚守。
从文化的空间维度来看,人民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仅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海纳百川的包容与接纳;既是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中博采众长、融通生成,又是在培根固本、抱诚守真中不忘初心、守正创新。
第三,人民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最终享有者。文化为人民所创造、在人民的现实实践中生成发展,因此,人民理所当然是文化的享有者、裁量者。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文化建设发展质量的最终标准。
一方面,文化发展以复归人的自由自觉性为本质追求,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解放人、发展人,恢复人的精神本真状态。
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以实现人的精神富裕与情感充盈为现实追求,为人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化发展要深入关切到人的内在精神之中,不仅要通过多样性文化产品的创造来满足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要不断提升人民文化创造、文化实践与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激发出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内在热情,实现以文述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发展的主体性诉求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强首次被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
如果说,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与价值的深度认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高度自豪与坚定信仰,那么,推进文化自强就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强大凝聚力、强大创造力、强大竞争力和强大传播力的坚定指向与不懈追求。从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意味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时代使命与现实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
第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求深刻把握当今人民社会交往的现实表征。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在物质世界中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并以一种定在的形式将社会中的表意关系、意指逻辑相固定,体现着社会空间内人类交往或内隐或外显的模式与理念,反映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现实物质条件的路径选择与活动规律。
文化自信自强就是当代中国特定时空下“活文化”的整体表达,是生活在此时此代、此等空间内的文化主体——中国人民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体验、经历着的交往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仅是对昔日社会关系的互文式解读,更是对限定时空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耦合、运动发展的“文化选择”。
第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求人民主体力量的双重提升。文化究其本质就是人化,是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或对象的人化。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
新时代推进文化从自信到自强,要求人民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进一步调合统一。既要坚持提升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以人的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增强推进精神生产力的极大增强,为推进全体人民精神富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实现中国现实发展成就的精神性转化,在提升人民文化创造力、文化向心力的基础上,让人民切实提升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感与文化发展的主体获得感,从本质上实现人民主体力量的全面提升。
第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求实现人民文化韧性的整体蕴聚。当今世界,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文化保守主义不断强化,严重威胁着我国文化的生长和发展环境。
文化韧性强调面对外力侵入后在塑性变形和破裂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能量的主体能力,既是以柔克刚、借力化力式的消融化解,又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式的撷取吸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在延续历史中开创未来的发展道路。
因此,文化自信自强最本质的要义就在于人民主体文化整合力、融通力与凝聚力的极大增强,即是人在面对信仰冲突、价值对立、认知矛盾时能够始终以强大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精神坚守,并在坚守的同时以海纳百川的文化魄力去包容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始终以一种昂扬开放的实践姿态面对一切文化挑战。
坚定文化自信,汇聚人民力量,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自信自强是在新时代社会各群体的共同实践下生成的价值凝聚,其既是现实中以不同形式内容为纽带而发挥作用的实存性表达,也是思想或意识形态中使得各成员能够有机浑然共生的内在精神支柱。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转变以文化为“物”的剥离态发展模式,将文化复归于人,从人的内在精神境遇、外在文化实践中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主体性。
第一,从接受到创造,构建人民主体与文化符号的“理解—诠释”关系。巩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需要积极发挥人民自主开展文化诠释与文化创造的强大能动性,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符号的指意过程不断生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用人民熟识的文化表征方式、传播方式与消费方式实现人民主体内部各成员间的价值对话、接收反馈与交往互动。最终以达到对新时代文化的深度诠释与个性创造,让每个个体都将新时代文化作为自身高度认同结果加以自觉实践,从而焕发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第二,从认同到信仰,塑造人民主体与共同价值的“凝聚-融通”纽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注重“历史—社会—人民”之间的三重接合关系:突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方面组成的相互关联,将其以整体性文化群像的方式加以表征,并具体现实地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相接合,抽象出内蕴其中的总体价值观与社会的基本精神架构。
同时,还要注重将人民接合于现实文化表达,突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缘起、形成和发展的鲜明时代性、空间结构性与现实必要性。使人民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凝聚-融通”关系里明确其自身的群体归属性和文化认同性,再接合于社会符号标识系统的建构实践中,更深层地确证自我的文化主体地位,凝结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与主体性接合的强大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
第三,从受动性认知到能动性实践,推动人民主体“内化—行动”的逻辑转换。从坚定文化自信到推进文化自强,不仅仅从认知层面要求人民对文化深度信仰,更要求转化为人民实践层面的具体行动。
将人的文化认知转化为人的文化实践,将文化素养的培育与文化解读能力的再造作为首要环节,使社会个体具备成为文化主体的“基本资格”;要让人民在自我的实践之中生成自我的文化意识,并自觉意识到其自身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共通群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耦合性粘连;积极把握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伟大斗争,强化人民抵御各类意识形态风险、抗击不良文化侵害的稳固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要求以人民文化主体性的极大增强为根本指向。进一步巩固强化人民的文化主体性,要推动人民对文化符号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能力转换,使人民在中华文明共同价值的强大向心力中形成信仰,并将这种信仰转化为人民自觉的行动实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伟力。
作者介绍
杨思远: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