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绘画不是创作,只是工具
22 年末接触 AI 绘画,用过 Dreamstudio、 Midjourney 、Stablediffusion、可灵…等,再到现在体验各种应用中的文生图、图生图,图转视频。
那个时候觉得文生图的出现,让想象力得到了释放,想想不需要学习 ps 、c4d 这样的设计软件来实现想法,就立马动手开始操作。
每一次使用,等待图片渲染的过程就像在摄影的时候拍摄延时和光轨,一两分钟的时间,期待屏幕中出现的图片和大脑构想一致,或许不一致也能获得开盲盒的惊喜。
但是在过去一年,我创作了几百张图片,惊喜感没了,连兴趣也逐渐消失,创作的动力只有服从于业务的需求。
回看这些图片,我发现 AI 绘画不如摄影能够激起高光回忆,也不像绘画能带来专注的快乐,它和我从网络上保存的照片的感觉大差不差,这样的问题我在一年前也描述过:
该如何看待并使用 AI 绘画,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建立正确的 AI 绘画方法论。
先来看看我的几个常用创作场景:
3. 对拍过的照片进行二次创作
我过去发的文章,封面都是由 AI 生成,👆这一系列创作灵感来源于微信登录页,一个站在地球下的小人,公众号的头像也是。
记得张小龙在某个访谈说过:做产品是理性的,很难有地方传达自己的感性,登录页可以做到。
产品星球海报,Dalle 可以生成英文文字
现在回看我一年前提出的问题,如何创作属于自己风格的图像?
这些图片让我得到了答案:创作一系列相同类型的图片。它在风格、组成元素、构图或故事性上是一致的。
在众多图片中看这系列图片,就像观看星空时看到北斗七星,一眼就能认出。但很难认出一个单独的星星。这一系列图片的产生的影响力对自己、对别人都要大得多。
奥本海默观后创作
另一个创作场景是看完电影后,对脑海中回想的画面进行描述生成,这满足了自己想创作电影的梦想。
我相信未来有一天,一定是人人都可以使用 AI 创作电影的,那么现在这些图片做不了文章封面,也带不来多少关注,意义就是利用自己的创作热情来积攒一些使用 AI 的经验。
iron-bat man,钢铁蝙蝠侠
19世纪初摄影出现时,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在看到照片后,曾经感叹:“从今天起,绘画死了!”
可历史告诉我们,摄影并没有取代绘画。只是推动了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现在,AI 绘画也不可能取代摄影和绘画,即便以后降低算力成本,像手机拍照一样那样快速、简单的创作一个图片。它也不会取代。
在人人都是画家的时代,真正的画家才会更凸显价值。
AI 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并模仿人类艺术作品,然后生成自己的创作,它们虽在形式上达标,却无法传达真正的人类情感和经历。人类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想象。我们通过观察世界,体验不同的情感,然后将这些体验和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
AI 只是人类创作内容的工具。但工具的价值也不容小觑,许多公司因 AI 的出现,改变了设计的业务模式, figma 、PS、美图这些产品都将 AI 元素融入。
在应用中感受 AI 的力量简单很多。但使用 SD、Midjourney 的门槛依旧存在,需要付费,即便有了很多国产免费平替,掌握 prompt 制作也非易事,我会在后面文章分享更多工具使用的技巧。
最后分享几张最喜欢的 AI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