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次科技革命与苏联国家兴衰的关系论析






科技革命与苏联兴衰的关系论析



摘要:作为现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科技革命不断塑造着国际格局。
苏联的兴衰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息息相关,

当重视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时,苏联的国力就会不断增强;

反之,苏联的发展就受到限制。

苏联
延误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造成了国力的衰败,

这也是苏联剧变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之一。

苏联74年的历史与四次科技革命都有密切关系,
总体上可简单归纳为:
科技兴则苏联兴,科技衰则苏联衰。

关键词: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国家兴衰苏联剧变信息化




注释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11页。
2 《勃列日涅夫言论》第七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2页。
3 Лахтин Г.А.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ветской науки: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90.С.190.
4(1)Daniel R.Headrick,Technology:A World Histo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125.
5(2)《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6(3)《列宁全集》第2版增订版第40卷第30页。
7(4)《列宁全集》第2版增订版第40卷第30页。
8(5)《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3分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9页。
9(6)《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卷第39页。
10(7)参见翟翠霞《苏俄技术能力的历史演进及其评价》第5辑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9页。
11(8)Лахтин Г.А.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ветской науки: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90.С.190.
12(9)参见[苏]К.彼得罗相《苏维埃工业化方法》作家书屋1952年版第77页。
13(10)Priyatosh Maitra,Population,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a Critical Analysis,Hampshire: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1986,pp.110-106.
14(11)《列宁全集》第2版增订版第40卷第356页。
15(12)参见钟亚平、张国凤《苏联—俄罗斯科技与教育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5页。
16(13)参见翟翠霞《苏俄技术能力的历史演进及其评价》第5辑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17(14)参见[俄]В.Л.马利科夫《氢弹与美苏关系的平衡——美苏两国氢弹研制中的“超级”与“分层”的对抗》,载于《军事历史研究》2017年第1期。
18(15)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19(16)参见[苏]琼图洛夫《苏联经济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
20(17)参见[英]利萨·罗斯纳等《科学年表》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09页。
21(18)参见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22(19)[俄]戈·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23(20)参见张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版第94页。
24(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2009年版第519页。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郭春生1胡志伟2,1.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变局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研究”(项目编号:22JJD710012);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21&ZD03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3(01)

终审:“科社共运动态+”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