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2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01
今天是记者节。
18年前,2003年的记者节,中央电视台央视《讲述》栏目首次设立中国记者年度风云榜,经观众投票、专家推介进行评选。
当年一共评选了八位,年轻的女记者柴静入选,被推选为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推介词如下:
2003年的春天,面对非典疫情的严重危机,她和他们以战士的姿态冲向战场,以他们的体验填补公众的体验,以他们的勇气鼓舞公众的勇气,成为中华民族渡过这次危机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
02
柴静,是一个曾经家喻户晓,如今已经鲜有提起的名字。
在入职央视以前,柴静已经在湖南小有名气。她主持的深夜电台节目《夜色温柔》成了那些年大学宿舍的必修课,由她主持的湖南卫视谈话类节目《新青年》,至今依然是许多老观众心中的一个美好回忆,让他们感觉温馨备至。
在央视,陈虻是柴静最为敬重的恩师。
陈虻当时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
柴静刚到央视评论部时,陈虻跟她说,一个栏目,或者一个记者,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
不要轻易妄下结论;不要轻易急于站队;不要轻易评价别人;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不要随便说什么感同身受。“总结起来四个字,守脑如玉”。
后来,柴静说自己在陈虻这里学到了新闻人生的第一堂课:“要想当好主持人,首先你得是人”。
2003年,一场“非典”突然而至。这一年,柴静27岁,刚进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从主持人转战出镜记者,成为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
为什么要不计安危“深入一线”报道“非典”?
柴静说,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解决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
那时的柴静瘦弱,还显稚嫩,但她是诚实的。
诚实是值得信赖的,也是最能让人安心的。
在人们因为对“非典”无知而恐惧中,柴静跟“非典”病人面对面,跟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对话,她用直白的语言告诉观众,什么是隔离消毒,什么是职业防护,什么是生命的尊严,什么是爱与信任。
当她穿着白色防护服出现在镜头中时,人们对于病毒的恐惧似乎刹那间减弱了。这个柔弱的女子无惧生死,直面着无孔不入的病毒,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力量支撑着困在里面的人,也鼓舞着围在电视机前的人。
有位大嫂给柴静打电话:“我原本对非典怕得不行,看了你做的节目后,我一下子丢掉了恐惧。”
很多人还告诉她,她在灾害前的表现,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摇晃的镜头,苍白的面容,都深深地打动了他们。
还有人给她发短信:“柴静,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
现在回看柴静在非典期间的采访视频,语言朴实平淡,甚至有时还会结巴,但没有人责怪她狼狈的样子,反而给了恐慌中的人们信任和力量,因为她呈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而真实,正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
柴静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任《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旁边替她回答:“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很多年以后,柴静仍然为某些同行羞惭: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
03
此后,柴静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提起她来,一句话,“追求真相的记者”。只有柴静知道,要担当起这句话,需要多大的勇气。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此后十年,她的身影出现在发生矿难的矿口处,征地拆迁的挖掘机旁,甚至是家庭暴力的客厅里。她坐在每个当事人的对面,不漏过每一个新闻真相。
柴静不会为痛苦唱赞歌,因为导师陈虻跟她说过:“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只有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在柴静的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说真相,不评判。
“让无名之辈有了名字,让无声之口有了声音。”人性两个字,润物无声地浸沁着柴静的内心。
柴静有着媒体人近乎偏执的坚持,在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揭开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
“因为知道真相,才能更好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坏,她都真实的揭露给读者,不是颠覆,而是客观。她不是全知全能,但愿意深入一线去调查,她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柴静说:“说实话我不怕死,但我不想这么活。”所以她做了很多事,包括深度调查、自费拍记录片等。她想要证明,每个人都可以为现实改变一点点。
有太多的人习惯于宏大叙事,却常常忽视了组成这个大时代的无数个具体的人。
柴静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她会用小视角去看一个个具体的人,看这些具体的人的欢歌或悲哭,然后看见这个大时代的光芒和背后阴影。
她总能把那么多社会现象用最平实却最深刻的语言表达出来。她的声音和文字像一束温暖的光束,照进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最深处的光亮与黑暗,也触摸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冰凉。
即使看过太多的悲喜、美丑,她始终保持着内心近乎理想主义的赤诚,所以她会说:“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性而为,不是暴力、滥交、背叛、屠戮!”
04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柴静令很多人自惭形秽,也引来很多争议,从长相到气质,从新闻专业到个人生活。一些别有用心者,拿柴静的过往情史开刀,让她背上了“小三”、“绿茶婊”的骂名。
柴静选择了沉默!
一位老师告诉她:“这么做对么?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后咱们再来讨论。”
遗憾的是,2014年柴静离开了央视,2015年推出纪录片《穹》,后来就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了。
她的微博更新停滞在2016年1月1日对新年的问候,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与柴静一道,在2003年被评为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的,一共有8位,有第一个采访报道孙志刚事件的《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全程追踪“夫妻看黄碟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江雪,暗访长洲戒毒所强卖戒毒女为娼案的《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披露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揭露山西临汾特重大矿难的央视记者曲长缨,披露服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新华社记者朱玉,央视的战地记者冀惠彦等。
如今,这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于90后、00后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他们中,有的已经离开新闻一线,也有的已经转型到其他行业。柴静是消失得最彻底的,一点消息也没有了。
今天是记者节,向柴静,也向那些曾经为新闻理想奋斗过的前记者们致敬。
柴静《看见》发布会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为什么体制内的人,都不大爱发朋友圈?
为什么你的朋友圈,正变得越发千篇一律
如果没上擂台,马保国大师就还是“天下第一”
走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其他
柴静丨让无名之辈有名,让无声之口有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玖奌杂货店 Author 敏敏郡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玖点杂货店”
ID l gh_cf5a8dcca865
作者 l 敏敏郡主
著名记者柴静的5分钟演讲,平淡却让人热血沸腾
今天是记者节。
18年前,2003年的记者节,中央电视台央视《讲述》栏目首次设立中国记者年度风云榜,经观众投票、专家推介进行评选。
当年一共评选了八位,年轻的女记者柴静入选,被推选为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推介词如下:
2003年的春天,面对非典疫情的严重危机,她和他们以战士的姿态冲向战场,以他们的体验填补公众的体验,以他们的勇气鼓舞公众的勇气,成为中华民族渡过这次危机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
02
柴静,是一个曾经家喻户晓,如今已经鲜有提起的名字。
在入职央视以前,柴静已经在湖南小有名气。她主持的深夜电台节目《夜色温柔》成了那些年大学宿舍的必修课,由她主持的湖南卫视谈话类节目《新青年》,至今依然是许多老观众心中的一个美好回忆,让他们感觉温馨备至。
在央视,陈虻是柴静最为敬重的恩师。
陈虻当时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
柴静刚到央视评论部时,陈虻跟她说,一个栏目,或者一个记者,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
不要轻易妄下结论;不要轻易急于站队;不要轻易评价别人;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不要随便说什么感同身受。“总结起来四个字,守脑如玉”。
后来,柴静说自己在陈虻这里学到了新闻人生的第一堂课:“要想当好主持人,首先你得是人”。
2003年,一场“非典”突然而至。这一年,柴静27岁,刚进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从主持人转战出镜记者,成为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
为什么要不计安危“深入一线”报道“非典”?
柴静说,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解决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
那时的柴静瘦弱,还显稚嫩,但她是诚实的。
诚实是值得信赖的,也是最能让人安心的。
在人们因为对“非典”无知而恐惧中,柴静跟“非典”病人面对面,跟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对话,她用直白的语言告诉观众,什么是隔离消毒,什么是职业防护,什么是生命的尊严,什么是爱与信任。
当她穿着白色防护服出现在镜头中时,人们对于病毒的恐惧似乎刹那间减弱了。这个柔弱的女子无惧生死,直面着无孔不入的病毒,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力量支撑着困在里面的人,也鼓舞着围在电视机前的人。
有位大嫂给柴静打电话:“我原本对非典怕得不行,看了你做的节目后,我一下子丢掉了恐惧。”
很多人还告诉她,她在灾害前的表现,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摇晃的镜头,苍白的面容,都深深地打动了他们。
还有人给她发短信:“柴静,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
现在回看柴静在非典期间的采访视频,语言朴实平淡,甚至有时还会结巴,但没有人责怪她狼狈的样子,反而给了恐慌中的人们信任和力量,因为她呈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而真实,正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
柴静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任《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旁边替她回答:“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很多年以后,柴静仍然为某些同行羞惭: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
03
此后,柴静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提起她来,一句话,“追求真相的记者”。只有柴静知道,要担当起这句话,需要多大的勇气。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此后十年,她的身影出现在发生矿难的矿口处,征地拆迁的挖掘机旁,甚至是家庭暴力的客厅里。她坐在每个当事人的对面,不漏过每一个新闻真相。
柴静不会为痛苦唱赞歌,因为导师陈虻跟她说过:“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只有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在柴静的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说真相,不评判。
“让无名之辈有了名字,让无声之口有了声音。”人性两个字,润物无声地浸沁着柴静的内心。
柴静有着媒体人近乎偏执的坚持,在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揭开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
“因为知道真相,才能更好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坏,她都真实的揭露给读者,不是颠覆,而是客观。她不是全知全能,但愿意深入一线去调查,她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柴静说:“说实话我不怕死,但我不想这么活。”所以她做了很多事,包括深度调查、自费拍记录片等。她想要证明,每个人都可以为现实改变一点点。
有太多的人习惯于宏大叙事,却常常忽视了组成这个大时代的无数个具体的人。
柴静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她会用小视角去看一个个具体的人,看这些具体的人的欢歌或悲哭,然后看见这个大时代的光芒和背后阴影。
即使看过太多的悲喜、美丑,她始终保持着内心近乎理想主义的赤诚,所以她会说:“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性而为,不是暴力、滥交、背叛、屠戮!”
04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柴静令很多人自惭形秽,也引来很多争议,从长相到气质,从新闻专业到个人生活。一些别有用心者,拿柴静的过往情史开刀,让她背上了“小三”、“绿茶婊”的骂名。
柴静选择了沉默!
一位老师告诉她:“这么做对么?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后咱们再来讨论。”
遗憾的是,2014年柴静离开了央视,2015年推出纪录片《穹》,后来就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了。
她的微博更新停滞在2016年1月1日对新年的问候,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与柴静一道,在2003年被评为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的,一共有8位,有第一个采访报道孙志刚事件的《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全程追踪“夫妻看黄碟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江雪,暗访长洲戒毒所强卖戒毒女为娼案的《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披露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揭露山西临汾特重大矿难的央视记者曲长缨,披露服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新华社记者朱玉,央视的战地记者冀惠彦等。
如今,这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于90后、00后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他们中,有的已经离开新闻一线,也有的已经转型到其他行业。柴静是消失得最彻底的,一点消息也没有了。
今天是记者节,向柴静,也向那些曾经为新闻理想奋斗过的前记者们致敬。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好文推荐 ↓↓
如果没上擂台,马保国大师就还是“天下第一”
三观一致的读友
可以扫码加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