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主席多次提及的“鲁班工坊”到底有什么来头?

赵恺 道中华 2023-11-10






以“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思路设计建设的鲁班工坊,是近年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的一张“中国名片”。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金秋十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成功举行。十年以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惠及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

今年的论坛上,细心的人们发现,“鲁班工坊”这个词多次为习主席所提及,这个以中国工匠鼻祖鲁班命名的机构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头呢?
01聪明能干的鲁班成为工匠的传奇
谈及“鲁班工坊”,便自然要谈到中国脍炙人口的工匠鼻祖—鲁班。
“鲁班”本不姓“鲁”,也不名“班”。他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44年,本是出自周天子一脉的姬姓贵族,因属公输氏,名般。因此在先秦时期,常常以公输子、公输般、鲁般的名字出现在各类典籍之中。
公输班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都城故里山东滕州,一说故里为曲阜),古代“般”和“班”同音且通用,因此才约定俗成的称为“鲁班”。根据史料记载,鲁班出身于一个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发明和改进了多种工具和器械。

木工祖师鲁班像。此图为清代年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一个锯子发明的故事,说是鲁班走路不小心滑了一跤,右手掌心被草划破。于是,鲁班观察草叶形状,根据其锯齿状边缘造出了锯子,提高了工效。也有说法是鲁班徒弟用鲁班扔掉的缺口刀子削木头,两人各执一端,一拉一送,很快就把木头削得整齐美观。受此启发,鲁班将刀片切出更多口子,于是便发明了锯子。

鲁班通过观察小草的锯齿而发明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如曲尺(也叫“鲁班尺”)、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鲁班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除了土木工匠之外,很多农业、手工业甚至武器装备的“专利权”也被归在鲁班名下。如据《世本》记载,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后世广泛使用的“石磨”。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而鲁班不仅发明了打井的技法,还设计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后来有了防止污水流入的井台和井亭。
更难能可贵的是鲁班并没有将这些技艺私藏,而是言传身教,并通过著书立说将这些技艺传承于后世。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书更少。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的一部民间木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山东枣庄滕州市鲁班纪念馆展现鲁班传授木工技艺的塑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鲁班经》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内容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书的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确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舍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
天一阁本之后一百多年的万历本,更名《鲁班经匠家镜》。内容和编排有较大的改动,但缺前面二十一页篇幅。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的明末(崇祯)本,首尾完整,可以看到本书全貌。之后的翻刻本,都是从万历本或崇祯本衍出。

《鲁班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中国技术的美名传遍“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工匠在技艺传承中的无私精神,随着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之行而沿着“丝绸之路”逐渐向整个世界传播开来。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就在这样的技术交流中充分展示出来。这一时期中国的漆器、铁器、软玉、陶器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北印度等地区,在引领了一波“中国制造”热潮同时,也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艺。
鲁班发明的穿井开渠技术也在这一期时期由中国传入中亚和印度。公元前103年,李广利率领30万汉军攻打大宛,龙首渠的技术就随之传到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64年,汉宣帝派大将辛武贤在敦煌凿坎儿井,后在新疆各地加以推广,直接促进了中亚的农业生产。

新疆坎儿井鸟瞰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入唐宋时期,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四大发明”更对全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而13世纪后半期,随着中国罗盘传入欧洲,并不断改进,才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
同样是公元10世纪左右,中国的造纸技术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从此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1276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蒙地法诺地区才建起了意大利的第一家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除了人们较多关注的四大发明等非常显赫的中华工匠技术,扇子、磨子、罗盘、鼓风炉、耕犁、轮子、马镫、火器、烟具和漆器等人们淡忘的中国“小技术”,也同样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英国寺院里有了中国磨子之后,神圣而虔诚的“寺院经济”开始出现;南美洲有了中国磨子之后,用磨子压榨甘蔗的“蔗糖经济”开始萌生;非洲人和阿拉伯人把中国磨子带到欧洲之后,“面包经济”开始活跃;当欧洲人把磨子带到美洲之后,美洲的“咖啡经济”逐渐风靡全球。
磨子经济背后还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和休闲的变化。当中国磨子走向全球的时候,全球的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开始转向适应磨子经济而发展,譬如小麦的大面积种植、亚洲胡椒的全球贸易、磨子工匠的流动及赋税的新变化等,这些都是磨子技术所引发的社会文明变化。

同样,中国鼓风技术为全球农业改革和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农业生产、军工制造以及建筑行业等领域的革新,尤其是鼓风技术消除了之前冶铁高成本与低质量的障碍,它将诸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源聚合到一起,有效地解决了冶金生产效率低下的难题,特别是为欧洲的财富积累以及全球殖民扩张提供了基础条件。

03“鲁班工坊”服务“一带一路”
自清代中叶以来,由于闭关自守等原因,中国的工艺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不仅通过艰苦奋斗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国际形象,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对外援助和技术合作。

2022年11月29日,中亚首家鲁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启运仪式上,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吉树民(左二)与塔吉克斯坦总统助理纳斯里丁佐达(右二)共同为鲁班工坊启运剪彩。(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在对外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国尽力为受援方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受援方建设基础设施,打好发展基础。除了国家层面的对外技术援助之外,进入新世纪以来,秉承着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原则。近年来,中国也兴建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道路上进行积极探索,为共建“一带一路”等提供了技术服务与人才支持。
2016年3月8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渤海化工集团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建成我国首个境外“鲁班工坊”,全方位探索并初步形成输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泰国“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院校在国外开设的第一个工坊,不仅有泰国本地的学生,还有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学生。鲁班工坊建成后,多次在东盟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赛项获得优异成绩,令学院已成为周边职业院校乃至邻国职业教育的资源中心。

▲3月14日,在泰国大城府大城技术学院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学生在高铁运营沙盘教学区学习。(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3月14日,在泰国大城府大城技术学院鲁班工坊,教师(右一)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3月14日,在泰国大城府大城技术学院鲁班工坊,学生在课堂上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系统。(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通过多年实践,“鲁班工坊”陆续摸索实践出了不少“出海”模式。如在澜湄合作机制下建设运行的柬埔寨“鲁班工坊”,就是依托政府间战略合作创建模式,即基于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的合作文件,借助政府的战略合作政策来建立鲁班工坊。
如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依托院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合作创建模式,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获得海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力量,有助于实现区域内的学分转换和互认以及与职业教育学历体系的有效接轨。此外还有校企合作创办模式,即由中国职业院校携手承揽海外大型工程或者在境外办厂的中企,在目标国遴选优质职业院校合作,创办鲁班工坊。
如今,以不同创建模式设立的“鲁班工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及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技术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建立起中职、高职、本科各学段全覆盖的海外职业教育输出体系。
从埃及的开罗到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再到肯尼亚的马查科斯;从泰国的大城府到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省波诺罗戈再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拉合尔;从俄罗斯的莫斯科到葡萄牙的赛图巴尔,再到英国的奇切斯特……“鲁班工坊”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道靓丽的职教风景。

▲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记者参观天津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图片来源:外交部微信公众号)

以“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思路设计建设的鲁班工坊,是近年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的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已在1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有23家鲁班工坊。
传承中国工匠精神和古老智慧的鲁班工坊,带着中华文明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基因,正在多国多地落地生根,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也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油站”!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王翔宇
审核 | 蓝希峰制作 | 胡




推荐阅读


如果要讲“寒露”,就不能只讲“寒露”……

华为,又秒光!其实创造神话的不止mate60

“疲秦之计”成就统一大业,这位间谍失算了!


点个“在看”,传承中国工匠精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