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会回顾 | 丁煌教授: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应处理的几种关系

治理评论 治理评论 2022-04-25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您的阅读,您可以在手机的设置功能中调整字体大小。)


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年会回顾


2021年12月19日,由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承办的“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2021年年会暨天津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高端论坛”隆重召开。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关负责同志、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相关负责同志和学会会员、各地专家学者、在津实务部门代表、学生代表等共8500余人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会议。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联合召集人、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煌教授在主旨发言环节的主题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应处理的几种关系》,内容回顾如下。



主讲人:丁煌教授



丁煌教授关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应处理的几种关系”的探讨主要从规模与质量、主流与特色、理论与实践、借鉴与创新四个方面展开。

一、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从非严格的意义上看,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公共管理学科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鼻祖——夏书章先生等前辈学者的倡导下逐渐恢复重建。最早的形态并非今天所讲的公共管理学科,而是以行政管理等相关的学科为表现形态的。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很多学校开始设立了相关专业,例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未来还会继续新增。公共管理学科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贡献毋容置疑,因此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大、影响广泛。主要表现为:第一,本科层次来说,目前大约有1000多个学校开办了公共管理类的本科专业,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医科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财经类大学以及艺术类大学等;第二,研究生层次来说,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有50多个培养单位,开办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单位也从之前的250多个突破到现在的300多个。但是反思规模和质量两方面,客观地存在着不相称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从政府放权来看,过去的行政管理学科与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塑造的天然大政府、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而新时代我们逐渐认识到改变集权政府包揽公共事务管理天下格局的重要性,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其他“管得好”的主体负责。另一方面,从科学研究来看,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外来学科,早期更多的是以借鉴为主,而现在要求我们在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未来公共管理学科如何走得更好、更稳,关键在于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要思考质量如何与规模相称、协同发展。 

二、正确处理主流与特色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的主流和特色的关系似乎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比如,各种类型的学校设置了所谓的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但游离于主流学科之外的特色并非学科本身,对医科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等大学来说,什么是公共管理的主流?对主流的认识,首先要从学科的来源寻找,即它的根基和基本内容是什么。从Public Administration一词本身来说,不论翻译为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还是行政管理,在西方国家表达这个学科的语词仍然是“PA”。从教材体系来看,公共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这两门课程有严重的交叉重复,包括学科研究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方法、主题等方面。因为有些教材的编写者过于简化,仅把过去的“行政管理”改成“公共管理”。但公共管理最核心的理论基础,还是行政管理理论,所以,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的反复调研和论证,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最终提出了未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2+X”模式。“2”是指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应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主流二级学科,同时,进行一级学科的结构调整,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研究领域性的政策与管理问题。特色怎么坚持?鉴于中国高等学校开办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学校类型多样,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有追求特色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处理学科建设中的关系,例如,考虑到中国改革开放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科关注和研究问题的领域或者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等因素,提出一些新增的二级学科方向,比如,数字公共治理、社会组织管理、城乡公共治理、全球治理等。

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西方人认为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应该怎么理解?是否应用性的学科就不需要理论?公共管理学科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强化理论基础的建设,否则这个学科就会被轻视,导致公共管理学科入门的门槛低、学无所成等偏见。30多年前,丁煌教授研究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人说我们过去的行政管理学和现在的公共管理学没有理论,难道美国的研究者们是在没有理论研究的前提下提出了这一学科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丁煌教授花了一些功夫系统地研究了西方的公共行政学。没有理论的学科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对于兄弟学科,甚至作为母体学科的政治学来说,理论研究方面仍然相对薄弱。公共管理实践的问题及其解决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什么是理论?理论就是对客观实践中间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的知识,理论本质上就是要反映规律,有理论才能够使实践更加自觉,更加符合规律,所以学科的发展一定要强化基础理论研究。 

四、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科在中国恢复重建初期主要是以借鉴为主的,但经过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应进一步理清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公共管理实践迫切需要归纳总结规律性知识,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要自我假定国内发展、国外就不发展。借鉴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成本,中国改革开放40年,走过了西方的一些国家一两百年的路,凭籍的就是通过借鉴节约成本,高起点发展且走得快,学科建设也一样,如果闭门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和进步。强调自信的同时切忌盲目排外。中国只有放在世界的全球视域内,才能体现中国的特点,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所以丁煌教授认为在今天仍然要坚持借鉴,不能因为我们追求所谓的自信,就忘记外来借鉴对于我们的重要价值,因此要处理好创新和借鉴两者的关系。自古至今,我们有许多公共管理智慧没有梳理总结,有太多好的经验没有归纳概括,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认真地去总结提炼。

综上所述,丁煌教授认为要正确处理以上四种关系,否则未来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会走弯路,在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未来怎么样才能走得更稳、更快、更好,应反思并解决以上问题,找好、找准着力点,有效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真正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成为一个有尊严的学科。


(以上内容均经主讲人丁煌教授同意后发布)

推荐阅读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近期快讯


年会回顾 | 张霁星研究员:问题导向的公共行政研究漫谈


年会回顾 | 朱光磊教授 :协同发展,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天津行政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快讯  | 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2021年年会暨天津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高端论坛在津召开


责编 | 苏蕾权

  初审 | 李子鑫  范梦娜  

 二审 | 陈志超  武    岳

终审 | 宋林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