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人的末日》:关于极权主义的惊人预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当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人们对现有秩序陷入“集体绝望”,有识之士都深知这是资本主义秩序遭遇危机,乌托邦试验宣告失败的结果。

当几乎所有人都在探讨一个更好的未来时,一位29岁的青年却发出警告:未来很可能不是更好,而是变得更坏,因为一种更坏的秩序——法西斯主义,将会笼罩整个欧洲。这位青年还将这些洞察写成一本小书。
这本小书出版于二战前的1939年春天,一出版旋即引起轰动,丘吉尔不仅为本书写了评论,还在登顶英国首相后下令,自己的士兵必须人手一本。
然而,在当时,这却是一部异端之作,因为它的观点犹如惑众妖言:
· 纳粹主义、极权主义绝非“德国现象”,而是全欧洲的疾病;
· “集体的绝望”源于资本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双重失败;让群众成为极权主义祭品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失败,而是乌托邦主义的失败;
· 法西斯之所以反犹,主要因为犹太人代表了国内的资本主义秩序,名为反犹,实为以资本主义秩序为敌;
……

然而,本书给出的“极端”预言,后来都被一一验证:
· 希特勒的反犹太主义将受其内在逻辑驱使,步入“终极方案”,也就是屠杀所有犹太人;
· 西欧国家的大军将无法有效抵抗德国人;斯大林最终将会同希特勒签署协议;
· 法西斯主义自身,是无法解决经济、民生问题,必然转向建立非经济性社会,通过制造假想敌,转嫁矛盾,延缓危机。
…………
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这本小书就是让他一战成名的《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

▲《经济人的末日》目录
即便没有后来著作等身的管理学经典,仅凭这本《经济人的末日》对极权主义先知般的预言和系统的剖析,政治思想史上必然会有德鲁克的一席之地。然而,和所有洞察到危机后不是绝望,就是逃避的人不同的是,德鲁克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极权社会的破解之道,其累累硕果,造福世界至今:
德鲁克发现,极权体制下,国家与家庭之间存在很大的断层和空白,这很容易为极权体制垄断社会资源让出空间、提供机会。只有在一个多元的、组织型的新社会中,不断有新兴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出现,而对这些组织进行“有绩效的、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的唯一选择。

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和价值观,德鲁克创建了现代管理学。《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经典,塑造了几乎遍布全球的杰出企业家和领导者。然而,有太多的人,一听管理学,便将其矮化为提高效率的术或工具,这是没读懂德鲁克,至少没读过德鲁克《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的表现。
德鲁克自己所言:“《经济人的末日》可能是与今天的年轻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本书,它提醒我们,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当年那场人生浩劫,如何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虽然,德鲁克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管理学之父”,然而,德鲁克本人更愿意被当作社会生态学家,而非管理学家。
有读者说这本书“几乎每一句精辟的洞察都可以把主语替换成当下的民粹人群,每一页都想直接截图广发传单”。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德鲁克这本被严重低估、忽略,但却对当下更有意义的《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一并选购“德鲁克作品集”):


▍延伸阅读

比尔·盖茨:在所有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的影响最深

绝版复活|从国军角度看抗战,这是“第一本要看的书”

胡适:好政府必备的三个条件(振聋发聩)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历史在他的面前屈服

政治,是人类社会最硬的那一层壳

张维迎:人生由一连串的偶然构成

北大名医说出真相:与危险完全隔离的健康不是真健康(强烈推荐)

唐德刚:“西安事变”不仅改变了中国,世界都改变了

《全球通史》:走出认识历史的四大误区

越预判越错判:历史没有剧本,只有意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不列颠百科全书》:代表人类文明精华的世界级经典,收藏即赠“稀缺绝版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