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秦晖: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大国?




真正的大国

是能给国民带来尊严和自由

 文:秦晖


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大国?古奥斯曼、古罗马、古中国?都不是!英国是吗?是!

但英国本来是个资源少,人口不多的弱国,稍微知道欧洲历史的都知道,英国曾是人人可欺的。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改变了既往的规则。


当1840年大清的国门被敲开的时候,面对的是已经发展到蒸气机时代的大英帝国。陆地文明时代的全球第一强国,到了海洋文明时代却不堪一击。

当地球瓜分完毕,英国、法国这些传统海上强国的发展就慢了下来。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地理大发现后外挂的失效,海军和商船队的金钥匙也就不那么耀眼。统一后的德国咄咄逼人,世界又开始了新的变化。

但德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而英法这些地球资源垄断者压制德国,最终战争爆发了。最大的得益者是美国和俄国——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尽管英国和法国打赢了一战,但是代价巨大。美、俄这两个国土广阔、科技领先的国家,开始呈现出潜力。


一战让美国和大英帝国平起平坐,二战则彻底将大英帝国打成了二流国家。当欧洲被打烂的时候,独享资源和市场的殖民地也就自然失去了。

在自由贸易的幌子之下,英国、法国、荷兰这些曾领风骚一时的海洋强国失去了领土资源人口,往日的荣光一去不返。美国趁机获得了欧洲的人才科技。

真正使美国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是冷战。

当美苏争霸之时,美国凭借着对全球贸易的控制权和货币权获取财富,危机刺激需求,最终发展出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高端技术。

苏联也同样发展了仅次于美国的高端技术,只是代价太大,经济失调,最终解体。


除了美国,冷战的另一大受益国是中国。

如同英法争霸的收益国美国一样,中国在乱世中保留了国土、人口、资源,差的只是科技——我们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1949年开始,就没放松过对科学技术的攀岩。

只要爬快一点,从百年耻辱到超级大国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说中国成为全球真正强国为时尚早,但是中国已经在成为强国的道路上了。

在近现代视野中,有些大国究竟算不算大国,是值得研究的。

近代化开端时期,在欧亚非这三大洲,当时就崛起过一个很大的大国,奥斯曼帝国。

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过程,几乎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是同时的。


在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廷,在传统的欧洲史学中一直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近代开始的两大标志。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的海上霸权,和奥斯曼的陆上霸权,是同时存在的两个东西。为什么说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传统的大国,而后来崛起的西、葡、荷这些国家是近代的大国呢?

首先在于立国之“制”对世界、后世的影响,就是对现代性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的建立所体现的意义。

评价一个制度好坏的标准,关键还是老百姓从中所得到的利益的多少,在这种大国崛起中,国与民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说在西方列强崛起的过程中,被征服者和被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痛苦,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当然是深有体会。

但是在传统军事帝国的扩张中,这种情况也非常严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并不是近代和传统的区别。


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一是制度的背景,二是这个制度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关系。首先是指给本国人民带来的关系——殖民征服对被征服地区的痛苦,是另外一个问题。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强大当然会使它的国民能够得到很多好处。

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得到好处,必须或者只能在这个国家,在领土上处于大扩张时期。

历史上我们看到很多例子,那就是这一种以国民为本位的制度安排下,国家扩张国民能够得到好处,国家停止扩张国民仍然能够得到好处。

所谓大国的兴衰,就绝不仅仅是版图的大小、武力的强弱,最本质的是老百姓的权利能够得到多大的增进。

荷兰历史上真正有意义的殖民地,就是荷兰属东印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印尼。

虽然我们说荷兰有海上霸权,但是主要是指商业霸权,就打仗而言荷兰人其实很不行。


所以无论从本土还是从势力范围而言,荷兰都称不上是大国。但我们凭什么说荷兰是大国呢?荷兰人创造的一些制度,比如说股份公司、联省共和等制度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商业势力无远弗届。它的文化影响力也曾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荷兰在当时世界的影响,以至于在日本就把荷兰当做西方的代名词。现在按照大国崛起的说法,荷兰的霸权早就结束了。

但是今天的荷兰仍然是一个富裕、文明的国家,仍然让世人称羡,荷兰人的国家与民族自豪感一点也不亚于当年。

与此相同的例子还有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瑞典,其军事、政治势力都曾非常强大,当时在欧洲可能仅次于英国,和俄罗斯不相上下,曾经几次将俄罗斯打败。

最终,波尔塔瓦战役终结了瑞典的军事霸权。但是在这之前,瑞典的军事政治势力很大,而当时瑞典在世界人民中却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1708年波尔塔瓦战败,国王逃奔土耳其,战后签订的和约使瑞典丧师失地,霸权彻底崩溃,而且从此再没有恢复。

可是瑞典在世界文明的地位,这之后才真正的崛起。战败之后的瑞典废除了专制制度,开始了瑞典历史上著名的“自由时代”,建立了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均居欧洲前列的现代社会制度。

在这个制度的依托下,瑞典没有任何殖民地,也谈不上有什么势力范围,但是瑞典的工业化后来居上,他的人均产值和收入现在甚至超过英美,是世界最高之列。

瑞典的文化我就不用说了,诺贝尔奖就是由瑞典来评的。

今天的瑞典人有没有人怀念波尔塔瓦战败之前的伟大国王的光荣呢?当然也有,但很少。今天瑞典人的光荣和自豪,岂是当年的臣民可以比较的。

所以只要一个国家的国民能够真正的站起来,即使在国家所谓衰落时期,他们的国民仍然是有尊严的。

经过海洋文明洗礼后的现代社会制度,国家强大会带来国民的尊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过去的专制制度不是这样的,国强反而民更辱。

我想,这就是“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最大区别,也是最大进步吧。


在当今中国舆论场,秦晖老师是非常稀缺的学者。此前,他长期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2018年,于清华“退休”后,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至今。

在学术圈,有个说法是,“老辈看余英时,中生代看秦晖”在大陆史学界,秦晖老师是为人称道的人品与学养都深厚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他不是象牙塔学究,他有坦言“主义”、直面“问题”的精神,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力和洞察力。

看一下他的观点就知道了:

◎当今“中西文化碰撞”的问题,不是西学还是儒学的问题,而是西儒皆灭,“秦Z”与“痞风”相继、强权与犬儒互补的问题;

◎从中国现实的“问题情境”出发,我们现在不是自由主义太多或社会民主主义太多了,而是寡头主义与民粹主义太多了;


◎中国无论是左派得势,还是右派得势,得利的都是同一些强势者,而吃亏的也是同一些弱势者。左时“公权”侵夺个人领域却无心公共服务,右时放弃公共产品却不保护个人权利。“左派”建不起福利国家,“右派”搞不成公平市场;

◎道家强调无为,是权力对权利的无为,但我们的主流却在践行着权利对权力的无为。如果说前者是宽容,后者就沦于苟且了;如果说前者意味着自由,后者就意味着奴役。

……

在当下时代,秦晖老师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他学术上罕见的渊博和极度的专注;更在于面对当下争论不休的社会问题,他能够以难得的清晰逻辑,为我们守护最基本的底线。

秦晖老师学术与文字的背后,无不表明,社会少了共同底线的共识,会演变成何等的荒谬状态。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虽然他的很多观点饱受争议,他的一些作品,甚至受到限制。但读过他的作品,都会遭遇一种电光火石般的冲击。

张鸣老师说:秦晖令我震惊,他是学界大人物,没有人比他更睿智、更犀利,对中国的问题剖析得更深,每个论点的提出都会引起社会的一阵悸动。

刘瑜老师说:秦晖先生很像是一个思想的管道工,哪里出现了认识和观念的严重堵塞,他就常常“赶赴现场”,进行疏通清理。他传奇般的知识面、记忆力和思辨力,总是能三下五除二,将一堆杂乱无序的论争梳理得一清二楚。读先生的书,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

由于某种原因,秦晖老师部分书籍已被绝版,很多书在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先知书店经过多方努力争取,集全了目前尚能找到的秦晖老师六部代表作,都是最适合阅读、也最宜收藏的版本。

正如张宏杰所说:“秦晖是个颇有几分英雄气的人。他就是《皇 帝 的 新 衣》里的那个孩子,只有他有足够的清澈和‘天真’说出石破天惊的话。”秦晖作品集库存所剩无几,十分珍贵,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秦晖:与黑暗擦肩而过(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无论左右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帝国衰亡的七大原因

观念上的贫穷和谬误,比“贫穷”本身更可怕

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

这一事件如此重要,但它却鲜见于史书之上

笔笔见血,无情地把我们赶出了几千年的精神温室

沈志华:搞历史的,档案就是我们的子弹

“这本书,两三百年都休想出版”

我不怕死,我只是害怕死亡的过程

缪哲——真正的翻译家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

邓小平是如何看待中俄(苏)关系的

陈丹青|真话之所以惊人,是因为人们听惯了假话

史上“盛世”无数,却从未走出“盛极而衰”怪圈

“人不能把世界让给他所鄙视的人”:安·兰德影响世界的几句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