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川:我下决心要搞到轻松当学霸一路读公立不花钱的秘密

童书妈妈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4-10-17

读不花钱的公立学校不香吗?

拿好成绩真的一定很累吗?

你们就不愿意花时间研究一下轻松当学霸的秘密吗?

我下决心要搞明白轻松当学霸一路读公立不花钱的秘密。

很快,大好机会来了。

(热情提示:认真读完到文末,留言有思考能得奖品。)


大家好,我是三川。最近我干了一件特漂亮的事情要跟大家分享。


曾经有一个全支持教育群的家长问:“你们天天说学校不好,老师不好,做作业不好,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掉进了一个信息茧房,读不花钱的公立学校不香吗?拿好成绩真的一定很累吗?你们就不愿意花时间研究一下轻松当学霸的秘密吗?”


这段话对我冲击很大,我下决心要搞明白轻松当学霸一路读公立不花钱的秘密。大好机会很快来了。靠大数据搜题迷倒众多小学生的猿辅导最近把他们教1987万学生的秘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叫《学会学习》。这本书和童书妈妈很有渊源,去年猿辅导曾组队来万有幸福空间,很兴奋地和我们分享“大概念学习法”,我们听完之后说这个值得写本书,结果他们已经在写了。今年这本书问世后,猿辅导说不如我们一起举办一个“学会学习”的教育圆桌吧。


我赶紧说我来联系嘉宾,我来提问,我提问水平很高……嘿嘿,我其实是想把我想请的专家达人全部喊来,拿最最刁钻最一针见血的问题问他们,尤其那些我被家长们问倒的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手段盘问出秘笈来。


我请的专家如下:



马旻 ,化妆后像张柏芝的美女,北大学霸,猿辅导学校执行校长,《学会学习》作者。马老师掌握了1987万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最常搜索的题目,她能准确地告诉你搜这类题目意味着孩子学习的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给马老师提的问题是:据说家长越盯孩子写作业,孩子越写得不好,这是真的吗?难道就闭眼不管了?



宋少卫,帅!清华大才子!学习治疗创始人,专门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通过改他们学习程序改他们的学习成绩!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被宋老师的“学习治疗”提高,对各科老师都管用,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给宋老师搞了学习治疗试验区。我相信宋老师能够接住世界上任何一个学渣!


我给宋老师提的问题是:如果只给学渣送一剂学习治疗的良方,那是什么?



杨玉翠,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2023年“全人教育”提名奖获得者,北京赫德学校小学部常务校长,开口就让小学生及其家长深爱她追随她的老师。杨校在跟我直播的时候圈粉无数,下面留言全部是“我们的老师要是杨校该多好”,我想把她数十年的功力都挖出来!


我给杨校提的问题是:传说中的三年级现象真的存在吗?三年级突然学习不好对这一辈子意味着什么?有救吗?



张贵勇,教育媒体人,阅读推广人,亲子教育作家。大了看,中国教育的全景观察者;拉近看,接地气的亲自用心培养孩子的爸爸;品味了看,是懂社会学哲学的深刻思考者。


我给张老师的提问是:很多家长在寒暑假让孩子去培训班提前学,进行弯道超车,这样做其实有用没用?



必须向童书妈妈的读者保证:他们的回答精彩极了!值得你们阅读、收藏、践行!认真阅读的朋友记得文末有奖!


01

孩子做作业到底要不要盯、盯到什么地步,本质上就跟带团队一样


三川:据说家长越盯孩子写作业,孩子越写得不好,这是真的吗?难道就彻底不管了?


马旻(《学会学习》作者,猿辅导学校执行校长):很多家长对写作业的焦虑甚至超过考试,因为考试不在眼皮底下发生,消化两天就过去了,但作业焦虑每天要面对,日日夜夜在折磨。


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叫“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教堂里听牧师讲话。牧师刚开始讲的时候,他觉得这个牧师讲的太精彩了,一会儿一定要捐钱。牧师又讲了10分钟之后,他觉得就捐一点零钱吧,别捐那么多了。牧师又讲了10分钟之后,他已经觉得很烦了,一分钱都不想捐了。我们想提醒家长,有时候越是想密不透风、面面俱到把所有东西都给孩子,可能反而超出他的压力极限,不能很好去反应。


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的目标要致力于成为全科老师,孩子错什么题都知道怎么讲。我想分享一个写作业的心法。


作业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们不妨分解一下,你对孩子写作业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其实要么是行为问题,要么是结果问题。


行为问题就是磨磨唧唧,玩铅笔、玩橡皮要玩很久。结果问题无非是十个单词又错了三个,十道计算题又错了两个。


行为问题,首先透过孩子行为去看他现在的状态,先去理解行为背后的感受是什么。要想孩子行为好、表现好,必须要他状态好、感受好,他得先自己觉得是好的、是开心的、是得劲的,才能给到你预期的行为。如果你希望孩子回家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任何畏难情绪、磨蹭拖延,直接坐下来打开书本一秒不耽误写作业是不可能的,我们得接受孩子是有情绪的,家长要看到这个情绪、接受这个情绪,不是下一秒不写作业天就会塌下来,我们不妨先跟他坐在一起消化这个情绪再开始写作业。


再说结果问题,我们在《学会学习》这本书中多次重复一个词,叫本质,学习的时候不要学习知识表面,要学习知识本质。同样,我们在解决学校所有问题的时候,也不要去看问题本身,要去看问题的本质。


作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上完课之后不能直接考试,要写作业?因为接触到知识到完全掌握的过程像爬山一样,这个作业就是爬山的一部分。


写作业第一,为了让知识更熟练。第二,听课是一个非个性化的行为,所有孩子坐在课堂里面听同样的内容,不知道哪儿走神了、哪儿听懂了、哪儿还需要点拨一下,而作业是个性化行为,目的是暴露孩子哪儿没听懂。所以孩子作业有错误也没有那么可怕,相反是珍贵的。


家长没必要每一题、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段都要会讲,只需要知道孩子到底哪儿不会,再去求助就可以了。孩子做作业到底要不要盯、盯到什么地步,本质上就跟带团队一样。孩子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什么地方还要改进,什么地方做得不错,家长应该是最清楚的,那在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要多帮扶,不需要指导的地方以授权、信任为主,激发他自己创造拿出你预期的结果。


三川:家长盯学习,不焦虑的方法是抽身出来,像一个战略官一样看看孩子学习的战略问题,从孩子的一生来看,从学习的本质来看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家长不应该一头扎进苦学,输液也要继续写作业;一头扎进战术,暑假提前把下学期的先学了。家长更不该战略问题不想,学习本质不看,而是花时间去纠结,一会儿卷起来,一会儿躺下去,做内卷的“仰卧起坐”,定能生慧,定也能生孩子的好成绩,好前途。 


02

文科适合弯道超车,理科反而不要弯道超车;
小学生养成好习惯就能弯道超车,初中生想清楚人生问题容易弯道超车


三川:很多家长在寒暑假让孩子去培训班提前学,以进行弯道超车,这样做其实有用没用?


张贵勇(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知名阅读推广人、亲子教育作家):文科跟理科不一样,没有那么强的逻辑性,大阅读、大量输入就是弯道超车的表现。暑假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是跟孩子阅读,我家孩子小学六年级读《三体》读得津津有味,很多大部头啃得很带劲,因为小时候读了大量的书,从绘本、从儿童文学到科普到各种历史的书,什么都读,六年级就是很成熟的读者。


理科需要讲逻辑顺序,为什么初中的时候是平面几何的,高中有立体机构,倒过来学不会,因为思维发展在那儿。


我孩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教他认识钟表,他老问我几点了,后来我把钟表拿下来告诉他,告诉他指向1的时候是5,指向2的时候是10,教了一天没有教会,后来我一气之下把这个钟表给摔了,这成为我人生污点了。


弯道超车在理科方面做大量题或者怎么样不太现实,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开始认识钟表,孩子的思维在幼儿园的时候无法严谨推理,只要把基础打好,按步就班,把知识点巩固了,未来在数学和理科成绩上不会太差。


我觉得弯道超车概念背后有一点点功利性,想超越、想速成,往往会欲速不达。前提还是把心理建设好,父母情绪越稳定越温柔,孩子成绩越会变得更好。


我周围有很多例子,有一个报道说孩子考上名校,问妈妈有什么诀窍。妈妈文化程度也不高,就说我的孩子委屈了就拥抱他,他不开心了就跟他说说话,听他倾诉。这就是一个心理底层铺垫,心理建设好了,情绪稳定了,内心力量强了,学习就会慢慢变好,弯道超车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小学知识量是固定的,没有特别高深的难题,只要孩子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考试的时候再认真一点,就没有什么问题。还有一点,小学的成绩跟阅读能力有关系,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往往是题读不懂,所以我觉得阅读是个底层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习惯打好了,小学不会太差。


初中知识量也是有限的,中考成绩好坏跟习惯有关系,跟学习能量有关系,能量越足中考成绩会越好一点。中学阶段是青春期,孩子心理振荡很大,想独立,渴望别人尊重他、认可他、接纳他,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但他的行为能力还不具备,以及身体上没有完全发育,而且青春期爱冲动、爱冒险,这个阶段孩子会叩问自己关于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如果不梳理清楚,不跟孩子做一个深入探讨,孩子内心不安稳,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静能生慧”,心里不静下来,很难有智慧产生。所以中学阶段德育工作很重要,父母把德育做好,孩子成绩不会太差,考上一个好大学问题不大。


有朋友知道我是中学家长,送了我6字箴言,“少说话、多做饭”,我严格按照这个执行,效果很好,不絮絮叨叨,就给他做好饭,他想说什么你就听着,他想去哪里就去,想去吃什么就去吃,这个孩子就没有什么大问题,至少不会抑郁。孩子心理建设好了,找到学习目标,一下奋起直追,被神的小棍子敲醒,顿悟非常重要。


三川:张老师太让我震撼了,我来总结一下:文科适合弯道超车,理科反而不要弯道超车;小学生养成好习惯就能弯道超车,初中生想清楚人生问题容易弯道超车,家长情绪温柔稳定加多做饭容易弯道超车。


马旻:孩子要不要超前学,到底学到什么地步,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孩子如果在某一个地方真的具有超前学的潜力和天赋,一定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你不给他安排,他都主动追着你去学,当他主动要的时候你给他就可以了。


03

孩子成绩三年级突然掉下来

如果你不知道背后的原因任其发展,后果严重


三川:有一种可怕的三年级现象,说好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就垮了,杨校长您在小学当了几十年校长,见过很多三年级孩子,这是真的吗?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杨玉翠(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2023年“全人教育”提名奖获得者,北京赫德学校小学部常务校长):很多人问过我,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得很好,分数很高,怎么到三年级“咔嚓”就下来了?


我说,那说明他一二年级没学好,家长看到的分数并不代表真实水平。一年级的数学计算就是20以内加减法,小朋友记忆力远远超过他的理解力,很容易就能把这些题背下来。所以考试的时候即便不理解知识背后的道理照样能够做对。


二年级上册学乘法,小朋友可以不理解乘法的含义、乘法背后的道理,但一看7×4=28,4×6=24,就是一个思维定势,一下就能得分。 三年级的时候加减乘除放在一起了,有大数有小数,各种因素在里面,有一个含义不理解,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所以在一二年级只看结果,考95分、100分就认为学得很棒,欺骗性很强。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没有什么几年级现象,三年级觉得孩子成绩突然下降,实际上是一二年级没有学好,背题的可能性很大,好多东西背后的道理都没明白。一年级看着知识浅,但背后道理对小朋友来说一点都不简单,对孩子的抽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是很高的。类推到其他年级是一个道理,不是到几年级突然怎么样了,是前面没学明白。


马旻:其实每个年级都可怕。从我们接触到的孩子来说,一二年级家长都不着急,小孩儿都能考100分,90多分,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会越来越多出现所谓的掉队,五六年级就会有七八十分出现了,等到中学的时候可能七八十分是家常便饭,再到高考的时候,光是奔着及格去,很多人就已经用尽全力了。

所以,家长要做好一个准备,孩子从一年级到高三不仅经历了岁数的增长,也要经历每一年他的分数可能都要比之前低一点,你对他的能力评级和期待每一年都要下调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相当的可怕,一二年级是个天才,是个金贵的宝贝,等到初中的时候已经不知道从何谈起了,等到高中的时候,甚至也许已经羞于跟朋友谈起了。从这个角度,对家长来说,当然每个年级都很可怕。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我特别同意杨校的观点,分数是表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低年级的时候知识点的数量不多,靠重复练习靠记忆是能够去cover的。但对于家长来讲,无论是一二年级准备三年级,还是小初准备高中,我觉得有一个原则是关键的,就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知识和能力到底有没有真正形成他去面对下一个阶段问题的支撑。


比如大家经常会说,我们这代人上学的时候不准谈恋爱,一毕业了就要求结婚。就是你毕业了,面对要结婚的课题,你要训练的是跟人交往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在过往的人生中完全没有培养。


如果初中这些洪水猛兽一样的新的知识需要他拿出那个能力,在小学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培养到,对他来讲一定是跨不过去的。


为什么会出现没有培养到的这个情况?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他没有去理解知识背后真正的本质,他可能只是通过重复,通过记忆,我们有一个专业的词叫“过度拟合”。


小学生的家长知道,小学期间要学各种各样的问题,植树问题、行程问题、锯木头问题,其实很多问题它背后的本质是同一个,如果把这些数字问题用形状来表示,其实都是同一个模型,叫点线模型。孩子不用记那么多问题,我们就理解它背后是点线,一棵树就是一个点,树之间的距离就是那个线,锯一次木头就是切那个点,那个木头的长度就是那个线。再比如,大家说水池进水放水,其实背后也一样,就是一个进量出量的模型,如果孩子真正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深入到了这个层面,他的能力一定是越来深厚的,是足以他来应付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的。


相反,如果今天学10以内的加减法,就只背得了10以内的加减法,明天学分数加减法,又从头开始学了,当然对孩子来说很难。又或者今天记植树问题是这样记的,明天发车问题是那样记的,又从头开始学,这个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前面的知识调用越来越多的时候,当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会学习》这本书也是希望家长注意到,孩子高分数的背后会隐藏着一个陷阱,就是它是通过重复或者“过度拟合”把眼前这道题做会的,但是他没有去理解知识背后那个本质。


知识背后的本质有一个专业的词叫“大概念”,当孩子每学一个知识都是在“大概念”体系里的时候,不管面对哪个年级都不用担心。


小学的时候学数形结合,初中的时候二次函数还是数形结合,很多数学问题本质都是变与不变的这个量的寻找。只不过小学阶段的模型简单具象一些,初高中模型变得更加抽象了。


明白了这些,从一年级到高三就没有那么吓人,有很多东西是恒存在的,只要沿着恒存在的东西不断地去往上爬,不断地去加深对这个事情的领悟和体会,应该是越学越轻松的,而不是前面看似造就了一个很辉煌的高分的堡垒,实际上是个空中堡垒,下一个问题他就不会了。


04

孩子学习不好是有程序性的问题

要想改变,一定要改程序


三川:我遇到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有的还因此抑郁休学在家了,宋老师您是学习治疗的创始人,专门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您创办的心聆教育帮助了整所整所学校,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成立了学习治疗的实验区,如果只给学渣送一剂学习治疗的良方,那是什么?


宋少卫(学习治疗创始人,学习心理专家):我是村办小学毕业,上的镇办初中,县一中,最后进了清华,一直在清华的学习科学实验室做学习的研究,研究学习了一辈子。


我们的研究比较有趣,发现那些所谓的学霸、状元的确有一些学习妙招,比如他们抄题的程序可能就跟别人不一样,我们用一些设备能够清晰地记录学霸审题的经过和普通学生审题的经过,一眼就看出来,学霸看到的点全是重点。比如数理化,他看到的都是数量信息、单位信息、关系信息、状态信息、符号信息,而有相当多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类信息不是特别重视,或者压根就不去关注,结果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


所以如果说孩子做错了一道题或者考得不好,是这个行为的结果错了,可能并不是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实际上影响他这个行为的往往是一个程序。


这个程序包括审题程序,解题程序,思考程序,书写程序等,是非常具体和细节的。所以,当我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一般会问自己能不能升级一下我这个程序。


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我特别喜欢文学和写作,经常有高中生来找我,说我的作文怎么老写不好,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写啥了。我就会看几篇他们的文章,把他的程序画出来,我说根据你的三篇作文,我发现你有一个作文的天然跑题程序,开头习惯这么写,中间习惯这么过渡,只要你写作文就一定跑题。


他很好奇,每一篇作文好像都差不多这样走。我说这就是你的程序。如果不改程序,下篇作文还这样,程序性的问题会导致你一直陷在作文跑题的状况当中,看似它是一个结果,实际上是你不断在重复你的程序。


所以,我天然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有程序性的问题,要想改变,一定要改程序。总结一下现在不太满意的点,把它的程序画出来,试着做一点点调整,可能就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05

把数学课本像语文一样精读,就能学好数学 


现场9岁女孩提问:我爸爸是清华毕业的,说数学不用提前学,我就一直没有提前学,但是我们班基本都是提前学过的,他们上课的时候很轻松,很牛。而我有些地方就没有那么熟练,我是应该像他们提前学一些呢,还是按照我现在的节奏?


宋少卫:每次上数学课之前提前预习一下,就会比原来好很多,甚至马上就要上课了,提前2分钟把数学书翻一翻,前面看一下、后面看一下,这样下来听课会更棒。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这节要讲什么,听的时候可能很多都是想不到的东西,但预习了之后已经有一个方向、有一个轨迹,上课时就会很清晰后面讲什么,感觉会好很多。


马旻:不妨我们寒假试试提前学,你看看会怎么样,你爸爸说的也未必正确、未必适合你,你们班同学做的也未必正确、未必适合你,今天我面临的是,我是否要跟别人不一样、坚持不提前学的问题,明天我们依然面临是否要跟别人不一样、选择我自己道路的问题,所以对你的建议是你自己试一试,这样的那样都去体会一下,再去做出属于你自己的选择。


杨玉翠:这个问题和我们二年级有一个小朋友遇到的问题相同。他前一段时间跟我聊,我就问他,好多孩子在要上二年级的暑假就把乘法口诀表得滚瓜烂熟了,你上课的时候觉得想半天想不出来,别的小朋友脱口就出来了。这时候是不是觉得别的小朋友比你更聪明?你的压力来自于这里对吧?我对他说,并不是他们比你聪明,是他们提前记了,记的比你熟,但并不代表着他比你会动脑子。


所以你比的是什么?比的不是快,是你会不会想问题。最牛的不是把它背熟了,最牛的是你会不会想乘法口诀的道理。


第二,当你在想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很慢,比如2×6等于多少,可能其他孩子很快就说出答案了,他实际上是在重复他背过的东西,你在想的过程中锻炼了大脑,脑细胞给激活了,时间长了以后你就会越想越快,坚持下去,既锻炼了大脑,速度又提高上来了,这才是最有智慧的做法。


这个小朋友说我明白了。乘法口诀学完一个月以后,他照样背得滚瓜烂熟,但他又锻炼了大脑,比单纯的背更牛。所以当你看到别的小朋友怎么样的时候,要想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想明白背后的原因,合理归因,然后你会变得更强大。


数学我不提倡过早学,达不到那个年龄理解不了背后的东西,光去记忆没意思,这是第一。


但是我一直提倡预习,预习不是爸爸妈妈提前教你做题,预习是读数学书,比如明天要学这个知识,今天晚上就读数学书,不要做题,就读。


读数学书和读语文不一样,比读语文更有意思、更需要动脑子,数学书每一页一个废字都没有,你必须精读。把这些文字翻译成数学画,比如三个小点就画上三个圈,再把图画翻译成你的语言,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会讲数学故事。


讲完数学故事以后更牛的是你提一个问题,如果在读书过程中能够走这四步:第一步读文字、第二步画数学画、第三步讲数学故事、第四步提出问题来,你就越来越牛了。不要提前刷题,早晚有刷不动的时候,大脑锻炼不起来,所以你要去预习、读数学书,把数学书讲明白了,你就会学习了。


06

最不负责任的就是一张一张卷子给孩子,一本书一本书给他刷


现场二年级妈妈问:我有很多学习的群,群里面有很多家长疯狂的给孩子布置作业,我有时候挺焦虑的。要不要给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给他布置很多的课外作业?如果什么都不做,又感觉特别不负责,做了又觉得对孩子是不是会形成一些压力?


杨玉翠:第一,千万不要“题海战术”,没有一点好处,孩子做题做得快,能快过一个小计算器吗?咱们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大脑,不是比算题算得快,要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情,不要去做“题海战术”。


第二,教孩子读数学书。我从20多年前就做这个实验,现在在我们学校里,我也是一直教学生精读数学书。我天天说,我们要当数学小翻译家,就是文、图、式三者之间的来回翻译,做好了这一点就能把数学书读好。


最高级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你看咱们和机器人聊天,你会发现你提的问题越高级,它回答的越高级,你提不出问题,拿着这个工具也不会用。所以,提问题是最难的一件事。


读书、提问题,适当的做练习,10分钟、8分钟的练习就够了,最不负责任的就是一张一张卷子给孩子,一本书一本书给他刷,把孩子的胃口全部刷掉了就坏了,多理解知识背后的道理。


比如二年级正在学乘法口诀,你要明白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乘法来解决。要让孩子当小老师给你讲,费曼学习法,特别重要,我孩子小的时候也让他给我当小老师讲,我是教数学的,但我从来不教他数学,就让他讲给我听,有时候故意示弱,这个我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有的时候他问的问题我真的是不会,讲着讲着他就越来越厉害了。要把力气用在更难的,让孩子会读书、会思考上面来,而不是放在很简单的,让孩子刷题上。


张贵勇:家长越焦虑,越容易把孩子甩进一种黑洞里面,家长要放松,平心静气。我虽然是学文科的,但是高考数学拿了140分,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有个错题本,所以我家小朋友也有自己的错题本,这是很好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完成作业,考前把错题看一遍,把你不懂的攻克了我觉得就好。而语文我更喜欢读完一本书以后,把我的读书感觉、想法写出来。


其他相关文章:

三年级分水龄?六个思维法宝,让孩子学习有后劲



奖品来了


三川老师看完这本书后决定让白老师和小丸子也看一遍,还要开一个家庭读书会。各位读者达人,看完本文你最有感触最有收获的是什么?你想发表什么教育感想?请尽情留言,我们不介意你写成小作文!获得高赞的五位读者可获得一本《学会学习》。



彩蛋:

因为三川老师和马旻老师聊得意犹未尽,俩人相约下周再来一场直播,三川老师会继续挖马老师学习的秘密,欢迎你来直播间提问。不仅准备了书可以买,还有图书和猿辅导奖品抽奖喔。点击下面预约,先约上就不会忘记错过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童书妈妈三川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