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坚持扎根乡村,开展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试点,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广东农信坚持以党支部共建为旗帜,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金融人才下乡为动力,在汕头澄海率先开展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试点,并将扩大到全省10个县(区),全力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的乡村服务格局。一是开展“村村通政务”。省农信联社与省政数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出台工作方案,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布放2万台政务服务一体机,预计春节前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自助机行政村全省全覆盖,实现村村通政务。截至10月末,已投放政务服务一体机2279台;其中第一家试点的澄海区已投放207台,实现镇(街道)100%覆盖。二是打造“户户通金融”。广东农信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研发推出“户户通APP”,建立“乡村金融特派员”队伍,计划2年内选派2万名金融特派员进驻全省各行政村,担当党建共建联络人、金融知识宣讲人、金融服务推广人等角色,以金融人才进村入户带动金融服务全面覆盖,实现户户通金融。截至10月末,全省农商行共向村(居)派驻乡村金融特派员3768名;其中澄海农商行派出金融特派员111名,率先实现了一个行政村派驻一名金融特派员的全覆盖目标;已入户建档16.3万户,占澄海区总户数的80%以上。三是推进信用村建设。以推动信用村镇建设为切入点,开展整村授信、一村一授信,创新“主动授信、无感授信”等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聚焦支持乡村振兴。截至10月末,已建设信用村5831个,覆盖面为30%;信用乡镇310个,覆盖面为23%,建立农户信用评级档案288万户;共对3813个行政村实行整村授信,授信金额308亿元,用信户8.39万户,贷款余额71.21亿元。
二、坚持因地制宜,围绕农村产业兴旺持续加大信贷投放,走好金融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特色路”
坚持金融支持产业,产业兴农,顺应产业规律,把资金、人才等高水平要素资源导入乡村,为涉农产业注入强大的产业发展动能。一是加强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园方面,积极对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已授信共计127亿元,发放贷款103亿元,支持企业2168家。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已累计投放贷款规模达1000多亿元。如主动对接各地“菜篮子”等“子”系列培育工程,其中,“菜篮子”贷款250亿元(2.5万户),“米袋子”贷款15.67亿元(2550户),“果盘子”贷款23.1亿元(8737户),“茶罐子”贷款10.54亿元(1045户),“水缸子”贷款6.5亿元(40户)。二是大力服务特色涉农主体。新型主体方面,针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特色,助力“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农产品产业链”的兴村富民发展模式。截至10月末,支持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57家,贷款余额83.91亿元。特色人群方面,推动广东“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金融服务支持,累计发放贷款159亿元、9716户获贷。三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省农信联社发挥总部优势,积极对接与省扶贫办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12.22亿元,服务贫困人口4.22万户,扶贫小额贷款投放规模及户数均占全省近6成,居全省金融业首位。辖内有信贷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放贷比例为100%。对接省农村农业厅、省乡村振兴局,支持广东乡村宜居建设,已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33亿元、农田基本建设贷款34亿元、美丽乡村贷款13亿元。
三、坚持守正创新,构建渔业全产业链、全生命期、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支持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美丽鱼塘、美丽渔场、美丽渔村”等系列金融产品,计划三年内投放5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100万亩鱼塘改造,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为广东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金融活水。一是支持渔船更新改造。主动对接政府“渔船更新改造贷款风险担保资金项目”,以“渔船在建担保+实船抵押”方式,研发推出“渔贷宝、船家宝、海洋宝”等特色信贷产品,实施减费让利,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办贷效率,积极为渔企纾困解难。项目合作期间,授信856户,授信总额20.10亿元,发放贷款19.13亿元,用信率达95.17%;355艘渔船完成了更新改造,促进新增就业人口约6000人,带来经济效益超25亿元。二是支持水产养殖产业。围绕水产养殖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推出专项金融产品支持水产行业发展,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特色金融服务,推出“蚝宝贷、脆肉鲩养殖贷、水产致富贷、渔乐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支持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推动水产养殖业实现升级改造、绿色转型。近三年来,累计发放水产养殖产业贷款超94亿元。三是支持培育“链主”企业。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保鲜物流为发展重点,优先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市场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充分发挥核心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辐射带动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网状产业集群,促进养殖、生产、捕捞、冷鲜、运输和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发展。截至10月末,支持水产养殖“链主”企业25家,发放贷款7.1亿元。
四、坚持科技赋能,以数字化、智能化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捷化水平
一是填补金融服务空白。构建“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站+电子机具+线上平台”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营业网点5300多个,便民服务站6000多个,各类电子机具超10万台,手机银行等线上金融服务覆盖全省1100多个乡镇、2万个行政村,省内乡镇基础金融服务100%全覆盖。开发移动营销PAD、移动柜台等电子挎包工具,让偏远地区村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客户经理的上门服务。二是创新信贷数字技术。依托大数据风控技术推出线上信贷产品“悦农e贷”和“悦农小微贷”,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功能,最快1分钟放款。截至2021年10月末,悦农e贷授信总额742.78亿元,贷款余额275.37亿元,不良率0.38%。创新运用“真知码”数字溯源技术,研发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产品“真猪贷”。截至10月末,已完成“真猪贷”授信11.03亿元,累计投放贷款7.28亿元,有效支持生猪养殖户204家,养殖规模99万头。三是强化农村支付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整合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积极打造“悦农e付”渗透农村支付各个领域,有效推动支付结算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延伸。参与全省94个“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开展“智慧+”医疗、教育、政务等便民项目,有效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向农村下沉。开发乡村振兴专属金融产品,推广发行“乡村振兴卡”,服务农民勤劳致富。
下一步,广东农信将坚决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抓紧制订广东农信支持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坚守“姓农、姓土、姓小”定位,发挥“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坚持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加强对万企兴万村、基本农田复垦、农产品冷链建设、中央厨房建设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努力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广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新价值、作出新贡献。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