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边缘的焦虑|“雅努斯的界面”艺术家之袁可如
在展厅的深处,四块屏幕兀自播映着怪诞而诗意的录像,如同一处特殊的空间界标,感染着每一位经过这件作品的观众——当然,这也是一种界面的体验,四块屏幕自身构成了某种界面矩阵,扰动着展览空间的能量场,并在拼贴、碎片化的影像呈现中生成一种观影的焦虑,此种焦虑与界面本身所带来的焦虑,以及当代主体的存在焦虑具有同构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旦夕异客》Fleeting Strangers
27:10 彩⾊ 有声 2017年 四频影像装置
4-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旦夕异客》展览现场
观者一开始面对这四块屏幕时,或许会感到困惑,多频拍摄的手法以及四联屏的呈现方式使得观者捕获影片线索的难度被增大,观者的身体与注意力被四块屏幕不时的熄灭/亮起所挑逗,如同一曲精巧的室内乐四重奏,使人流连忘返于其配器与各部的进出。正如艺术家袁可如所说,“每个屏幕是不同的乐器,我是它们的演奏者和指挥者,某些时刻它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某些时候需要穿插交谈,而某些时刻需要合奏形成一种共颤,以此接近一种情感上的真实。” 作品自身提供了一种非沉浸式的、具身的立体化观影体验,从而强调了观众的参与与作品的身体维度。在这个意义上,作品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诸种官能,使影像脱离了纯然的视觉之物的意义模式,并在其本体论的层面被赋予了“肉身”存在。影像的肉身之维使得窗口模式的界面被深度化——观众并非面对四块扁平的屏幕界面,而是面对着意义的深渊。
而四块屏幕也并非各自独立的叙事单元,而是在彼此之间具备跨屏的声画处理,例如当最右侧屏幕中的仿生人女孩开始唱歌时,左侧三个屏幕的人物都会不约而同地朝右望去,袁可如精心设计了这些沟通屏幕之间的细节,从而强调了四个异度时空之间的关联,使观影者获得了某种全知视角,也隐射了平行宇宙、历史螺旋等概念。观者在观影时的困惑也将被转化为对时空本身的困惑,正如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的千古之问:“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1]袁可如曾在访谈中将此种时间观理解为德勒兹的“时间晶体”,此种褶子式的多维时间正是雅努斯面孔的闪回。
2022年多伦美术馆
“改造未来——第八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
展览现场的《旦夕异客》
在影片内容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之外,四块屏幕之间的联动自身便构成了一种客体化的蒙太奇——这是对影片蒙太奇内容的蒙太奇化的呈现形式,是一次关于蒙太奇的“二次幂”运算。显然,异度屏幕时空的交叠和并置并非简单地造成了某种加和效果,而是在平行的交互中产生的质的跃迁,并以幂的形式发生意义增殖。在2017年狮语画廊的“苏图西亚·苏芭芭恩雅+袁可如”的双个展现场,这件《旦夕异客》曾以更大的屏幕尺寸进行展示,观者将在物理意义上被四块屏幕的影像所包围,从而进入到某种意义的眩晕地带。这使人想起迪迪-于贝尔曼2016年在巴黎东京宫所策划的展览“新幽灵的故事:漫步图像的历史”,在这场展览中,影像如万花筒般被投射在东京宫的空间内,观众如同在一片影像的汪洋中漫步,这无疑是一种物质化的蒙太奇与图像漩涡。
“新幽灵的故事:漫步图像的历史”展览现场
《旦夕异客》的故事情节来源自袁可如自己所撰的四篇短篇小说,作品充分释放了影像与文字之间、电影性与文学性之间的张力,影像既是对文本的直观化与当下化,同时又在镜头叙事与意义失落之地生产出全新的语汇。此外,在这件作品中,我们还能发现许多经典科幻作品的影响,如法斯宾德的《世界旦夕之间》(Welt am Draht)、戈达尔的《阿尔法城》等,影片的多重维度同步推进的循环叙事模式则使人想起大卫·米切尔《云图》、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小说。作品的名字“旦夕异客”即是直接向《世界旦夕之间》的致敬。
《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世界旦夕之间》改编自伽洛耶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该片后来被好莱坞翻拍为《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并直接影响了此后的同题材电影《黑客帝国》。这部影片讲述了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项目斯莫莱克戎1号为统筹人类行为而创造了一个虚拟真实世界,主人翁斯蒂勒在种种神秘事件的引导下逐渐深入自身与世界的本质,在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上层还有一层真实世界,斯蒂勒最终主动选择通过死亡来逃离这种荒谬的困境。影片的逻辑正如其中一份CC海报的图式化表现那样——一位奔跑的男人被困在两个相交的圆环中,这种无法在时空维度中定向的奔跑,如同莫比乌斯环的隐喻——从任意一点出发都将最终回到原点,所有逃逸的尝试似乎都是无效的,此种循环往复的时空架构与逃离的主体性行为同样在《旦夕异客》中得到了体现。无法入睡的试验品、阿尔法城里的女郎、与古怪机器相连的“瑞丝”以及名为“玛雅”的地球幸存者,他们都被困在各自世界的暗处,渴望着逃离却又无法如愿。袁可如说,“我其实是想表现的是人的一种命运感。当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困境,然后面临着不同的结局的时候,他们同样是要做斗争。”性别伦理、信息过载、生物性失调、人工智能……这些当代的议题被作品的棱镜所折射,并最终指向了后现代社会中此在(Dasein)自身的存在焦虑。
《世界旦夕之间》CC海报
在《世界旦夕之间》中,影片通过多次出现的“镜子”这一视觉词汇来暗示拟像与真实之间的拓扑关系,对于同样被淹没在拟像中的当代主体而言,“破镜之日”似乎遥遥无期,拟像的统治与感官的殖民已然比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做出“海湾战争从未发生”的论断时更为促迫。镜子构成了拟像与真实之间的临界面,同样也映射着在世界暗处和宇宙边缘的生命政治,以及“旦夕”之间的“破镜”尝试,或许对于这样一个镜中世界而言,本就无所谓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分。而梅苏亚在《形而上学与科学外世界的虚构》中所言:“不稳定的强度浸入无限纯粹的孤独当中,没有环境,而只有坍塌物去那里开垦无世界的存在的真理。”[2]——则仿佛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雅努斯之门后的(或者说后人类时代的)景象。在这个意义上,袁可如作品及其美学风格的复杂性正是当代的复杂性,赛博格式的忧郁与冷峻背后,流露出某种怀旧的诗情与栅格化的浪漫——这种诗意来自宇宙和未来本身。
撰文:乔泓凯
[1]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58页。
[2] 甘丹·梅苏亚:《形而上学与科学外世界的虚构》,马莎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6页。
艺术家
袁可如 Yuan Keru
袁可如,1990年出生于杭州,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她的艺术创作聚焦于探索影像的绘画感、空间韵律和叙事性,把现实中当下所经历的事件、情感与历史、神话、梦境等结合到一起,用叙述性的影像方式来呈现不同历史切片中的个体困境。
她曾获2022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2018年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入围2014届华宇青年艺术奖;参与“钻石一代”2013年香港艺术巴塞尔沙龙及多届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单元;作品曾刊登《天南》文学杂志第16 期封面。
近期个人项目/个展包括:《柔软的沉积》表演项目,画廊周北京;《悬停的身影》,浙江美术馆;《记忆所及之处》,集美·阿尔勒;“后像之痕”,SPURS Gallery;CEF专题放映:袁可如|成瘾,幽灵以及宿命三部曲;“NEBULA 5 SPACE”,四方美术馆;“池化>孚梦”表演项目,油罐艺术中心;“月亮便士”,西岸艺术博览会;“旦夕异客”,狮语画廊;《会饮俱乐部》首映,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
参加群展/放映的机构包括:韩国Ulsan Art Museum, 松美术馆,天目里之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画廊周北京,剩余空间,OCAT深圳馆,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墨方,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奥克兰艺术博览会,德国乌帕塔尔国际艺术家邀请展,首尔Alt Space LOOP, 巴黎Asia Now Paris,明当代美术馆,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赫尔辛基艺术节,柏林 MOMENTUM画廊,Photo Shanghai等。
Born in 1990 in Hangzhou, Yuan Keru graduated from School of Inter Media Art, China Academy of Art with an MFA in 2016, and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Shanghai. Yuan’s practice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painterly quality, spatial rhythm and narratives of video, combining the on-going events, emotions with history, mythology, dreams and so on. She uses narrative films to present the plight of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sections in the history.
S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JIMEI ARLES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 Discovery Award(2022); nominated for the AAC Award of Art China (2018); nominated for the Huayu Youth Award of Art Sanya (2014); invited to speak in the panel “The Diamond Generation” moderated by Hans Ulrich Obrist at Art Basel Hong Kong 2013; participated in the Film sector at Art Basel Hong Kong 2018/2016, and her work was featured on the cover of the literary magazine Chutzpah!, of the 16th issue.
Her recent solo exhibitions and projects includes: “Soft Sediment”,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Levitation”, Zhejiang Art Museum; “Memory Horizon”, JIMEI ARLES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 “Traces of Afterimage” , SPURS Gallery; CEF Digital Archive vol. 12: Yuan Keru, Addiction, Ghost and Destiny; “NEBULA 5 SPACE”, Sifang Art Museum; “Pooling > Pixelated Dream”, TANK Shanghai; “Moon and Sixpence”, 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 West Bund Art & Design; “Fleeting Strangers”, Leo Gallery; “The Symposium”, screening at 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etc.
Her works have also been exhibited in Ulsan Art Museum, Song Art Museum, By Art Matters Residency, Duolun Museum of Modern Art,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Surplus Space, OCAT Shenzhen, 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Genève,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Mocube, 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Expo, Auckland art fair, International artists in the Fabric Factory(Wuppertal), Alt Space LOOP( Seoul), Asia Now Paris, Ming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M21, Helsinki Festival, MOMENTUM( Berlin), Photo Shanghai, etc.
Recommended
推 荐 阅 读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