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
【BRC|理想国 】系列访谈
Q:BRC
A:王卫
Q:首先我们可以从你和罗马湖的渊源开始谈起,是什么样的机缘和体验促成了“理想国”的这次群展?A:我是2019年夏天搬到了罗马湖,当时艺术家刘辛夷和顾颖夫妇正要搬回杭州,所以就接了他们的工作室。来的时候已经知道这一片艺术区可能一年左右就会拆,不是很稳定,但觉得可以作为一个过渡就过来了。过来后发现罗马湖这边其实是挺安静的,因为有一大片湖面在旁边,甚至是有一种很田园的感觉。然后2020年疫情期间红梅从城里也搬了过来,那会儿开始就经常和周围的几个邻居在红梅那里聚餐,然后跟阎硕、阎实和孙盟他们的互动慢慢多了起来,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一下。
当去年10月工作室要拆的通知下来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去找工作室看地方。这期间阎实和林郁他俩就在罗马湖边上的村子里找到了一个农家小院,然后我们就一起去看,实际上这时候村里面很少有院子了,基本都是拆了老瓦房起成两三层的楼,然后再一间间的对外出租,准确的说就是已经城中村化了。但阎实林郁他们的院子还是有些特别,是个独门独院儿,旁边还套着一个单间的小院子,两层房子的屋顶上是一个空旷的大露台,还有一个阳光房显得很特别。阎实说他们挺想利用那个多出来的小院子做点艺术项目,我们就开始议论起来,好像也说到了可以先做个展览,但具体定下来这个事情是在几天后孙盟的篝火晚会上,而且很具体的定下了在12月1日开幕,只有八天的时间,很有挑战也很兴奋,觉得应该是可以做点什么出来。Q:你理解的“理想国”是什么?和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有关联吗?A:这个展览的题目叫“理想国”,也不记得是谁提出来的,当时感觉这个题目与那段时间周围这些人的忐忑心情有所呼应,尤其工作室被拆的原因只是为了冬奥会要修一条路,而这个还在不断大兴土木的村子在规划中未来也将变为一个公园,只是感觉这一切太过荒诞了。
Q:这次群展发生的场地是在艺术家的家中(后沙峪镇罗各庄村罗东路28号),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A:我一直感兴趣在一些非常规的空间里做作品,更能引发一些意外的出现。
Q:你是如何理解艺术家自我组织的展览?在布展中,你是如何做到使作品在最佳位置呈现给观众的?A:艺术家自我组织的方式对我来说是毫不陌生的,无论是早期后感性阶段还是后来组织箭厂空间,就是很主动的去做事情。当然那些是更紧密的一种工作方式,而这次更像是一次临时起意,在一个拆迁的氛围之下,大家有想法就来做,展览本身也更像是一次聚会,阎实在其中的组织协调也非常出色。
Q:能谈谈你在当时创作的概念以及作品和创作情境之间的关系吗?A:其实第一次去阎实家里参观就觉得这个院子挺特别的,从湖边进去村子一拐弯远远就看到了,位于一个丁字路口的中间,前面还有一片空地,旁边刚起了一个巨大的钢结构框架,显得非常突兀。所以当时便想跟这个环境本身发生一个关系,在反复观察这个房子外立面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2018年广州那件未完成的作品,两个相似的建筑外立面,也都是街角,都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周边杂乱拥挤的环境中显得有几分卓尔不群,如果把这个广州的街角呈现在房子的外立面上应该会很有趣。想法决定后就开始考虑制作,最后选择了广告灯箱的方式,然后作品的制作安装在阎实的帮助下进展顺利,最终在开幕前把灯箱安装到了朝向空地的那面墙上。
Q:这次群展发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场地,具有较强的社会介入性,很想了解一下周围社区对此有何反响?
A:确实我和阎实说过如果这个展览发生在艺术区里,我可能就没有什么兴趣。恰恰是这个杂乱无章、迷宫般的村子是比较有趣的地方。选择这个外立面和广告灯箱的方式,必然是想到了它会和周边环境有一种对话,当时只是希望不会给阎实引来什么麻烦,后来发现是多虑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村里面的人其实都满淳朴的。
王卫
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理想国
2021.12.1-2022.1.30
地点:北京市顺义区罗马湖罗东路28号
欢迎预约观展:1355228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