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朋友你好,今天这一期我们又和辛弃疾见面了,我们已经读过辛弃疾的两首词。在《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当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执着于爱情的追求者,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当中,我们又读到了一个“霸道总裁”无奈的怨妇情结。今天我们要读到的这首《西江月》又将呈现一个怎样的辛弃疾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读完这首词我们可能要会心的一笑了。因为在这首《西江月》的描述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英雄词人的慷慨纵横。辛弃疾这一回又从“霸道总裁”转型成为一个随性自在的山野农夫。那么转型之后的农民词人辛弃疾又会呈现出怎样截然不同的风格呢?这个问题我还不忙着回答,因为在解读这首词之前,我还是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西江月》这个词牌。
《西江月》本来是唐代教坊曲,用作词调。词牌名可能来自于李白的《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西江月》这个词调在全宋词的使用频率高达490次。算是宋代词人比较偏爱的词调之一。当然,这也是辛弃疾比较喜的一个词调。他的词集中用到《西江月》词调的频率还是挺高的。《西江月》的格律形式也有些特别,我们读到过的大多数的词,要么就是压平声韵,也就是韵脚的字都必须是平声。要么就是押仄声韵,押韵的那个字都必须是仄声字。可是《西江月》却是平仄韵通谐的。上下片各两平韵一仄韵,就以辛弃疾这首词来为例,上半片押韵的两句“清风半夜鸣蝉”和“稻花香里说丰年”,押韵的两个字“蝉”和“年”,都是平声字。下半片押韵的两句“两三点雨山前”和“旧时茅店社林边。”“前”和“边”也都是平声字。但是,上片最后一句押韵的“听取蛙声一片”的“片”,却是谐仄声字的韵。下片最后一句“路转溪桥忽现”,韵脚的“现”也是仄声字。那这种平声字和仄声字通谐的格律形式,就称为平仄韵通叶格。一般来说,平声字发音相对比较温和,音调比较低,声音也能够拖得比较长,可是仄声字显得更加的慷慨或者是明快、率性,音调往往偏高。汉字这种独特的声韵特质,是汉语词词很重要的魅力所在。因为不同的声调营造出来的情绪差别还是挺大的。所以我们在读词的时候不妨多去感觉一下那种“平、上、去、入”所带来的抑扬顿挫之美。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讲完了词调该回到词的内容本身了,我们多了很多抒情的词,或者是情景交融的词,可是这首《西江月》乍一读上去,貌似是纯粹的写景,可是我觉得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它看上去句句都是在写田园风景,可事实上句句都没有离开田园生活当中的人。这就是辛弃疾填词技巧的高明之处。这首《西江月》怎么能够做到句句都不提到人,可事实上又是句句都在写人呢?我们现在就来逐句解读一下这首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词一开始就为我们营造了一片宁静,却又灵动的田园风光。我对这种风光是很熟悉的,因为我就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而且尤其喜欢农村的夏天。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在天黑前就吃完了晚饭,当夜幕降临,暑气渐渐消退,我们就把竹床搬到院子里,我建议的躺在床上,享受着凉凉吹过的夜风,外婆坐在旁边摇着蒲扇,一边赶着蚊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随着夜越来越深,天上的星星就像灯一样,一盏、一盏亮起来,直到满天繁星。月亮从山头升起,挂在树梢,或者是在群星簇拥的夜空,温柔的露出笑脸,白天聒噪个不停的知了,到了晚上似乎也会安静下来,也像我们聊天一样,有一搭没一搭,偶尔响那么几声。没有了白天的狂躁,反而更加衬托出夏夜的安宁。“明月别枝惊鹊,听风半夜鸣蝉。”辛弃疾笔下乡村的夏夜和我记忆当中的乡村夏夜是那么的相似。只不过辛弃疾用笔很巧妙,看上去是纯粹的写景,其实还暗含着典故。
“明月别枝惊雀”就暗含了一个典故,你一定还记得曹操的短歌行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首词里写到了明月和惊飞的乌鹊。后来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还专门演绎了一段曹操创作短歌行的场景。那是建安13年也就是208年11月15日的晚上,也就是赤壁大战的前夕,曹操率号称80万大军南下破荆州,下江陵,顺长江往东,准备攻打割据江南的孙权和刘备,一统天下。那天晚上,天气晴朗,皓月当空,百万雄师阵容整齐,宽阔的长江水面上,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曹军战船。一时间曹操胸中不禁豪情万丈,充满了那种即将大获全胜的渴望和喜悦。于是他就下令要和众将士战前痛饮一番,以壮军威。将士们酣饮谈笑的声音,惊醒了树上栖息的乌鹊,一连串的鸟鸣声忽然响起来,好几个乌鹊就扑棱着翅膀一路向南飞去。他就诧异的问了,怎么乌鹊会在半夜鸣叫呢?左右就赶紧回答,因为今天晚上月色明亮,乌鹊看到了以为是天亮了。所以离开树枝鸣叫。曹操一听哈哈大笑。他取来长毛立于船头,又将酒杯满满的斟上酒,满饮三大杯之后,将长矛一横,高歌了一曲慷慨激昂的《短歌行》。其实唐代词人元稹就说到了曹操喜欢横槊赋诗,苏轼在前赤壁赋里面也用到了这个典故“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由此可见,明月当空,寂静的夜里,忽然响起了人声,惊起了树上的乌鹊,这是古典词词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场景。其实这种常见的场景也是由乌鹊的生活习性决定的。乌鹊在古典词词当中,一般指的是喜鹊。喜鹊是一种和人很亲近的鸟儿,最喜欢将雀巢筑在民宅旁边的大树上,一听到有人来,喜鹊就会鸣叫,就相当于给民宅的主人报信了,有人回来了,有人回来了。古人甚至认为喜鹊鸣叫,预示着远行的游子将要归来。“干鹊噪而行人至”。
唐代词人王勃的《寒梧栖凤赋》里面,也说到鹊儿报信这一特点。”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鸟。”所以,“明月别枝惊鹊,”看上去全是写景,但一个“惊”字其实就暗含了人的踪迹由远而近了。因为有人不期而致,才会惊起早就应该在雀巢里面栖息安睡的喜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当空,清风习习,惊起的鹊儿离开了栖息的树枝,半空当中传来鹊儿翅膀扑腾的声音,树林里呢,又隐隐能够听到知了的鸣叫,真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偶尔的动态又更加衬托出夜晚总体上的安静。这正是我们熟悉的夏天的乡村夜景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果前面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自然景观的一种铺垫,纯粹的乡村景色当中已经暗含着人的由远而近,那么这两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含蓄的告诉我们主人公登场了。即使这两句词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主人公到底是谁?但是我们却能够毫不费力的就猜到,登场的人物除了词人之外,还另有他人。也就是说不止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稻花香里说丰年”一个“说”字就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而是至少有两个人以上在说话。能够在这样的夜晚和词人一起闻着花香,听着一阵阵的青蛙叫声,说说笑笑,谈论着丰收年的一定是当地的老农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上片确实没有一个字说到人,可是从第一句”明月别枝惊鹊“开始,人始终是这个乡村的主角,如果说宁静的乡村夏夜,其实暗含着热闹、喜悦的气氛,那么这种热闹的气氛,绝对不是仅仅由喜鹊和知了的声音带来的,而是丰收的希望给村民带来了抑制不住的喜悦。使得整首《西江月》洋溢出一种明快和欢悦的情调。是啊,对于靠天靠地生活的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丰收更值得高兴的呢?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上片隐约写了一群人站在稻田边喜笑颜开的讨论着丰收。下片就自然的转到了词人一个人的所见所闻了,和邻居老农痛快的聊了一会儿天之后,词人就告别他们,独自继续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呢?“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和上片的风景相比,有了很细微的变化。上片是夜空晴朗,明月如水,可下片却是“七八个星天外”星星突然显得寥落了,稀疏了。因为下片的天气善变,这意味着它一会儿功夫就变天了,从明月当空到星星稀少,再到几滴小雨落下。短短的两句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天气变化。山前落下的那几滴雨,好像在催促着词人赶紧回去吧,可能会要下大雨了呢。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表面上好像这又是两句纯粹写景的词,没有经过一点刻意的修饰,其这其中依然暗含了典故。五代时候的词人卢延让就写过:“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这样的词句。而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是化用前人词句而来。不过放在他这首词当中,完全感觉不到牵强,就好像正是他眼前所见的实景一样。那这不期而遇飘下来的两三点雨,让人有点着急,要回家避雨了。可是黑灯瞎火的,本来在白天非常清楚的路线,到了半夜居然也会变得有些陌生了。比如说那个地标式的建筑物茅店怎么不见了呢?难道匆忙间走错路了吗?毕竟田间小道纵横交错,一不小心走岔了道,那是很正常的事。“旧时茅店社林边”“社”应该是指祭土地神的土地庙,词人很清楚的记得那个茅店应该就在树林边的土地庙附近,怎么走了老半天还没看到呢?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正在疑惑的时候,词人顺着脚下的小路趟过溪水上的一个小桥,猛一抬头,那个茅店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这两句纯粹的写景,可是词人即然发现了熟悉的茅店,说明他又找着了回家的方向。那种惊喜的感觉,已经是呼之欲出了。有意思的是啊,在今天江西上饶南边40里的地方,还有一个黄沙岭乡。乡北就是茅店村。茅店村的村民至今犹存,那是当年辛弃疾闲居的地方。茅店村旁有一条小溪,这条溪水由北至南注入泸西,从茅店村,向北有古道,通往上饶城区,西南通往盐山,宋代青石铺成的古道依然保留到了今天。从山间盘旋一下,大约有五里长。
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假如有机会啊,顺着这条青石古道走一走,也许我们更能够体会到辛弃疾当年夜行其上,伴随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样的乡村野趣吧。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这首词大约是写在南宋绍熙元年也就是1190年左右。在1811年,也就是辛弃疾42岁的时候,他从浙西路提点刑狱任上被罢职。随后呢,就一直定居在江西上饶。到1190年,他已经51岁了。
在农村的闲居岁月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当然,辛弃疾的日常生活并不需要靠种地来维持。可是十年的闲居,他早已和当地的农民打成一片了。他和农民真的已经到了那种同命运共呼吸的地步,那这十年的时间,辛弃疾成功的完成了从“霸道总裁”到“山野农夫”的华丽转型。他一会儿向西边的邻居老农学种树,一会儿又饶有兴趣的欣赏东边邻居家里的春蚕开始孵化了。或者看着东家娶妇,西家嫁女,他也跟着开心。所以这首《西江月》里面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不只是农民的欢喜鼓舞,也正是辛弃疾发自内心的由衷喜悦。
多年的乡村闲居生活,辛弃疾写下过很多反映农民生活的词作,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疑是其中很杰出的代表,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洋溢着丰收喜悦,和农民同喜同乐的情绪,在辛弃疾的笔下经常能够见到。例如他写的《浣溪沙》词也流露出类似的情感。”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春天来了,风调雨顺,天气显然比去年要好,乡村父老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对于丰收的期待,不仅主宰着农民的命运,也紧紧的牵引着辛弃疾的欢喜或者是忧虑的情绪。让我们看到了辛弃疾与农民甘苦与共的真诚。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首《西江月》,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一个人,貌似句句写景,但其实句句写人。辛弃疾并不只是一个田园风光的旁观者,他已经将自己的忧乐情怀完全融入了农民的生活,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一片蛙声,一缕稻香,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乡村的自然风景,但其实处处都寄托着词人最真实的经历和最真诚的情感。
29.苏轼《望江南》
30.苏轼《浣溪沙》
31.白居易《花非花》
32.冯延巳《鹊踏枝》
33.冯延巳《鹊踏枝》
34.柳永《蝶恋花》
35.晏殊《浣溪沙》
36.王观《卜算子》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