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走中共来时路,这些“北京足迹”记者必去……

徐婧 庖丁解news 2022-03-17


提到北京,你可能会想到她是充满历史气息的六朝古都,是当下快节奏的现代化都市,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但北京这座城市还有一个重要“身份”,那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北京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地点,曾多次发挥重要作用!


从新文化运动到七七事变,从中国共产党进驻香山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北京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真正“站起来”的转变,也留下了无数战士的热血与足迹


全国两会过后,中共百年华诞报道即将进入高潮,媒体朋友是否还在为选题发愁?别急,小牛的同事小新提前为大家规划了一条报道专线:从北大红楼启程,途经抗日战争纪念馆,最后抵达香山双清别墅。沿时间轨迹,重走中共来时的路,定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中新社记者采访“中共百年华诞”记录花絮


01


与中共成立的“见证者”对话


北大红楼全称北京大学红楼,建成于1918年。这里曾是北京大学的校舍,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报道专线第一站,小新带您来到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一同与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研究人员对话,了解北大红楼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布展情况。


▲中新社记者“北大红楼”采访视频


2002年,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依托北大红楼成立,红楼一层对外开放,复原了李大钊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等,让更多观众走进历史场景,感受红色印记。


在这座红楼里,李大钊创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蔡元培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改革;陈独秀等人创刊了《每周评论》,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鲁迅在此授课,培养了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


近20年来,这座纪念馆收藏了4900件(套)新文化运动相关文物。其中,珍贵文物达1188件(套)。


现在,北大红楼正在筹备一场大型展览,预计今年展出时,红楼的参观人数将达到历史高峰。


中新社记者程宇(左二)和贾天勇(右一)在北大红楼采访。


这座历经风雨的地标建筑曾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让更多人在今天能通过参观感受百年前的历史氛围,寻访厚重的红色记忆,在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感受初心。


她是中共成立的见证者,也是娓娓道来的讲述者。行走在红楼的校舍间,耳畔虽早已没有琅琅书声,但那段岁月发生的故事仍会在脑海浮现,在内心翻涌。


02


在全面侵华发生地守望和平


卢沟桥是中国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最长的十一孔联拱石桥,也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游客参观卢沟桥,一些孩子们数石柱上的石狮子。中新社记者易海菲摄


报道专线第二站,小新带您来到宛平城。昔日的战火早已停息,但那桥上的裂缝、残缺的狮身无不提醒着我们:那段历史不应,也不会被我们遗忘


需要提示的是,这一站包括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和卢沟桥三个景点,请跟紧小新的脚步,不要掉队哦。


在雕塑园中,石碑纹路间品读淌过的时光;在抗战馆内,件件展品前领悟不朽的精神。卢沟桥上往来的行人中,有的对着石狮子眺望远方,有的不时低下头陷入沉思。


中新社记者杜燕(左一)王世博(左二)富田(右一)在北京抗战雕塑园内拍摄。


中国共产党在攸关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向我们讲述道,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国人民到底应该怎么做?“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鲜明回答:必须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同时要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目前,抗战馆馆藏有3.5万件文物、史料,3万多册图书,上万张图片资料及众多视频资料等。


珍贵的馆藏中,有许多是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以及抗战将领的后代们捐赠的,有许多是港澳台同胞、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捐赠的,还有一些是来自俄罗斯、日本的国际友人专程到抗战馆捐赠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右一)向中新社记者易海菲(左一)富田(左二)杜燕(左三)王世博(左四)介绍馆藏。


当被问及参观抗战纪念馆的意义时,罗存康回答道,曾有一名日本记者在采访中问我,展览是给谁看的?“我说,是给中国人看的,也是给世界各国人民看的,包括日本人民在内。”他欢迎海内外观众多了解抗战历史,从中获得教训、经验、智慧、力量和启迪。


03


中共中央进京第一站为何选址香山?


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有一座古朴的庭院在树林中静立。院内有翠柏、竹林,环境幽静淡雅。在院子的中央,有一池清水和一座六角红亭。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与爱子毛岸英在这座红亭内交谈。


这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居住的地方——双清别墅。


位于北京香山公园的双清别墅  中新社记者田雨昊摄


第三站,请随小新来到双清别墅和香山革命纪念馆。让我们一起拾级而上,踏着72年前的足迹,探寻中共“来时的路”。


香山公园管理处宣传科科长绪银平介绍,作为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第一站,双清别墅见证了毛泽东指挥渡江战役等军事、政治上的重大决策,毛泽东更是在这里留下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等理论文章。


当年,中共中央进京第一站为何选址香山?据绪银平介绍,这里茂林深密,易于警卫和防空;香山慈幼院共有3000多间房屋,可解决住房和办公问题,而且香山位于京郊,兼具城市和乡村的特点,适于中共中央进行农村转战城市的过渡。


中新社记者于立霄(左二)、王世博(右一)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与讲解员(左一)在做采访前准备。


在香山公园内,有八处革命旧址。八处均在香山公园南麓,已被集中连片修缮保护。房屋修缮和室内展陈力求按照历史原貌恢复,准确而全面呈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工作生活状况。


如果想要更近距离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工作细节,不仅可以参观他们的居所,还可以到山下观摩文物。


位于香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在举办“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展览集中展出了毛泽东在香山期间起草的电报、手稿202封,还有珍贵文物史料62件套,历史照片50余张。


▲中新社记者“香山革命纪念地”采访视频


在专题展中有一封珍贵的书信,是毛泽东于1949年6月19日亲笔致信住在上海的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书信篇幅不长,表达了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前来北平共同商是的真挚诚意。


正是凭借这份不竭的坚韧和不懈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绪银平说,我们正处在“两个百年”的关键时期,只有把中共在香山的这种赶考精神发扬和传递下去,续好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力量,才能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只是此次北京红色文化报道专线的部分景点。在这条中新社记者规划的独家路线里,小牛也是收获颇丰:从建党前夕的大刀阔斧,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再到“进京赶考”的从容坚定......后续还将有新中国成立之后涌现的诸多新景点,如献礼“十年大庆”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投入运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当置身一个个纪念地时,在书本中读过的故事都成为了具象画面。


如果您也想在建党百年之际感受这份初心,不如get同款路线,开启这场京味十足的红色文化之旅吧!


作者 徐婧
编辑 苏碧滢


推荐阅读:

小新Vlog揭秘两会报道,这位女记者十几条稿上热搜…

“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满月,这些机构名称写错重罚!

两会虽闭幕,这些话题却值得持续关注……

今天属于“她”!这群女记者酝酿了一个“大计划”……

如何在两会发布会中,用现场特写“抓住眼球”?

两会时评如何有料又轻巧,这里有三个技能……

两会热点大透视!读懂两会,就读懂了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