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独闯”深山老林 上演零下50摄氏度的“美女与萌兽”
嗨!被暴雨和高温天气夹击的你
想不想清凉一下?
不如随小牛去-50℃的内蒙古看看!
(同时交流新闻业务
“眼睫毛上霜”的女记者张玮这就登场!
▲本文作者张玮与萌兽“聊天”中
“乌日很技爱雅”(鄂伦春语“大家好”)!我是中新社记者张玮,是生活工作在有四十多个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族姑娘。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内蒙古是蒙古族的聚居区,有着辽阔无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可是,除了这些,内蒙古还有很多神秘的地方和故事。
其实,这些也是我做了记者后才知道的啦!今天我就带着大家走进新闻背后的内蒙古,翻山越岭接接地气。
内蒙古除了世界最美草原还有中国最大集中连片的原始林——内蒙古大兴安岭,除了蒙古族还有中国三少民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都是生活在森林里的民族,作为一名“资浅”女记者,要想在“外宣贫地”上挖掘境外读者喜欢的“新闻富矿”,那必然得张开嘴、迈开腿,向深山老林进发!
一、啥是皮毛一体的“萌帽”?
张玮有话说:一顶“萌帽”带火一个民族,为了见识真正的皮毛一体,七八个小时车程颠到我“六亲不认”!
与鄂伦春这个民族的缘分始于2017年初秋的一天,一早7点钟从呼和浩特飞往呼伦贝尔,2个小时航程结束后,真正的旅行才正式开始。大客车穿越草原、湖泊、森林……傍晚时分,终于抵达目的地——鄂伦春自治旗,我被颠得“六亲不认”的五脏六腑才逐渐归位。
鄂伦春自治旗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鄂伦春族的聚居地,土著猎民仅3107人。
▲张玮镜头下的鄂伦春族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第一次听到这首熟悉的民歌是用鄂伦春语唱的,原汁原味,我不禁拨开人群,一群头戴“鹿角帽”(后来才知道那是狍角帽)、身穿“皮草”(狍皮衣)的猎民载歌载舞。
说时迟那时快,管他什么情况,新闻人的基本素养得跟得上,镜头对准,先一顿猛拍,萌萌的样子比迪士尼的公仔一点都不逊色。
之后的采访就“尴尬”了,录音笔准备,呃……“%¥#@&*!~”看着周围当地记者和猎民们用本民族语言无障碍交流时,即使英语六级、俄语八级又有什么用?囧!
于是,我只能“低声下气”地求着会说鄂伦春语的当地记者做我的免费翻译,完成我在鄂伦春的第一篇探访稿件。
▲2017年初秋,张玮首次走进鄂伦春族,被他们的传统文化所吸引。
▲2019年6月18日,张玮参加鄂伦春族传统节日——篝火节时,对一位老猎民进行采访。
内蒙古地域跨度大,动辄上千公里的距离让真正的扎根采访并不容易实现。而我的“探访”是拼凑起来的,每次“蹭”着活动去,只要行程有空档,我就会和猎民们在一起,即使不说话,陪着他们“干活儿”都可能是打开脑洞的钥匙。
四年时间里,我几乎平均每年去两次鄂伦春自治旗,曾在行程开始前的清晨去看猎民大姨做狍角帽,也在晚上结束行程后和当地人撸串啤酒畅聊禁猎下山后的人生……一点点揭开在大山里生活千百年的这支民族的神秘面纱。
▲张玮走进曾经在大山里住着“斜仁柱”的猎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习俗。
满古梅大姨是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匠人,她家住的小平房里摆满大姨亲手做的各类狍皮制品,有鼻、有眼、有耳朵还有角的狍角帽最吸引人的目光。
满古梅从小生活在山上,是地地道道的鄂伦春猎民,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她慢慢学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
同她的第一次采访是我临时起意的,一个下雨的清晨,为了了解真正的“皮毛一体”。
可能因为太陌生,刚开始她对我的“冒昧”造访有一些抗拒,后来才知道,那次采访能成行,“中间人”费了不少口舌。
在与满古梅用汉语和鄂伦春语“夹叙夹议”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这支民族虽然是狩猎民族,却对动物和大自然有着格外的爱和敬畏,这一点与我不谋而合。当我真诚地表露出与她的共情点时,年过花甲的大姨脸上舒展了很多,语气也放缓不少。
那次采访后,我们几乎成了忘年交。这些年,我每年去采访都会和满古梅坐下来聊一些她的生活和变化,从最初的了解鄂伦春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直至这顶“萌帽”在网络上带火了这个民族……
即使现在去一趟鄂伦春族自治旗,偶尔由于采访需求还是会把我颠散架,但我的五脏六腑已经不会“错位”了。距离再远,能和采访对象心走近的那一刻,新闻就自然出现在笔端。
二、偶遇圣诞老人的“座驾”啦?
张玮有话说:圣诞老人的萌宠现“真身”,近-50℃的低温无法抵挡我跨越种群的“采访”啊!
在山的那边、树的那边有一群萌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伶俐,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
在素有“中国冷极”之称的根河市定居着一支可爱的部落——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在那儿的森林里生活着1200余只“精灵”,它们是圣诞老人的“萌宠”,也是中国仅有的驯鹿。
▲张玮镜头下的驯鹿
第一次听说内蒙古有这些“小可爱”,像挖到宝藏一样。可是寻宝之路却像故事书里一样艰难。
驯鹿喜冷,即使生活在“中国冷极”,冬天也仍是它们最快乐的季节。2016年冬天,我随着内蒙古冬季冰雪那达慕媒体采访团走进这片林子,“狼狈”地完成了与驯鹿的首次会面。
▲张玮每一次到访,都会首先和这些驯鹿进行一番“交流”。
冬天的内蒙古越向北越冷,一路上我不停地往身上套衣服:羽绒服套羽绒服、棉裤套棉裤、棉袜子穿两双……
“中国冷极”的冬天,暖宝宝使用方法“划重点”:由于气温极低,说明书上12个小时的保暖效果缩至2小时理解为妙;下车前需让暖宝宝有温热感,否则下车后,浑身贴着的只能是“冰袋”。
脱掉鞋子、掀开毛衣和棉裤,在所有能贴暖宝宝的位置全部贴上……请自行脑补车上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请问,美女形象不要的嘛?
答:保命重要!
▲将近-50℃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即使将自己“打包”起来,不得已暴露在外的五官还是会上霜结冰。
驯鹿一般生活在森林中,那里气温要比市区更低,甚至可以突破-50℃。透过挂满冰霜的车窗玻璃,呃……什么都看不见。
哆哆嗦嗦下车后,发现迎接我们的是一排站得整整齐齐的驯鹿,一看就是经过排兵布阵的。
大家因为稀罕它们,都一拥而上拿起“长枪短炮”一顿“扫射”,然后各自散去。我发现一只小驯鹿呼呼地喘着气,眼睛瞪得像铜铃,主人告诉我,那是因为它鲜少见人,害怕了,也不愿配合。
我便把相机收了起来,和它的主人了解驯鹿的生活习性和部落的历史文化。
可能小家伙觉得我和它的主人成为了朋友,对我放松了警惕,偷偷地闻闻我的衣角。我便蹲下来,摸摸它的头,和它说说话,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明显感觉它不害怕了,温顺下来。
一番“商量”后,我重新掏出相机,它也极其配合地任由我拍照、摄像……好像感觉做个“麻豆”也不错呢。
▲张玮与其一番商量后,小家伙答应了“采访”,且表情到位,极度配合。
做这些“小可爱”的“知心姐姐”已经第六个年头了,每年冬天一定去,偶尔夏天也会去,天热的时候它们慵懒一些,可是我总是会在它们耳边不停“碎碎念”,它们也只会眯着眼睛听着、听着……我用镜头记录下它们每一年、每一季不同的模样。
新闻的采写过程中,何时进、何时退,如何把握“度”,怎样“曲线救国”?和这些跨越种群的“采访对象”在一起,让我学会了做一个有温度的记者。
三、“沉浸”在新闻里?
张玮有话说: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聆听讲述,沉浸式采访会让新闻走近你!
不会写稿的美女不是好司机,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靠实力。
出差前是“元气少女”,出差后秒变“土包小妞”。据某航空软件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的出差飞行里程已接近13万公里。
▲张玮每一次“采访”结束后,都会和被访者合影。
形象“土”点儿也没差啦,稿件“洋气”最重要。
每一次合格的采访,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而是需要静下心走近受访者,“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感受民之所好、民之所恶。
完成每一篇合格的稿件,我们都应深知脚下走的每一步、眼里看到的每一处、耳朵听的每一句,都将客观地通过自己的语言、镜头、文字传递给世界,留下印记。
做记者八年半的时间里,除了熟记“五个W”“中新风格”“小切口切入”等一系列新闻采写要素外,我曾进过最原始旳森林和草爬子(蜱虫)作“斗争”,扎到无人区和消防指战员一起守边疆;也曾同鄂温克族非遗传承人一起缝制“太阳花”,和草原牧民一起赶牛羊……
嗯……还有好多“项目”没体验,比如一脚牛粪、一脚泥巴地在草原上安营扎寨,或者穿越乌兰布和沙漠“寻找”生命绿洲……
▲张玮在-40℃的内蒙古大兴安岭进行采访拍摄。
有木有哪个小伙伴愿意陪我走一遭,美女相伴,何乐不为?举手报名哈!
作者:张玮
策划/编辑:苏碧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