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象“北游”,猛虎下山,突发动物新闻怎么做?

胡远航 庖丁解news 2022-03-17


大家好,我们是中新社云南分社的“追象小分队”。今天是我们“追象”的第202天。


▲中新社云南分社“追象小分队”集体亮相


今年以来,大象“北游”、东北虎进村、县城“熊出没”这类新闻频上热搜,读者对野生动物为何越来越靠近人类生活空间充满疑惑,许多民众也在思考人类如何与其他生物共享蔚蓝星球。


那么,对于新闻人来说,应该如何报道这类突发动物新闻呢?今天,我们趁大象近来开始向南移动的间隙,结合这两百多天的经历,与大家聊聊“追象”体会。


眼疾手快+“神机妙算”


过去三个月,15头野生亚洲象冲出西双版纳,一路向北,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中新社记者缪超采访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杜潇潇摄


专家称,这是一次罕见的突发事件,是一场较为少见的野象远距离迁移活动。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反常出新闻”。


但不是大象肚里蛔虫的我们,如何捕捉它们要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长期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异常,还是得建立在密切关注常态的基础上。


▲中新社记者刀志楠和王旌亚采访“追象人”。刘冉阳摄


以“大象北游”事件为例,在象群尚未挺进峨山县城成为舆论热点之前,其实已经“北漂”了好一段时间,但并未引起大部分媒体的注意。


中新社云南分社长期关注亚洲象,在象群离开“老家”首次造访普洱市墨江县时,就察觉了异常,一路跟踪报道它们首次造访墨江、首次进入玉溪市元江县、首次现身红河州石屏县三个连贯的“首次”。


基于这三个“首次”,“追象小分队”又快速出击,采访长期跟踪研究亚洲象的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等专家,率先播发分析类稿件《中国亚洲象群为何罕见向北迁徙?》。这也是国内外较早关注北移象群“从哪里来?都是谁?到哪里去?为何北上?”的稿件。


回过头来看,能抢得报道先机,“眼疾”“手快”,无疑是两大“法宝”。但只指着这两招儿,后果也很惨痛。


▲中新社记者刘冉阳追寻大象踪迹。胡远航摄


因为缺乏预判预谋,我们一直是沿着象群走过的路线布局采访,完全没有料到大象逼近昆明后,因人象冲突风险加剧,现场管控升级,出现无法靠近核心现场的情况。这也导致在大象进入昆明地界的这一关键节点,我们上下左右追寻也只能在外围“小打小闹”,流下“悔恨的泪水”。


泪的教训告诉我们:“活鱼”是游动的,抓住了也还会跑;要想真正抓牢大鱼,得“眼疾手快”,更得“神机妙算”、提前布局。



细节+原因+故事

“一个都不能少”


抓住了“活鱼”,还得会“做鱼”。


要想做好“大象北游”这样的新闻报道,聚焦事件本身、背后原因、背后故事,“一个都不能少”,还得挖出深度、广度和细致度。


关于大象今天去了哪儿?干了些什么?吃了什么?……这些“每日一问”,自然是百问不倦,每家媒体也都在跟进。但想要脱颖而出,还得自带“放大镜”,善于挖细节。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梳理“大象北游”以来的热搜,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些趣闻趣事,像什么大象喝醉了、大象不喜菠萝偏爱玉米、小象摔倒了、小象掉队了、小象掉水沟了、象群午睡、小象打架、“蹬鼻子上脸”等等。


这些素材大多由近距离跟踪监测的森林消防提供,掩埋”在每日通报中。做个有心人,挖掘出亮点,就能登上当日热搜。


除了关注事件本身,大象从哪里来?都是谁?到哪里去?接下来怎么办?……这些小问号,咱们也得一个一个捋平。不过,在实操过程中,我们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中新社记者刀志楠和王旌亚采访北移亚洲象群过境村庄村民。刘冉阳摄


鉴于事物出现反常是一个严肃复杂的问题,在解析背后原因时我们也多了个心眼。前期采用“编辫子法”,采访多位专家观点,进行开放式、探讨式的解读,措辞也尤为克制。后来事态趋于明朗,在采访指挥部专家时,也注意保持客观、平实、科学的立场。


总之,越是反常,反而越是需要客观、严谨。连措辞也是,最好尽量使用“北上”“向北”“北移”等客观描述事实的词语,而非“北迁”“北徙”等定性词语。“北移”与“北徙”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差之千里。


写大象,到底在写什么?


在追大象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写大象,到底是写什么?”总结下来,我们认为是写大象,也是写人与象的故事、人与自然的故事。


自“断鼻家族”北迁以来,为保护这群亚洲象,云南省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工作组、专业监测队伍,一路勘察象群活动轨迹、辅助投喂象食、疏散人群,确保人象安全。这是云南保护亚洲象的一个缩影,也是一次人与野生动物的对话与交流。


▲中新社记者刀志楠采访“追象人”。胡远航摄


采访中,我们紧盯“人象平安”四个字,采访众多现场“追象人”“护象人”的故事,展现有关部门及普通民众对亚洲象的善意与耐心。


同时,回到大象老家西双版纳、普洱两地,探访“大象食堂”、中国首家“防象小学”普洱市纳吉小学等,讲述当地民众从“恐象”到“接纳”,尝试着与象和谐共处转变的故事。


▲中新社记者探访中国首家“防象小学”普洱市纳吉小学



普通人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事实上,“一路象北”在引发国人“全民追象”的同时,也打动众多外国人,引发外媒广泛关注。有人调侃,15头大象真正实现了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


为什么是这15头大象在东西方之间形成有效沟通?我想,一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二是因为这一事件凸显人性中的善意。


在实际采访中,我们多次被普通民众所打动。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刀志楠、刘冉阳采访“追象人”。王旌亚摄


比如,在一线参与引导大象的“90后”工程车司机徐靖松,是离大象最近的人,虽然危险,但为保人象平安,他仍愿意坚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官箐村村民王开祥家虽然被象群搞得一片狼藉,但他认为“人象平安,比什么都重要”;村民彭彩芬虽然怕野象,但也都知道要保护它们,看到两头大象把小象夹在中间保护得好好的,她“觉得和人很像”……


正因为有了这些普通人的普遍善意,才成就“一路象北”这一充满温情的故事。所以,他们与大象相遇的故事和朴实语言,我们都重点体现在稿件里。


此次采访,让我们意识到:人性是相通的。想要讲好中国故事,还是要多多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共同关注的话题为切入点,还是要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作者:胡远航

编辑:戴梦岚


推荐阅读: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四大“板斧”带你拍出视频爆款!

毛泽东为什么是“新华社最好的记者”?

记者眼中的中亚:近在咫尺,却又何以陌生?

在韩国当记者啥感觉?一文读懂“似近又远”的国度

看透西游记里的猴子与美妖,才能懂得这些“人情世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