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为什么是“新华社最好的记者”?

戴梦岚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许多领导人都曾从事新闻工作。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小牛特意盘点总结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瞿秋白、廖承志等几位中共领导人的新闻故事,他们都不是职业的媒体人,但他们都将新闻舆论工作视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大事,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精彩篇章。当下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他们的新闻思想、他们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对“时度效”的高超把握、他们的优良文风,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毛泽东

“新华社最好的记者”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多次为新华社撰写、修改稿件,留下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名篇。

胡乔木回忆说,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达到了他一生中从事报刊新闻工作的辉煌时期”。
 

图注:《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手稿(来源:中国记协网)
 
1948年10月,为牵制我军,蒋介石命令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组织一支多达五个师的快速机动部队,企图突袭石家庄,威胁附近没有重兵驻守的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但这一计划,很快就被中共地下党员、北平《益世报》采访部主任刘时平等情报人员获悉,并及时转报党中央。
 

图注:1948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蒋傅匪妄图突击石家庄 我军严阵以待决予歼灭》(来源:人民网)
 
面对来犯之敌,毛泽东在做好军事部署的同时,亲自组织和撰写了《蒋傅军妄图突袭石家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蒋傅军已进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等几篇重要新闻稿公开揭露敌作战计划,及时逼退十万国民党军,唱了一曲现代“空城计”,留下“雄文退五师”的佳话。

据《中国新闻社会史》记载,解放战争时期,一次毛泽东改完新闻稿,兴致勃勃,意犹未尽,问身边的新华社记者:“你们说,谁是新华社最好的记者啊?”大家不知所以,左顾右盼,无言以对,只见毛泽东从容说道:“就是我毛泽东嘛。”

其实,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接受过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当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的毛泽东,听过名记者邵飘萍、北大教授徐宝璜等人的授课,还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学员之一,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是正经的新闻科班出身。
 

图注:毛泽东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获听讲半年的证书(来源:中国记协网)
 
毛泽东对中国新闻事业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在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经典文献,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核心精神延续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我们现在并不清楚毛泽东是否读过西方传播学的材料,但他在1958年做出扩大《参考消息》发行范围的决定,却与美国传播学者威廉·麦奎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接种免疫论”不谋而合。

所谓“接种免疫论”,指的是对受众有意识地灌输反面信息,使他们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适应性和抵抗力,等到他们一旦真正面临反面信息的大举入侵时,就不会轻易动摇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参考消息》仅供党内外高级干部阅读。1958年,毛泽东决定扩大《参考消息》发行范围,还将此举比作“种牛痘”。

他指出,《参考消息》连那些骂共产党的反动言论也刊登,并不是替帝国主义做宣传,而是要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大家面前,让人们经受考验,一些消息封锁起来反而有危险。

 

周恩来

“新华军”的领导者


周恩来同样和新闻工作结缘很早。五四运动前后,周恩来在天津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用笔名“飞飞”撰写了许多评论,该报广受欢迎,被评为“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这一南一北两份刊物,成为当时全国影响较大的进步学生报刊。
 

图注:1919年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来源:新华社)
 
1938年1月11日,由周恩来领导的《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出版,武汉沦陷后,《新华日报》在重庆接续出版。

《新华日报》作为在国统区合法出版的一份中共报纸,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

毛泽东曾赞扬说,《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一个方面军。自此,新华日报有了“新华军”之称。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1月17日,国民党污蔑新四军“叛变”,宣布撤销新四军的番号。

当晚,《新华日报》编辑人员躲开坐镇报社的国民党新闻检查人员的监视,在18日出版的报纸上发表了周恩来为“皖南事变”书写的著名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刊有周恩来题词的报纸被许多人当做资料保存,《新华日报》销量剧增了五倍。

 

图注:《新华日报》发表周恩来题词(来源:新华报业网)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为代表团团长,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代表团还成立新闻办公室,任命解放前长期潜伏在国民党的熊向晖为主任。

据熊向晖回忆,代表团为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在放映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熊向晖将剧情介绍和主要唱段写成十多页的说明书,准备翻译成外文,发给前来观看的外国记者,但这一做法被周恩来批评为“党八股”。

周恩来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我要是记者,我就不看。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前用英语作三分钟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词要带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作其他解释。你这样试试,我保证不会失败。不信,可以打赌。如果失败了,送你一瓶茅台酒,我出钱。”

图注:周恩来与卓别林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合影(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熊向晖照办后,“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大获成功。正在瑞士旅居的卓别林也表达了对《梁祝》的赞赏和兴趣。熊向晖后来同周恩来总理谈此事让自己明白对外宣传的重要,总理说:“问题在于宣传什么,怎么宣传。”
 

邓小平

“油印博士”与《红星》主编


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曾有一个“油印博士”的外号。邓小平当时负责编辑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少共”(后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既当编辑,又负责刻印,他的字迹端正、版面整洁,被同志们称赞为“油印博士”。
 

图注:在巴黎出版的《赤光》(来源:中国记协网)
 
1933年5月,邓小平正处于“三落三起”的第一个政治生涯低谷,他被分配到红军机关报《红星》担任主编。

走马上任后,邓小平主抓报纸质量,缩短出版周期,加大信息量。开辟了《前线通讯》《军事常识》《军事测验》等专栏通俗易懂,从战斗捷报、英雄事迹到红军中的不良现象,《红星》都有刊载。
 

图注:1934年8月1日,邓小平主编的第56期《红星》报(来源:中国记协网)
 
为了调动红军将士投稿积极性,邓小平起草征稿启事,表示五百字以上的稿件,“每五百字酌寄现金一角”。

为了活跃版面,做到图文并茂,邓小平还以红军总政治部的名义,发出征用照相机和照相器材的启事,启事发出后,有的红军军团配备了战地记者和通讯员,为《红星》投稿,寄送相片。

邓小平主编《红星》当年,这份军报就成为中央苏区读者最多的三大报刊之一。

红军长征期间,《红星》坚持出版了28期《长征专号》,由于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和中央苏区机关报《斗争》等刊物相继停刊,《红星》实际上成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唯一的报纸。
 

瞿秋白

主编中共第一份日报


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还是才华横溢的新闻人。
 

图注:瞿秋白像(来源:人民网)
 
五四运动时期,他就同郑振铎等人创办了《新社会》旬刊,后来又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记者,前往苏俄采访报道,采写了著名的通讯报告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了解。

其间,他还译介了《国际歌》词谱,现在耳熟能详的“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一词,就是瞿秋白首创的音译。

而他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遇害时,就是唱着自己译介的《国际歌》走向刑场的。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为了配合斗争,中共中央创办了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主编为瞿秋白。
 

图注: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创刊号(来源:上海政协官网)
 
作为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弥补了中共其他刊物在时效性上的不足,刚问世就受到群众欢迎。

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上海,《热血日报》出版10天日销量就达到了三万份,每天收到来稿来信数以百计,许多读者冒着被捕的危险,义务推销报纸,还向报馆捐款。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在历史转折的紧急关头,瞿秋白以书生之肩挑起统帅全党的重担,在“八七会议”上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931年1月,瞿秋白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瞿秋白遇难后,鲁迅先生为他题写了一幅立轴,引以为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后来也成为新闻人,她曾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用俄文广播毛泽东主席宣布的中央人民政府公报,1950年同丈夫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驻外记者前往苏联,筹建了新华社莫斯科分社。
 

廖承志

“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谈到廖承志同志,人们谈论最多的可能是他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何香凝之后,一家几代人为中国革命奋斗。

但鲜为人知的是,廖承志是中共新闻宣传方面的一员大将,他不仅担任过新华社社长,还领导创办了中新社,与中国内地两大通讯社都有深厚的渊源。

廖承志学识渊博、通晓五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交际广泛,在党和国家的多个重要岗位上工作过,有外国友人称他为“奇妙的廖”。
 

图注:廖承志在北京家中欣赏母亲何香凝作画(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38年,党中央派廖承志前往香港担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其间,为做好党的对外宣传,廖承志主持创办了《华商报》。

关于这份报纸的定位,廖承志颇费一番心思:在向周恩来请示办报的电报中,他就提到这份报纸“以救国会之姿态出现,但不太露锋芒, 不过我党重要文件应发表”。

至于报纸取名“华商”,廖承志考虑到如果报名直接可以看出是中共党报,不但会招致各种反对势力的围剿,而且发行一定会受到限制,不容易在港立足。

报纸创刊后,廖承志邀请范长江、张友渔、廖沫沙、乔冠华等文化名人主持笔政,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读者,在侨胞中享有很高声望。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当时香港云集了大批从内地撤来的文化精英,处境艰难。

周恩来要求廖承志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区。廖承志随即组织了一场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帮助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等800余名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还有英、美、印籍的国际友人100余人以及港澳进步学生1000多人安全撤到广东,无一被捕,无一牺牲。

这次营救后来被称为“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现在深圳还建有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图注:廖承志在狱中创作的漫画(摄影:孙虹)
 
而廖承志却在不久后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直到1946年才获释回到延安,担任新华社社长,同时兼任了《解放日报》社长。

1952年,为便于向海外华侨华人介绍新中国,廖承志领导创办了中国新闻社。

在中新社的成立会上,廖承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新社的任务、宗旨,乃至消息怎么写、中新社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要求。

改革开放后,中新社重新组建,廖承志同样对中新社牵挂于心,多次指导工作。
 

图注:廖承志为中新社题词:“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1982年7月,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在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流露出故园之情、民族之意。

大陆方面迅速捕捉到这一信号,与蒋氏父子渊源深厚的廖承志,提笔写了一封《致蒋经国先生信》。

经过廖承志的巧妙安排,该信除了在《人民日报》刊登外,还在能够进入台湾发行的香港《星岛日报》《华侨日报》上及时刊发,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此外,这封家信本身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说理丝丝入扣、层层递进,被选入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
 

参考文献


[1] 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姚遥.新中国对外宣传史:建构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 李彬、涂鸣华.百年中国新闻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铭心.廖承志和他的母亲何香凝[EB/OL].http://www.npc.gov.cn/npc/c16115/201409/69d942fc604640ebb829a7817820b325.shtml

[7] 廖承志.从四十七个开始[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cns60/news/174.shtml



作者:戴梦岚

编辑:魏   园

推荐阅读:

在韩国当记者啥感觉?一文读懂“似近又远”的国度

职业经理人出身的我,如何转行成为“斜杠记者”?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如何用400字写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当记者是什么体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