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报道也是救援?
当前,幸存者救援、物资救援、医疗救援、心理救援等都被认为是救援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新闻报道作为“信息救援”,同样不可或缺。在事故现场,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向公众传达信息、揭示真相、分析现状的职责。
可以说,新闻报道也是一种救援。
中新社记者在东航坠机事故一线进行采访报道
新闻报道如何救援?
1、廓清谣言,弥补信息差
由于灾难往往发生在交通较为闭塞的地区,抑或是地震、疫情等灾害使得环境变得复杂、不易接近。灾难发生地与外界往往隔着一层信息墙。
而信息差带来的严重影响就是谣言的传播。
“东航上百亿巨亏压缩飞机维修费用”“MU5735坠毁第一视角影像流出”“某公司7名董事在失事飞机上”“人民日报金句摘抄”……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发生后,各种不实消息在网上流传。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事故发生后,公众在关注人员伤亡情况的同时,尤其关注事故原因,而事故原因的调查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造成“信息时差”。
个别自媒体往往会利用公众的关切和好奇心,蹭热度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虚假的报道。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流量,甚至有些企业进行灾难营销来为自身牟利。
而此时,主流媒体及时、滚动发布包括辟谣消息在内的一手真实信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事故成因,将为救援营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2、抚慰社会情绪
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发生后,有网友发出“再也不敢坐飞机了”的感慨。
随着《超过1亿小时的安全飞行纪录!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民航》《国务院安委办: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民航局成立督导组,赴华北、西南开展安全督导》等报道的不断发出,民众的紧张心理得以缓解。
中国新闻社微博截图
后续媒体紧跟救援进展,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解析,一步步解答公众的担忧与关切,对于民众来说,媒体的报道是另一种心灵的抚慰。
3、调配社会资源、进行救灾动员
在重大灾害面前,救援物资、医疗物资很有可能出现紧缺情况。而媒体可利用自己广泛的影响力嫁接起物资供需的桥梁。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媒体为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紧缺的地方发声,引导社会抗疫力量更好发挥作用。
此外,媒体还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在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时,主流媒体对鸿星尔克、汇源果汁、白象方便面等企业的捐款捐物行为进行报道和点赞,有力促进了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热情,凝聚起全社会抗洪救灾的合力。
灾难事件中,
媒体该如何发挥作用?
关于灾难事件中,媒体该如何报道,小牛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详细论述。
大家可以点击标题进行阅读《如何做灾难性报道,听听专家怎么说》《东航空难!新闻报道要注意这些事项!》
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曾表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地发出警告。”
新闻发布会记者举手提问
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救援不可或缺。船头的瞭望者们不单单只需瞭望、预警,更需要在航船遇到疾风劲浪时,与海员们一道进行“救援”。
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
作者:魏园
编辑:卿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