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团采访马英九,文字记者要练出“三头六臂”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并“星标★”小牛哦!
3月27日至4月7日,我作为文字记者和视频部同事受社里指派,随团采访马英九访大陆行程。由于场地等原因,有些场次我社只有1个现场随行采访名额。
在融媒体时代,对于重要新闻而言,文字、图片、视频无一可以舍弃,若想以一人之力兼顾,就要尽量周全地预做准备、评估现场、随机应变,让自己变出“三头六臂”,才能完成工作。
在“大乱斗”中捕捉细节
当天马英九到祖墓祭扫,当地乡亲远远地对他喊着:“欢迎马先生”“马先生您好”,马英九颇为感动,也用手拢在嘴边大声回应“谢谢大家”。
由于距离过远,难以捕捉这些镜头。马祭扫之后前往寺门前义渡,这是他祖父和父亲曾经居住的地方,住在渡口旁的村民都打开家门,聚集到街道旁,对马英九表示欢迎。
此时我随行采访,距离适中,首先用照相机拍摄了一些他向村民招手、参观“书善亭”的图片。在行进过程中,村民也纷纷向马英九表示欢迎,马英九深受感染,用乡音回应道:“湘潭伢子回来咯!”
我意识到这是适合短视频传播的片段,并判断他还会继续与村民用方言打招呼,便果断掏出手机,开始录制视频,在一大堆随行人员、记者推推挤挤的卡位“大乱斗”中,默默移动到能同时拍到马英九与村民的合适位置“守株待兔”。
果然,马英九走到一户门口较为开阔的村民家门口时,村民热情地大声说:“欢迎马先生回来”“常回来看看”,马英九一边向他们招手,一边又大声说:“湘潭伢子回来咯!”“湘潭伢子还会再回来的!”这段画面被完整地收入我的镜头中,经制作播发,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个场景,随后也被我写进了文字稿件。
马英九拜谒中山陵时,在耳房内题字,我也是用类似的方法,实现了图片和短视频的兼顾,同时满足了平面媒体与视频媒体的需求,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扎实准备练就“三头六臂”
此行有两场活动我的印象比较深刻。一是马英九一行拜谒中山陵,二是马英九祭祖之后前往寺门前义渡参观。这两场活动的共同点是采访对象不断行进,且路线长、现场人员众多,抓取画面及现场信息的难度较大。
为此我做了一些准备。
一是案头准备。提前收集采访点的相关信息,搭建稿件框架,能预写的部分都提前写好。这是写文字稿通用的基本工作,就不再赘述。
二是采访装备。我为此行采访准备的“战袍”,是一件带有许多口袋的黑色夹克衫,既适用于拜谒陵寝、祭祖等场合,又不会束缚身体的动作,还方便装好各种设备,免去背包的累赘;二是收声效果良好的录音笔,用于录下现场讲话或我自己对现场的观察;三是调好参数的照相机;四是充满电的手机+充电宝。
问题是,手只有两只,这么多设备如何并行呢?自然是不可能一直同时使用的,只能通过及时切换来尽量抓住不同场景所需要的素材类型。
当采访开始时,我把录音笔夹在手臂的小口袋上,相机挂在脖子上,手机放在右边口袋。此时务必感官全开、全神贯注,用眼睛仔细观察现场、用耳朵使劲听清人物言语,大脑飞速转动,像搭积木一样在脑海里把各种可用细节嵌进稿子里,或自己用只言片语对着录音笔描述记录,采访结束后迅速落笔成稿。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必须指出的是,采访时再怎么“三头六臂”,也离不开团队协作。我把抓到的视频素材迅速回传给视频同事,再经由后方编辑协助剪辑制作签发,才得以及时呈现在受众面前。前方记者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团队的力量才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最坚强后盾。
作者:路梅(中新社港澳台部副主任)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
推荐阅读
和淄博学学怎么做“网红”宝马MINI再道歉“越描越黑”?道歉能用反问句?世界读书日|这些畅销书的作者原来都是中新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