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后一件事:清理记忆,不留遗憾
去年,一篇《父亲留下一屋子奖状,儿子说扔了吧。世上从此没了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让多少人黯然神伤。
最近,我读了一篇讲述《瑞典式死亡清理的优雅艺术》的文章,又让多少老人感同身受:与其批评子女对父辈贡献和记忆的无视甚至毁灭,不如多替子女考虑下,自己整理完毕,给子女留下一个干净而有意义的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MargaretaMagnusson在母亲去世、婆婆去世,以及相伴近50年的丈夫去世后,仅花在整理有形遗物上的时间,就超过一整年。
而人一生才八九十年!
关键是,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身外之物,也没有多少情感寄托,说不定早就想扔掉了,只是舍不得而已。
同床共枕50年的夫妻,未必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所有世界。何况,父母与子女只有一二十年的同居相处,让已经步入老年的子女整理父辈一生积攒的资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他向家传编辑部求助,但不愿付作者费用。
那间房子位于延安路,离西湖很近。走出他家的时候,阳光很好,但我知道,一旦老人离世,这一屋子东西,根本没人看得懂,只能付之一炬。
你最为珍惜的,积攒了一辈子的,到时一切归零。
找到后,人们倒吸了一口气:老人用工整的钢笔字,详详细细地写下了自己葬礼的各项要求,各项细节。包括用什么遗照,穿什么衣服,用什么样的灵车,灵车上怎么布置,车头上贴什么,左右车身上贴什么,白纸或黑纱上面写什么文字——就是部「葬礼指南」。
还有,灵车应该怎么走,先去哪儿,再去哪儿,在那儿停留多久,再沿着什么路线,一定要经过哪些地方,哪条街,哪条河,哪些是他小时候出生玩耍的地方,哪些是他工作后引以自豪的地方,等等,一一都有规划,都必须让灵车经过。
还有,他的告别仪式应该怎么办,请什么人,讲什么话,家人要怎么办,以及他的墓地怎么弄,他留下的东西怎么处理。
满篇文字,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对家人的留恋,对自我的认可,对故土的乡愁。
除了黑色的本子,旧木盒子里还有一本红色笔记本,更厚。
这既是一本笔记本,也是剪贴本。详细记录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以及孩子各自成家立业后的状况。剪贴了这个过程中的各类照片以及来往信件,甚至跟自己孩子周游世界的机票、明信片等等,而且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这是一个充满了幸福感的本子,身为一个伟大父亲的证明。以前老人散步时说过,他很遗憾,一辈子普普通通,没做过特别成功的事业。
完全不是的。
忽然想起了一句话:告别要趁早。老人的预感是准确的,尽管最后度过了一个无法自理的短暂阶段,但他如自己所愿,拥有了一个体面而完整的人生。
Margareta因此总结出了一套独到的整理哲学——人应当在离开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避免给家人留下一堆烂摊子。
这不仅能够让儿女或者亲友尽快走出丧亲之痛,不必再体会翻阅旧物时的难过与心碎。也会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处理后事:你已经把不需要的大部分东西都提前清理了,他们就知道留下的东西对你而言,都是珍贵的,而无需再纠结如何处理父母一生收藏和积攒的剪报、线团等物品。
「请不要这样对待你的孩子,我今年61岁,已经开始着手清理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了。」
整理一生积攒下的物品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个过程,相当于帮子女提前整理了自己的遗物,也是一个可贵的经历。因此,「清理工作」的开始宜早不宜迟,所保留的东西也就被赋予了更深、更永久的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