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余位嘉宾分享,近30万人次在线观看,第六届良食峰会精彩不断!

良食作者 何以为食
2024-08-30


上周五,历时三天,涵括八个论坛、一场影片发布会及两场典型案例分享会的第六届良食峰会落下了帷幕。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超过100位资深专家,知名学者、企业家、公益组织负责人、行业代表等参与分享。共有95家机构团体参与了联合传播,注册报名人数超过500人,汇聚社群人数超过900人,累计近30万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小康》杂志、中国经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播和报道。
本届峰会以“在不确定的时代,吃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探讨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贸易摩擦、战争冲突等多重风险的威胁下,中国的食物系统如何更好地因应这些挑战,走向更具韧性的发展道路。

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发起人 简艺先生


在峰会开幕的主论坛上,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先生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做了开幕致辞。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发起人简艺先生则回顾了历届良食峰会的发展历程,并预告了本届峰会的五大看点:
  • 观看纪录片 10 Billion Mouths 的中国首映,与主创团队在线交流
  • 获取食物系统转型与健康可持续饮食的全球最前沿新知及资讯
  • 见证良食项目最新进展,行动平台的全新启航
  • 聆听年度最佳实践案例和典型实践案例经验分享
  • 在峰会结束后一个月,将陆续开展系列能力建设工作访,聚焦公众叙事、磋商谈判、行为转变等能力建设



 权威解读

从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到大食物观


联合国粮食系统协作中心参与协调员 Lina Mahy女士


联合国粮食系统协调中心协调员 Lina Mahy 介绍了自2021年9月联合国举办首届粮食系统峰会后,各个成员国的后续进展及联合国协调中心所做的协同努力。


EAT 基金会创始人 Gunhild Stordalen 梳理了过去几十年,全球食物系统致力于提供廉价卡路里而付出的环境代价与健康代价,她建议眼下各国的食物系统需要完成生产方式的转型(如采取再生农业范式)、饮食结构的转换(植物性饮食为主)、最大程度消除食物的损耗和浪费、并为食物系统的从业者创造公平合理的生计。 


EAT基金会创始人、执行主席

Gunhild A. Stordalen女士


他们的演讲结束后,焦点转回国内。今年在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保障界联合会上重申的“大食物观”,当中就有着提高食物系统抗风险能力的解决方案。所以,良食峰会邀请了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陈萌山主任,完整详细地介绍了国家层面依循“大食物观”所做的布局安排。


陈萌山主任阐述中国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淡水资源短缺,加上不断增长的人口,所以即便没有最近几年的外部动荡,我们的食物供需关系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同时,他提醒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的超重肥胖、隐性饥饿、营养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粗放的种养方式,导致土壤肥力衰退、饲料利用率低、粪污转化不到位等问题,也亟待改善。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陈萌山先生


践行“大食物观”是解决上述问题、引领食物系统转型的有效办法。会上,陈萌山主任给出了实践“大食物观”的具体做法,如鼓励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建设植物工厂;稳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板栗、核桃、油茶、油橄榄等为代表的木本粮油;加大昆虫蛋白食物开发力度,推动人造肉、微生物蛋白、生物合成食品等新食品制造;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对饲料粮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形成有效替代等。


从这些举措中,可以看到国家层面对农业的关注,从看重耕地上的主粮生产转向对江河湖海林田草等各类国土资源所能提供的大食物资源种质库的重视并且尝试打破过去高度倚重资源和人力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开拓食物的来源,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时代之问

中国是否需要一场膳食革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国际院长

 陈志钢博士


随后,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教授的演讲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需要一场膳食革命?他从健康、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检视。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城乡儿童群体的营养差距已显著缩小,在解决营养不足的问题上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超重、肥胖问题却变得非常严峻。陈教授通过对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EAT-柳叶刀》给出的膳食建议发现,我国人均肉类消费过量,全谷物、水果、奶类、坚果的摄入却不足,与健康膳食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样的膳食结构也会连带影响粮食安全。肉类消费过多将导致作为饲料的大豆、玉米高度依赖进口。而如果我们能够符合健康膳食的结构,以中国目前的猪肉产量,将很有可能从猪肉进口国转为猪肉净出口大国,并减少对大豆、玉米进口的依赖。



经济方面,“中等收入陷阱”正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中国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吃得不够好,将制约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可持续方面,陈教授指出,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一半以上都与食物有关,合理的膳食结构将显著降低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绿水青山的实现。


陈教授认为,目前政府制定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为健康膳食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难在如何落实,对此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调整农业补贴、征税对象,让消费者更能负担健康膳食的价格;相关职能部门厘清权责、建立有效的营养协同体系;促进营养导向的农业技术创新等。

 

食物领域的可持续

是很多行业亟待快速推进的议题



(左一)明绿智库创始人 Mia MacDonald 女士 ;(左二)耶鲁大学后勤助理校长 Rafi Taherian 先生;(下中)MSC 咨询创始人 谭亚幸先生


从国家层面诠释食物变革的必要性后,主论坛转入一场小型圆桌讨论。两位良食峰会的老朋友——明绿智库创始人 Mia MacDonald 与耶鲁大学后勤助理校长 Rafi Taherian,以及 MSC 咨询创始人谭亚幸先生聚到一起,探讨社会力量在健康可持续饮食上可以发挥的作用。
耶鲁大学校餐实践着“植物领先”的原则,作为耶鲁校餐变革的主要推动者,Rafi 说,在耶鲁,学习不仅在图书馆、教室发生,校园的每个角度都可以提供学习的素材,食堂也不例外通过“植物领先”的校餐,耶鲁学子了解到当前食物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的迫切。
耶鲁大学食堂
Rafi 在对中国高校的访问中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食堂提供多少种食物,高校学子仍会抱怨食物选择太少。但他认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食物选择过多,必然会影响单个食物的品质,也会造成食物浪费,耶鲁的选择是,减少食物选择的种类,但保证每一个菜品的质量非常高。另外,他也重视将世界各地传统的饮食文化带入食堂,让食物有故事,让饮食成为一种文化体验。
最后,他也提到,目前仿荤植物性替代蛋白的开发涌入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但目前提供的产品因为口味、过度加工等问题,没有被消费群体广泛接受,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研发质量。

图片来源于耶鲁餐饮


作为一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谭亚幸为两位国外嘉宾讲述了中国企业的可持续议程本土化实践,他提到有“中国版《米其林指南》”之称的《黑珍珠餐厅指南》对餐厅及供应链可持续性的关注;腾讯、阿里、美团等平台都有不同的方式来展示用户的绿色信用值;一些技术公司正在尝试将食物教育设计成游戏,寓教于乐等。
谭亚幸说,食物领域的可持续对很多行业来说,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题,而是推进多快、推进到哪些领域的思考题他也分享,Z世代的年轻人明显对可持续有更多的关注MSC的团队成员中年轻人占到80%。
在可持续餐饮的推广过程中,谭主张去概念化,舍弃掉一些常用的大词(包括“可持续”这个词),以更有趣、更平实的语言与合作伙伴沟通会是更好的做法。
纽约大学环境研究教授环境与动物保护中心主任 Dale Jamieson先生
三人对话结束后,世界资源研究所“酷食承诺”(Cool Food Pledge)负责人 Edwina  Hughes 分享了机构如何通过对食物环境影响的数据分析、行为科学研究、消费者引导工具开发、标识气候友好食物等途径,帮助食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纽约大学环境研究教授 Dale 结合民国时期孙中山的素食倡导,讲述食物与民族身份认同的关联;结合目前中国颁布的食物政策、法规解释饮食要考虑的环境伦理。天人文化创始人古永锵先生则讲述自己创立“天人文化”的初衷,以及机构在推动食物系统转型所做的研究与行动。

良食基金的实践

  发展出三条系统性推动路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良食基金执行长 侯兵女士


随后,进入主论坛的第二部分。由良食基金执行长侯兵女士介绍了良食基金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今年是良食基金成立的第六年,探索至今,已发展出三条行动路径系统性推动食物变革:
一是在去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 UNFSS-AT2 中国行动平台的基础上发展的良食平台,凝聚有共同愿景与价值观的机构,共同打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合力推动食物系统转型;


二是通过具体的良食项目,深入公众饮食消费的不同场景,影响公众饮食消费行为的改变,良食目前已成立的项目包括:荣获了“2050 食物系统远见奖”的妈妈厨房项目;致力于培养青年可持续意识的良食青年线上成长营;重新想象菜市场在城市食物系统中的位置和潜力的WET-菜市场改造项目;培养厨师掌握可持续烹饪原则的生态大厨培训项目;提倡“每周一全蔬食”的“蔬适周一”项目;挖掘和推广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食材的项目等。
三是借助多年来积累的媒体资源,创作优质内容,提升优秀案例及行动机构的公众认知度。


在工作成果汇报结束后,主论坛又揭晓了今年行动平台甄选出的可持续食物领域的12个最佳实践案例与25个典型实践案例,邀请评审慢食工作委员会顾问张兰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非常研究所(Asymmetrics Research)首席洞察总监林惠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洁等四位嘉宾宣读了最佳实践案例的入选理由。
这些案例机构行动的领域都与《良食倡议》中的一条或几条有关,良食基金希望这些案例的推出,可以激励并启发到该领域的其他行动者,采取更有效、更新颖的做法,扎实推动中国食物系统的转型与变革。最后,主论坛在良食基金发起人简艺先生的总结中结束。
这些发言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打开视野,提升新知,在视频号直播评论区和微信群瞬间引爆,半天之内大量观众涌入,预约参与人数迅速增加,为在接下来的两天半时间里,有七个主题分论坛的热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峰会全程直播回放





七大分论坛,聚焦食物系统不同方向

   展示思考和实践


本届良食峰会设置七个分论坛两场实践案例分享力图以最丰富的主题,最多元、最有力的实践,最真实的声音,最深度的交流来为公众呈现一场思想盛宴。正如我们所预想的那样,虽然议程密,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巨大,但每个论坛都精彩纷呈,惊喜不断。前沿的研究,打动人心的故事,激荡的创新,强烈的使命,聚成风,汇成云,掀起了关注食物系统可持续议题的热潮。
【农业和乡村发展论坛 】 聚焦“社会化可持续农业”,聚焦新农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食品安全和乡村多功能生态建设中,这一论坛着重分享和探讨了新农人的可持续农业实践、带动餐饮支持生态农业、建立新农人返乡平台、回归乡村推动可持续生活,探索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从文化、生态的视角用实际行动去寻找生态文明的意义。

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URGENCI)联合主席 石嫣女士


【动物性食品的选择和消费论坛】科普动物性食品生产,引导消费。动物性食品如何被生产出来,在不同的养殖系统下动物性食品的品质有哪些不同、以及对身体健康和地球环境的影响。实现肉蛋奶消费自由的我们可以随意地吃,还是要遵循某个原则,才是对自己和星球都好的?就以上问题,与会嘉宾们的建议是,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消费动物性食品,尽量购买善待动物的高动物福利产品。


【健康可持续餐饮论坛】探讨公共餐饮关注健康平衡膳食的重要性,推动饮食转型。论坛解析了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分享了国际健康可持续餐饮发展及其新趋势,介绍了行业标杆企业应对食物系统问题的举措,洞察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应对餐饮新形势,餐饮人需要打开视野、开拓思路、拥抱各种可能性,在经营之外探索多元合作,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公共餐饮健康可持续转型。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主任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马冠生先生


【食物零售论坛】需要多方力量投入到食品零售行业的社会创新中。论坛探讨了食物零售行业里的商业、第三方监督、公益机构如何躬身入局,从环境、营养、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社会创新入手,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健康的食品,以良善之心,保障人们吃得更加健康。在后疫情时代下,食物零售行业不断跨界创新,创造新鲜有趣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物消费观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高级项目主任 吴婷女士


【食物浪费论坛】减少食物浪费,企业和组织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论坛探讨了减少食物浪费的意义,也对于其路径和实践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探讨。食物浪费产生的背后有较多维度的原因,而在市场主导的饮食环境中,个体的力量有限,企业和组织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食物绝不应该是商业模式中用来任意调配的筹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粮食的珍惜和对生产者的感恩从来就不应该是道德约束,而应该是成熟健康的社会中一个稀松平常却饱含深意的主动选择。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高级研究员兼内容顾问  

Liz Goodwin女士


【可持续食物教育】是用生命滋养生命的教育。食物教育论坛探讨了可持续食物教育在“食物”和“教育”两个维度的价值和意义,并展示了丰富多元的食物教育实践。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不同的教育场景,食物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倡导亲子“过精致的小日子”的幼儿园食育,也可以是融合传统饮食文化、东方审美的节气食育课堂,还可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民主共建的可食花园……


可持续食物教育大大拓展了学校的教育边界,而所有这些形式最终都在指向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美好境界。


哈佛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和营养学讲席教授以及哈佛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Walter C. Willett, M.D., Dr. P.H.


【商业论坛】商业向善,将人类健康与星球健康纳入核心价值。该论坛是良食峰会六年来的第一场商业论坛,由良食基金与共益企业中国(B Corps China)共同举办。商业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只有商业公司将人类健康与星球健康纳入商业运营的考量并真正予以践行时,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是光明的和充满希望的。此次商业论坛有幸邀请到食品与饮料行业的10余位共益企业资深从业者和企业创始人,这些企业不仅创造了商业上的成功,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体验,还秉承商业向善的理念,通过商业实践对《良食倡议》做出了非常完美的诠释。 

B Corps China共益企业中国项目总监 姜宇霏女士


【典型案例分享】展示了推动食物系统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最佳实践。在分论坛的间隙,我们还举办了两场典型案例分享会18家典型案例机构代表出席,讲述了各自的愿景、初衷与项目的设计思路专家们在机构代表分享后的点评,也帮助参与者更深入理解每个项目对食物系统转型的意义与价值。


相比往届线上良食峰会,本届峰会嘉宾、观众的讨论和回应更加广泛、热烈。良食项目的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论坛尚未结束,申请成为良食项目共创方的诉求就一波接一波。案例征集的分享和专家点评,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推动食物系统变革的生机中外嘉宾分享的食物系统前沿理念和优秀实践,互相启发、相互印证,给公众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发现了有关各方的真实诉求,预见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为同行伙伴搭建起新的合作关系。最终,我们希望大家能在不断碰撞中,引发对食物系统发展的新思考,催生新实践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共建健康可持续的食物系统。 良食基金作为良食峰会主办方,要特别感谢近百位分享嘉宾贡献的精彩内容;感谢九十五家伙伴机构提供的联合传播;还要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峰会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最后,也要感谢所有陪伴和支持会议的观众们,你们的回应与支持让我们更加明确和坚定了峰会的方向与价值,也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拥抱不确定性,吃出可持续未来,良食基金期待继续与您同行!
PS. 峰会更多精彩细节会通过后续系列推文一一展现,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




 -END- 



微博 | @良食基金

视频号 | 何以为食

快手、百家号 | 搜索“良食基金”

项目合作 | info@goodfoodchina.net

 长期投稿邮箱 | media@goodfoodchina.net 



讨论、 思考、 分享、 行动、改变
DISCUSS  THINK  SHARE  ACT  CHANGE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良食基金是中国绿发会旗下推动健康可持续食物体系建设的公益基金旨在推动良食促进人类健康、动物健康、星球健康2019年4月,良食基金在北京发布了《良食倡议》作为健康、可持续饮食消费的行动纲领

发现 “分享” “” “在看” 了吗,喜欢就戳戳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何以为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