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禅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一般道观里都有这四字:道炁长存。值殿时,常会有来观的香客问:“道长,道什么长存,这个字念什么?是什么意思呢?”这其中有年至古稀的老人,也有在上小学的孩童。甚至有老人在得到解答之后拿出随身的本子记下来。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古老的字沿用到现在。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些字存在于字典里,但被大家忽视。炁就是这么一个陌生的字,很多读者都读不出。可这个字却与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在古代,这却是很常用的一个字。
看过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的朋友,应该看到这样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老子所说“炁”,是介于阴阳之间的物质,无所谓阴,也无所谓阳,也就是阴阳未开的原始混沌状态,是宇宙最原始的能量。
“炁”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炁”是道教专用哲学概念。
炁,qì读音同“气”,含义不同。先秦和西汉时期,有不少论述炁的著作如《 老子》、《列子》、《 庄子》、《 管子》、《鹖(hé)冠子 》、《 荀(xún )子》、《淮南子 》、《 黄帝内经》等 ,大多是道家著作或与道家有关的著作。
“道”散形为炁,炁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
古代的养生家认为,“炁”和“氣“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炁”是人体最初的先天能源,“氣”则是指通过后天的呼吸以及饮食所产生的能量。而氣功锻炼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呼吸等方法来接通先天的“炁”,从而达到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炁”与“氣”都是古字气,是云气的意思,象形字。它也有呼吸、气息的意思。在唐朝之前,两者没有区别。后来道教以“炁”来代表先天,是一切生命与事物的来源,以“氣”来代表后天,两者的意义就被分开了。
道教有“一炁化三清”之说。《封神演义》在鸿钧老祖现身的时候有诗:“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
风水概念中,“炁”是一种意识流,是“场”的一种状态。虽然中医、风水著作中常写作“气”,但实际上应是“炁”。养生概念中,“炁”是一种疗愈能量,存在于宇宙万物间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
气功、吐纳、导引术、禅坐中所讲究的气,即是炁的能量流,从动作与意识的相互配而下,对人体达到疗愈而提高健康。在医学上,气功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疗法。气功疗法是通过气功锻炼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根据统计可知,气功疗法可以治疗高血压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胃溃疡、神经官能症等慢性疾患和老年性疾病,因此气功疗法是应当提倡的,它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的重视。对其机理我国正在进行深入地研究。
中医学中,“炁”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在中医学术语中,炁与不同的词合用表达各种不同的意义,如五脏之炁,六腑之炁,经脉之炁等。“炁”指的是先天之气,而“氣”指的是后天之气。“炁”一个与大家身体息息相关的字,有些难写,但不能不知道它念:qì。
目前学界和医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于炁的本质,进行了广泛研究,所得出的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可以称为“力能说”,他们认为炁的本质是“力”、“能量”或者“能量代谢”,也有人归结为红细胞膜的ATP酶性。
第二种观点可以称为“活细胞说”,例如林功铮先生认为生命结构形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即是细胞——元炁,从而更加深了对于作为“人之根本”的炁的本质即为细胞生命的认识。
第三种观点可以称为“核酸说”,认为炁就是生命整体的物质基础,这物质基础就是核酸。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元炁可能是指生殖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而有些补药具有提高性细胞DNA的作用。
第四种观点可以称为“人体场说”。上海交通大学“人体场”小组(1979)应用AGA750型热象仪研究内功者的“放炁”时,认为人体能发射某些能量,他们把这种能量称为“人体场”。
第五种观点可以称为“信息说”,认为炁的概念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信息”的同义语,因此,炁的运动形式也是一种信息传输过程(翟岳云,1981)。
第六种观点可以称为“带电粒子说”,认为带电粒子的运动实际上就好比炁,因为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在电场或浓度、温度等梯度推动下运动时,就可以与磁场作用产生力学效应。
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炁具有十大特性:阴阳性、流动性、储存性、能量性、信息性、场性、周期性、吸收和发放性、阴阳互动性、色彩性等。炁的这些特性都很具体,在中医道医的诊断和治疗中都有运用。炁的最大特性是人体无形系统与有形系统的结合点。道医对炁和经络在人体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与现代生物学对离子和离子通道在生命活动中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惊人的相似。
万物在“道”的运转下生存,万物自身存在“炁”,“道”也存在“炁”,如果万物的“炁”和“道”的“炁”相符合,那么做什么事情都能踩到点子上,自然可以产生合理的价值。这就比如“音乐”,为什么有些音乐,大众一听就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那种曲调即使对古典音乐一点都不了解的人,也会觉得“好听”,中国的“梁祝”同样如此,听了之后感觉非常好,这正是因为音乐的“炁”和“道”的“炁”相符合。
现在流行音乐很多,层出不穷,快餐式的歌曲太多,什么原因让多数人喜欢听?正是推出的歌曲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和年轻一代人的“炁”相符合,彼此融合,于是歌曲一下子便“火”了。当然持续的时间很短暂,因为“炁”没办法持续输出,所以需要创造更新歌曲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保持“炁”的长存。
可无论如何维持,外界的“炁”就像“烛火”一样,总有熄灭的一天,就像你赚到的“钱”一样,总有一天会用掉。外在的那个“炁”终究会消逝,当外在这个“炁”存在的时候,把之变成内在的“炁”,壮大自己心中的“火苗”,如此一来,“心”中的“先天之炁”不灭,便可创造万物。
所以说,道家的“炁”代表无穷无尽的能量,人人都拥有,能成功的人都是不断壮大“炁”的人,当这个“炁”天长地久时,能作用于一切事物,所得“价值”不可估量。
2
今天的量子物理学家也开始说,物质有不同的形状是因为有不同的震动频率造成的,频率是物质的实质。量子物理学家已经证明世界是由能量组成的。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了,说万物虽然看似不同,其实是“通天下一气耳”,也就是说里面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气,不过就是气的形态不同罢了,这个气当然不是指空气。气分很多种,但实际上又都是一种,也就是最原始的宇宙能量。
为何气生万物?
气,看不见,摸不着。首先说他不是氧气,他能通过各种途径显现出来的。这个气呢,应该说它是一种能量,这个能量贯穿于始终。中国文化就是研究了这个能量的变化。我喜欢用能量这个词来形容,也可以说他是气。气分很多种,但实际上又都是一种,也就是最原始的宇宙能量。中医是宇宙医学,这里所讲的气就是一种宇宙的能量。这个能量,生万物。只要有生命的地方,甚至没有生命的地方,都有这种能量的存在。宇宙就是有这些能量组成的。所以呢,这个能量是平均的。你要认识到这种能量。古人说的非常清楚,人是什么?气聚则生。佛家说,有因缘,聚在一起了,五种气——金木水火土聚在一起这个就有生命了。气散则亡。俗话叫咽气了,断了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是宇宙之气。没有这个气在支持你,所以导致你生命终结了。所以,这个气,必须认识到他的重要性。
气,绝对不是光体现在呼吸之上,而是在万事万物之中都能体现得出来的。而且这个气的能量非常大,想象一下我们身边最重的东西有多沉,这个气都推得动。而且绝对没问题。大山很沉吧,气绝对能推得动他,还有什么比大山沉的都能推得动。为什么我能这么说呢,因为大山再沉也沉不过地球。地球是什么状态呢?古人说:大气举之。地球无非就是水里飘着的一个乒乓球。既然宇宙之气能把地球都托举起来,大山还算啥,作为人一个小小的生命,那更不算啥了。而这个气所到之处,掌管万物。最后你也会发现,农业也和这个密不可分。没有这个,就没有农业;没有这个,同样也没有医学。没有气就没有生命。
所以能量的重要性体现在哪?父母给予生,能量给予命。父母把这个人生下来,最后这个人要生存,怎么生存,是能量持续不断地在供给他。这人在持续不断的吸收能量,这人就会生长,这人就会壮大。所以一个人是这样,一棵小草也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万物都是这样。
为什么气有阴阳五行?气真的的存在吗?
既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了气的真是存在,那再来说气的阴阳五行。书上说阴是反面,是黑暗的,是下沉的,是湿的;阳是光明的,是大的,是上升的,这些都对,但这些还是概念。因为古人只不过通过阴阳五行来说明气。这气不是死的,他是动的。他怎么动呢?他有上下,上下的运动产生什么呢?下产生阴,上产生阳。古人通过阴阳说明一个能量的运动和规律。阴阳是什么呢,就是上下运动。其余都是派生出来的,你也可以用哲学观点去解释他什么上面下面,什么大小都可以。但是呢你不知道中间是描述气的。
首先你别把古人想得特别傻,古人很朴实。怎么用朴实的思想去接近自然,包括阴阳。阴是什么呢,阴就是太阳落山了,太阳还没出来之前就是阴。你从中医的宇宙医学来讲,更具体的来说就是中医研究的是太阳系的医学。整个太阳系,那好,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出来了,能量上升,也就是阳。太阳落山了,能量下降了,也就是阴。阴阳就出来了。而阴阳上升下降,不是单一的,不是说那边上升了就全上升了。每一个上升都伴随下降,一定要从哲学的观点去学中医。有上升的就有下降的,有下降的就有上升的。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不可能上升就全上升,下降就全下降。所以,气不是固体,不是外面交通事故,两辆车撞上然后瘪了。不是那样,现在上升的,下降的碰在一起会发生哪些现象?
你看水流下来我们拿石头一堵,堵得住么?他就绕道走了,所以什么叫终入大海做波涛,他堵不住。气也一样,你只要挡住他了他就会绕道走,那好现在上升和下降的气碰在一起了,那会发生什么结果?他就旋转起来,两个他不会硬碰硬,就转起来了。一个往左边绕上去了,一个往右边绕下去了。所以两个一转形成了太极图,有了旋转之气,这个才是孕育生命的基础,没有这个,生命很难孕育出来。所以,你解释地球上的极地气候,为什么北极生命那么少,全是下降的气,很少有上升的气,所以孕育出来的生命少。沙漠正好相反,所以孕育的生命也少。不是一点没有,而是很少。有的生命能借助这么一点旋转的气也能活着。所以,这种旋转的气最多的就是亚洲,你看这经纬度,所以这边细菌也多,动物也多,植物也多,人也多,比欧洲的人要多,所以他适合生物的生存,离开这个根本就不行了。
这个就是能量运动,你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古人说的其实就是这个。古人并没有想告诉我们一大堆概念,什么上升的,下降的黑暗的,光明的。那些都是后人衍生出来的。背离了古人说的主体。所以你要抓住这个能量。其实说的很简单,佛家为什么说四大皆空,而不是五大皆空。人是地水火风组成的,地是身体,火是温度,水是液体,风是呼吸。四大组成了一个人,四大如果不存在了,什么存在?能量!能量是真实的存在。四大不存在了,能量也就凸现出来了。所以不能全空,第五大绝对不是空的,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为什么用空作比喻呢?他不直接说没有,佛家用空说,其实是有,只是用肉眼发现不了。道家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没有。摸不着,但是他确实存在。
为什么说他确实存在呢?我们可以从农业、中医、易经都能看出来。现在,假设是春天了,我们可以说这个能量就开始生出来了,这个能量生出来以后,自然界中这植物就开始生长了,这植物互相不认识,人类非得说这杨树柳树是好朋友,约好了咱们一块发芽。其实他们都不是一个种族,但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就发芽了呢,草也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地面上生出能量了。这个能量生出来后,植物知道了,他就开始发芽了;动物知道了,他就开始惊蛰了。如果能量不出来,它不具备生存条件,他继续冬眠。所以这个能量一出来,他们复活了,有生存的环境了,他醒了。
能量既然出来了,他就会追着能量走,怎么追?你生出来,我也生;到了夏天,这能量会浮在空中,我也追你,我长叶;到了秋天,一下降,那我就落叶;到了冬天,这能量入了地了,我就长根。所有的树冬天都没有闲着,都在长根。这个能量是循环反复的,所以这植物树冠有多大,根系就有多大。因为他是对称的,所以万事万物都在追着能量走,这个能量走到哪,就把生命带到哪。获得的能量多,你的生命力就足。背离了这个能量,你想人为创造环境?想想吧,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都几百万年了,适应这个能量多长时间了,你突然想背离这个,可能么?所以古人说,天地为之父母,天地在养每一个人,每一生物。所以,农业离不开这个能量。没有这个能量,什么都不存在。
中医也离不开能量,离开了治不了病。你吃的草药都是能量,假如一个人肺病,比如我肺不好,咳嗽。咳嗽是肺弱,肺属金,我就在这些草中找一种秋天成熟的草,他吸自然界的金气最足,那我吃了就有可能好。接下来再去辨该寒该热,起码我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是现在的中药学不是这么干了,他就告诉你这是治肺炎的,那是杀什么杆菌的,那就走入了西方的那套思维。所以中医实际上并不难,因为你发现万事万物都遵循一个规律运行,当然这规律你看不见,摸不着,古人叫这个为天道。
背离了天道的发明,早晚会受到惩罚。所以你看汽车吧,就污染了环境。因为你背离了天道,汽车无非就是想快一点,你想一下,即使不坐车生活节奏慢也是这么一辈子,你就是坐了车,你生命也没增加,寿命反而减短了,为什么呢?因为车祸,因为污染。人类有了机器啊,破坏自然也加速了,你背离了自然的生活规律。钢铁都需要从土里去提炼,你打破了自然界的阴阳五行规律,他本来是一种平衡存在的,你非得把他提纯出来。西药就是提纯的,所以副作用非常大。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
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对“气”的认识
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
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
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黄帝又问:
“愿闻脉度。
”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
“此气之大经隧也。
”
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欢迎关注我们:本能系统医学论)
举几个例子
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1、 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
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
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
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2、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
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3、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周恩来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湿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关于中药形而上的认识,友台之前发布过相关文章:知道了中药的运动方向,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四、结论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洗心移性·默祷亲一
坚心定性·清真返一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
道,可。
道,非。
常,道!
☀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明心见性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觉
性 能
心
道 法 术
玄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寻妙缘:
详情可咨询:一明老师13598164837(微信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