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指南笔记(五)丨案例三:绿色引擎共助价值升维

CIIN CIIN影响力投资网络
2024-08-23

导读


中国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联合普华永道中国于2022年11月推出了《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意见征求稿),旨在尝试为各类一级市场投资人提供一套适用性强的ESG影响力解决方案。

本文为《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意见征求稿)中的章节。该手册电子版已于去年11月推出。目前正在收集社会各界对于该版本的反馈意见。您可以通过扫描文末的二维码填写意见征求表。意见收集截止日期为今年6月15日。

本指南的第三章节中包含四个国内IMM案例,分别来自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绿色经济以及包容性发展四大主题领域,从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的角度介绍IMM典型做法。接下来的指南笔记系列推文将依次介绍现有的四个案例。

本篇笔记是来自绿色经济领域的案例,投资方是绿动资本,被投方是箱箱共用。

一、绿色物流包装领域发展现状

“双碳”目标,正在重新激活物流包装行业的发展基因。中国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基地,有 31 个大类、179 个中类和 609 个小类。在目前大部分的制造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物流包装占比超过 90%。这意味着,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共计有 40 万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都面临着供应链“绿化”和“降本增效”的需求。低碳循环包装的理念,逐步渗透进每一个细分领域,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工业品物流总额达 299.6 万亿元,按2~3‰平均包装成本测算,中国工业包装循环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 6000~9000 亿元。但与此同时,铁矿石、纸浆等一次性包装原料成本在一路上涨,2021 年 6 月,铁矿石价格一度达到最高点 214.43 美元/吨,超过 2019 年全年平均价格的 2 倍;此外,2022 年 1-7 月全球纸浆计划外供给减量,纸浆价格涨幅已超40%、高位横盘近半年。一次性包装成本上涨趋势不可逆转。如何改变传统低效的一次性包装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模式成为绿色转型命题下的一个核心问题。

作为生产、流通的关键配套设施,生产和物流的切换都是在包装这个环节。物流包装贯穿着原料供应商、零部件生产商、组件制造商以及品牌制造商全链路环节,其低碳化价值也越来越受到投资人和企业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将 IMM 纳入企业碳中和目标以及绿色供应链“降本与降碳”计划,物流包装行业也由此进入了技术创新、价值创新的新阶段。

二、资方介绍:绿动资本

绿动资本是国内专注绿色影响力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成立于 2016 年,在管规模超 150 亿元人民币,重点关注绿色技术与数宇技术驱动的清洁能源、新材料、绿色先进制造、绿色低碳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优秀的成长型企业的股权投资。绿动资本坚持“投资 • 绿动中国 - 影响亚洲”的使命,通过资本赋能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追求财务回报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被投企业介绍:箱箱共用

箱箱共用是一家面向全球工业制造领域,提供循环包装、循环服务、循环管理等全产业链零碳循环技术和服务的科技企业,成立于 2013 年,主要业务是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包装循环与共用解决方案。箱箱共用公司的使命是让包装循环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箱箱共有希望以 ESG 理念为战略基石,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智能循环包装设计与制造,并提供循环服务和管理的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凭借全行业物流包装、物联网、循环管理等综合研发能力,以及一箱一码、箱货共管、AI 辅助决策等创新技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从场外 PaaS(Packaging as a service) 循环用箱服务,到场内 SaaS 循环管理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加速替代一次性包装进展,成为服务制造业零碳转型的绿色基础设施。

‘影响力’一词虽在没有业界统一认可的定义,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已经融入绿动资本的投资策略当中,构成了以财务回报、绿色影响力、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投资理念。


——绿动资本投资执行董事 黄宽
四、IMM做法

绿动资本和箱箱共用分别从投资和公司的角度建立了针对绿色主题的IMM。从 IMM的工具来看,绿动资本和箱箱共用都采用了外部标准与内部指标体系结合的方式。在外部标准层面,以ISO 14064、ISO 14067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追踪和管理标准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与此同时,两家机构也分别与学界及认证机构合作,建立了更完善的管理和减排验证方法。在内部指标体系方面绿动资本构建了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以主动管理的方式影响其被投企业。箱箱共用将ESG指标散落到各个相关部门,开始体系化建立公司层面对IMM的认知。从影响力回报和财务回报的辨析关系来看,绿动资本采用了在绿色主题中挑选财务表现好的策略,箱箱共用把对 IMM的体系建设定义成追求长期财务回报的前期投入。

1. IMM之道:和同频企业共创绿色未来

绿动资本是中国较早进行绿色影响力系统性IMM的投资机构,致力于成为全球绿色影响力私募股权基金的标杆。

从定性方面,绿动资本主要是考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定性标准。在定量方面,绿动资本主要是采用环境方面相关指标对被投企业进行评估,进而评估其绿色影响力。在ESG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绿动资本更强调E的量化程度。在S和G的管理方面,绿动资本主要是从法务的层面考量被投公司情况,对S和G的评估将作为首次项目筛选的的依据,并在投后实现持续监控和改进投后企业管理中的S和G的绩效。

绿动资本在遴选投资标的时会主动寻找与绿动资本有共同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能够对所在细分领域产生绿色影响力的企业。因此,绿动资本只选择绿色影响力和财务收益呈现正相关的企业。

绿动资本分别在服务性企业、制造类企业和数字平台类企业建立行业和赛道与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形成了内部系统的IMM。

作为绿动的被投企业代表,箱箱共用是一家面向全球工业制造领域,提供循环包装、循环服务、循环管理等全产业链零碳循环技术和服务的科技企业。凭借薄壁增强、零扭矩阀门、零残留灌排等IBC(Intermediate Bulk Container,中型散装容器)循环技术创新,箱箱共用突破了欧美国家在散装液体循环包装领域近30年的“卡脖子”技术垄断,经历10余年攻坚克难,构建了880项全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集群和体系,成为了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十余个国家可折叠 IBC 循环技术新标准,并推动了中国物流包装在非危化学品、食品、调味品、果汁饮料、生物制药等行业的循环与共用。

现在社会影响力与国家战略诉求更紧密。箱箱共用的社会价值也体现为作为创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打破国际封锁。


——箱箱共用CEO 廖清新

从环境价值来看,截至2020年,相比一次性包装,箱箱共用通过物流包装和循环服务累计减碳25万吨。到2025年,箱箱共用的目标是投放1000万套循环共用包装,每年循环8000万箱次,实现为地球减碳1亿吨这一目标。

在资本寒冬与疫情双重压力下,国内投融资环境持续收紧,资本流动放缓,这对亟需融资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箱箱共用认为随着宏观趋势的变化带来了投资逻辑的升级,对财务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导致创业的逻辑亟需迭代。廖清新认为箱箱共用的战略在最近三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影响力与国家战略诉求更紧密。在新的历程阶段,中国企业不仅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更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企业必须通过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才能为国家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廖清新表示科学和商业都是有国界的,箱箱共用的社会价值也体现在作为创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打破国际在行业内的封锁。廖清新用“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的比喻来描述战略的变化。

传统创业模式更多是以‘第一引擎’为驱动的,是以商业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出发点,机遇来自于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周期和人口红利;而‘第二引擎’是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必须依靠长周期持续创新投入,这是箱箱共用正在走的路。


——箱箱共用CEO 廖清新

如今恰好处于第一引擎动力逐渐衰竭,第二引擎动力逐渐增强的“换挡期”。在这新旧周期交错的关口,创业者必须打造“第二引擎”,即以主动承担责任为核心出发点。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投资者和创业者最大的共识。极端气候、疫情、战争和冲突,这一切无不影响着人们的内心,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命运与未来。双碳战略既是国家顶层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的产业格局由此将发生深刻变化,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和转型要求。这必将启动一个全新的周期,也必然带来价值观的较量。廖清新认为:动荡的外部环境让我们更加坚定“第二引擎”的重要性,管理者首要任务是为企业找到“必然性”。当下正是 ESG 创新创业最佳起点,与前 30 年下海创业潮历程相似,改革开放之初,有内心挣扎、怨天尤人的,也有勇敢奔跑、奋起直追的,毫无疑问,机会从一开始就属于后者。对于 ESG 科技型企业,当下政策支持力度是最大的,客户的需求是最迫切的,低成本的资金是最充分,团队认同度与热情是最高的,前进阻力也是最小的。

2. IMM之术:资本 + 企业,共助绿色影响力价值升维

(1) 自主研发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实现IMM

在IMM方法学方面,绿动资本专门设立了绿色技术研究院,由普林斯顿的环境学博士牵头,自主研发了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 ( 英文简称 CNGIAS),对被投公司践行主动管理的理念。下图展示了绿动资本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框架分别从信息采集、关键评估指标量化和数据标准化及整合三步实现完整的 IMM 过程。

绿动资本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框架

来源:绿动资本 2020 年碳中和及绿色影响力报告

(2) 以主动管理的方式撬动绿色影响力

绿动资本针对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框架的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指南。在信息采集层,绿动资本对被投企业进行企业的财务、运营和环境数据采集、行业环境大数据采集、产品和应用场景排放因子采集。在指标量化层,绿动资本基于对被投企业业务的深刻了解以及被投企业所提供的企业运营及关键环境数据,通过绿色影响力评估体系建立针对每个被投企业评估管道。下图体现了绿动资本对被投企业评估管道的流程。

绿动资本希望通过与被投企业充分沟通,帮助企业形成绿色战略认知,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的绿色发展战略。因此,企业也愿意配合绿动资本来进行相关的管理和披露。


——绿动资本投资执行董事 黄宽

被投企业评估管道示意图

来源:绿动资本 2020 年碳中和及绿色影响力报告

被投企业评估管道主要是对被投企业的业务模式解析、建立评估边界、形成评估系统、进行模型测算与外部审核过程,最后达成对被投企业持续优化的模式和方法。

企业评估管道体现了绿动资本对被投企业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的理解并将其进行单位性内部建模,构建了碳中和绿色影响力量化模型。


——绿动资本投资执行董事 黄宽

模型的输入参数为企业的基础运营 ( 如项目规模和运营数据、产品生产和销售数据、活跃用户数据等等 ) 和环境数据 ( 包括原材料、供应链结构、生产用能及能源结构、生产中的“三废”排放数据、运输和回收利用数据、消费中的环境数据、报废和处置的环境数据等 ) 以及其所在的行业碳排放和其它环境大数据,模型的输出为每一个企业在评估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力,包括碳减排指标、节能指标、“三废”减排指标等,并可根据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 ( 如投资强度、估值、营收和利润水平等等 ) 进行标准化。

因此,被投企业评估管道可以追踪企业从供应链、生产、运输、消费、处置及循环模块的排放情况,优化企业相对于基线情形的减排战略,发现最适用于该企业的环境评估算法并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对该评估管道的认证,生成企业层面的各项绿色影响力关键指标。为满足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允性,绿动资本对每一个被投企业的评估管道的设计都严格地遵循国际通行的碳排放评估标准,包括企业和项目碳排放核查标准 ISO 14064、ISO 14069,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标准 ISO 14044、ISO 14067、PAS 2050 等,并参考了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各类权威碳信用核证机制的方法学。

在数据标准化和整合层,绿动资本在基于被投企业评估管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方法整合被投企业数据,最终构建了产生基金层面的绿色影响力效益、效能及基金的绿色影响力指数,即以单位投资强度撬动的碳减排及单位投资所节约的碳减排的环境综合治理成本,实时地监控资本对绿色影响力的放大效果,进而实现对基金所有在管资产绿色影响力效益总和的动态、精确量化、监控和持续的优化。

此外,基于 IMM 的方法论,绿动资本在“募、投、管、退”各环节中有意识、系统化地将出资人、被投企业、权威机构、数据机构、公众和国际机构等相关方通过投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致力于打绿色影响力投资生态圈。在标准层面,绿动资本先后加入了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GIIN)并成为中国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的创始理事会员。2020年 4 月,绿动资本发布 (2020 年度碳中和及级色能响力报告》报告量示绿动资本每亿元投资在 2020 年撬动碳减排 172,732 吨 CO2 当量,展现绿动资本与被投企业在绿色影响力方面的实践与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绿动资本特别采用了第三方验证的过程。全球知名国际检验认证集团必维国际检验集团 (Bureau Veritas) 对报告引用企业碳减排量核酸方法及数掘进行验证。2022 年 4 月,绿动资本通过英国标准协会 (BSI) 官方认证,成为亚洲首家公开宣布通过 ISO14097(温空气体管理和相关活动:包含气候变化相关投资和融资活动评估与报告准则和要求的框架》国际认证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绿动资本绿色影响力投资生态圈

来源:由绿动资本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绿动资本在参与国际标准的过程中也在同时考虑这些标准本地化的情况。

国内缺乏指南性的文件来帮助VC和PE这种早期的投资机构实现有质量的 IMM。目前的IMM 大多偏向于定性和半定量的指标搭建,在数据可得性、如何量化以及标准化层面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由于不同阶段对企业和投资的要求都不同,建立中小企业易用的标准化工具是很有意义的公司。


——绿动资本投资执行董事 黄宽

通过这些标准的构建可以有助于赋能被投企业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和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3) 箱箱共用: 用IMM促进企业战略升级

基于“第二引擎”的视角,箱箱共用把IMM 过程纳入了公司的战略考量,这是一种对多价值的追求。

如果我们单纯认为对于影响力和 IMM 的过程是一种投入费用,则仍是以第一引擎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基于第二引擎的视角的视角,我们企业进行影响力衡量和管理是一种长期回报的投资。


——箱箱共用CEO 廖清新

廖清新认为进行影响力的衡量和管理与ESG体系搭建是企业范式层面的进步,这不仅仅体现为形而上的概念普及,更多是塑造企业基因上的影响,让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标准建设、自主研发等特性可以与商业价值挂钩,这是对内和对外价值的挖掘。目前箱箱共用已经建立起专门的 ESG 战略发展部,从战略层面考量 IMM 与 ESG 如何与业务进行融合,并将相关指标落实到每个部门。

创业企业把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对于箱箱共用来说 ESG 是整体的价值判断。在 E(Environment/环境)因子上,箱箱共用积极将绿色理念、绿色设计、绿色技术融入到可循环包装产品设计和研发,至今已研发近 50 款智能可可循环包装。2021 年,通过与国际 PAS 2060 碳中和标准开发者 BSI(英国标准协会)战略合作,在行业率先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产品碳足迹、智慧循环服务 CCER 方法学等零碳创新实践,最大限度降低一次性物流包装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已经为化工制造、食品制造、新能源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家电制造等十余个细分行业的近千家企业提供工业包装循环服务和绿色供应链改造,助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

经过BSI审计,在2020年6月-2021年7月期间,包括万华化学、博世和保龄宝三家代表企业因采用箱箱共用的包装循环服务,现已累计减排近7,000吨,相当于 2,500辆1.6T燃油轿车的全年碳排放量。到2025年,箱箱共用的目标是投放1000 万套循环共用包装,每年循环8000万箱次,实现为地球减碳1亿吨这一目标。

此外,箱箱共用与上海质量与科学研究院合作,引入了“EATNS碳管理体系”。“EATNS碳管理体系”是由上海环交所与上海质科院牵头,联合多家知名高校、企业研制的综合性的碳管理体系标准,也是国内第一个囊括“碳排放 Emission、碳资产Asset、碳交易Trading、碳中和Neutrality”+“碳资信评价”(4+1模块)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箱箱共用希望借助外部资源力量可以更有效的管理其企业碳排放和潜在的碳资产。

在S(Social Responsibility/社会)因子上,箱箱共用积极参与抗疫驰援、公益助学等公益项目。在疫情期间,箱箱共用公益投放20万套生鲜果蔬循环包装服务用于民生相关的生鲜、果蔬、食品等物资的运转,为社会缓减近200万只一次性包装物的缺口;携手思麦公益基金会,全额资助四川叙永等贫困地区30名初中毕业生来沪继续中职教育3年学费 , 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 , 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成长和未来就业的机会。

此外,箱箱共用还积极参与产业链数字化创新,持续进行产业生态投入,通过开放数字化技术和原创IP,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循环共用的PaaS(在线用箱)+SaaS(数智管箱)双轮渠道的XaaS(即服务)模式,将智能循环包装服务覆盖到更多行业和领域,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绿色转型,为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贡献方案和技术。在G(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因子上,公司内部对于商业道德、企业内控、合法合规等方面均不断完善企业治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积极构建健康的上下游关系、稳定的劳资关系、公开透明的商业环境,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廖清新特别提到投资人如绿动资本、领中资本对于箱箱共用进行 IMM 的积极促进作用,这个促进作用体现在投前、投中、的积极沟通和投后的充分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了解绿色影响力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有助于让企业走的更远。廖清新也强调对于箱箱共用来说,所有公司高管都要“补课”,需要深刻接受和理解双碳和 ESG 的内涵,将其融入公司的战略基础部分。在箱箱共用应用 IMM 和 ESG 体系的时候同样遇到一些困难。对于企业来说,对于 IMM 和 ESG 体系的投入和产出在短期很难看出成效,IMM 和 ESG 最开始的形态倾向于 PR,直到企业坚持实践,总结方法,才可以获得商业上的资源。廖清新认为看到 IMM 和 ESG 的价值需要突破“岩石层”才能看到商业价值,这个过程需要创始人不遗余力的推动。由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认可,短期上尽管可能造成利润的减少,但会被认为是一种投资。IMM 和 ESG 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进行沉浸式、丰富的学习。在创业过程中,企业需要保持定力来学习。这其实也是创业公司在应用过程中主要的挑战。

IMM和ESG没法离开数字化,将数字化的能力贯穿产品始终也是箱箱共用可以让技术和业务高转化效率来支撑IMM和ESG的能力。


——箱箱共用CEO 廖清新

对于箱箱共用来说,只有数字化的方式才能区分有IMM和ESG体系和没有形成对比,进而衡量市场的空间和潜在的危害。箱箱共用也在通过数字化形成可衡量碳资产确权,形成资源减排方法学进而链接CCER和区域碳普惠市场。

 - End -

作者:陈钰什,现任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国际标准化组织可持续金融科技工作组专家,研究方向包括区块链、气候金融科技、数字商业模式等。

作者按:

文中提到的国际标准组织(ISO)体系是国内不少投资机构和企业在进行绿色主题的 IMM 管理时会对标使用的工具标准。例如,ISO 14064 为各类机构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监测、报告和鉴证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标准。ISO 14064 包含了三部分内容:ISO 14064-1:针对机构层面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 14064-2:针对项目层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 14064-3 包含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ISO/TR 14069 进一步为组织提供了提高温室气体量化和报告透明度的指导方针和示例。在产品层面通常采用 ISO 14044 标准,即针对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来评估从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分销运输到产品使用,废弃后的处理整个阶段的环境因素和潜在环境影响。此外,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排放 - 产品碳足迹 - 量化和交流的要求与指南)和 PAS 2050:2011(产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规范)都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 , 结果以 CO2 当量表示,并根据量化结果为产品贴上碳标识。

在碳抵消机制方面,根据碳抵消产生方式和机制管理方式,可将碳抵消机制分为国家和地方碳抵消机制、国际性碳抵消机制和独立碳抵消机制三类。CCER 是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计划,是在《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交易标的 -“核证自愿减排量”(CER)的中国版。早在 2012 年我国就开始签发 CCER,但是由于行业的碳信用需求不足、减碳评估机制不够成熟和项目不达标等原因,2017 年开始发改委暂缓项目备案申请,目前生态环境部作为我国碳市场的主管部门释放了重启 CCER 市场的积极信号。CCER 项目通常包括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经过核证后的减排量会在碳交易所登记。国际的碳抵消机制最早可以追溯至《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种最早的国际碳交易机制——联合履约机制(JI)、排放贸易机制(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CDM 可以理解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公约的共识框架下,向发达国家售卖减排量。参与 CDM 是中国人参与碳交易的最初体验。但是,在 2012 年前后,由于全球经济萧条、市场与环境成本矛盾的批判、后京都时代减排责任未能落实、以及各国内部政策加强等多种原因,CDM 市场持续萎缩。JI 也出现类似情况,JI 在 2015 年前签发量巨大,而后逐渐减少。这也表明由 CDM/JI 主导的全球碳信用市场已结束。继 CDM 之后,自愿市场的活跃度正在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独立碳抵消机制购买自愿减排量。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并行的自愿碳信用标准体系,如 VCS 标 准(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 现 更 名 为 Verra)、GS 黄 金 标 准(Gold Standard)等。


往期回顾



指南笔记(一)丨影响力衡量和管理(IMM)指南:背景与概述

指南笔记(二)丨IMM原则和流程指南

指南笔记(三)丨案例一:可见可信——共益评估助力数字农业

指南笔记(四)丨案例二:拥抱健康黎明,追寻利润之上的使命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意见征求表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版电子手册

欢迎正在实践IMM的投资机构或感兴趣参与共创的机构伙伴联系本项目负责人:
林女士,邮箱:linyigu@ciin.com.cn


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IIN影响力投资网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