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进大学讨论(三)
自然教育
我们在行动
继续深入研讨
自然教育进大学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委会群因为交流到自然教育在大学的知识普及,袁希建引发了一个自然教育进大学的项目。并在当晚就对内容进行了整理,然后又对进一步的讨论内容进行了整理,高效且思路清晰!经袁希建向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并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讨论通过,决定任命袁希建为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干事,特此任命!
期待你再接再厉、不畏艰辛,为自然教育行业贡献力量!胸怀宽广、包容兼蓄,组织更多力量推动自然教育进大学公益项目!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吴道源老师在为袁希建颁发任命书时表达:希望你尽快组织会议,把实现路径清晰化,把项目计划书完整化,逐步落地执行!再次祝贺你
嘉兴学院的贾勇锋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第一,农林等自然相关院校或专业可与课程相结合,切入自然教育部分,大部分院校和专业可能只从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进行;第二,大学生自然教育联盟,以社团或兴趣小组等形式为载体,有条件的高校以绿发会为主体牵头高校周边适合自然教育的环境进行引导活动开发;第三,大学生自然体验夏令营,在大学生自然教育联盟下发起,由大学生参与组织组建运营及活动策划执行,形成大学生夏令营的持续化、常态化;第四,自然教育研究,适合高校老师在本专业领域下结合各方资源进行自然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项目,绿发会可形成学术项目,基金会支持开展项目申报和研究。
嘉兴学院的贾勇锋老师提到:目前的部分与自然和专业相联系的工作主要是植物自然染色,老师研究的矿物染料,自然界中很多天然植物具有良好的着色性,通过蒸煮实现,以兴趣开发为主,没有上升到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自身专业彼此关系的层面。此现象说明自然与学校的自然专业如何紧密联系到一起十分重要,不能脱离自然,是自然生发衍生也好、自然而然也好,需要紧密的联系。
天蓝-于博老师提出,可向大学生绿色营(大学生绿色营是原《大自然》主编、获“国家环境使者”称号的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先生及其夫人马霞共同创建的,以关注环保、热爱自然的大学生为主体,并有记者、作家、学者等共同参加的民间环保活动。大学生绿色营以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跨世纪人才为宗旨,每届关注一个环境焦点,组织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多种形式对所遇见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考察思考。活动结束后绿色营以举办报告会、巡回影展、出版杂志、网络、媒体报道和向有关部门递交调查报告及建议等形式与社会各界共享考察成果。)学习一下,进行合作,扮演好角色,找准定位,做好专业的事情,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进行持续发展。
山谷里的自然学校郝佳佳老师,再次关于自然教育的含义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教育不是万能的,给它设定的概念和作用越少,它的无限可能就越大,自然教育更不是某个特定人群可以赋予它的意义,是每个参与者自我的链接和回馈。自然教育导师是引导者不是教育者,自然,教育的不是他人,相反修的是自己。这一点,长白山志愿者袁希建认为:既然是与自然有关的事情,要遵循自然的发展,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没有权利甚至能力去引导和改变自然,更愿意接受老子的观点,他把自然一切聚焦到道上,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同时山谷里的自然学校郝佳佳老师提出,在大学生自然教育社团可以参考学习一下浙大绿之源协会下面的自然体验营。
成都的自然教育爱好者张楠老师提到,不同受众的需要不一样。成年人可能更渴望认知拓展,倘若单独花费时间学习,可能有些困难。从少儿领域的自然教育出发,让孩子们从大自然中探索自然本身的智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能学会更多生存技能,这便也相得益彰。从张楠老师提到这一点出发,志愿者袁希建觉得:关于儿童的自然教育可能更适合释放天性,自然而然的生发,让儿童快乐成长起来的前提下,具备一定自然生存意识;在自然教育进大学的这个课题里面,可能对学生来说,更好的是帮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习到系统性自然教育知识,一方面保障学生基本的生存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的在行业内参与自然教育事业。
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的陈丽老师提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是值得关注的议题,自然教育可以和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部门协同开展项目和活动,系统科学有组织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同时拓展学习训练与职业等方面,都是可以推进的方向。自然教育也是人的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成长的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自然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心理调解的作用、开展的方式、能够取得的效果都是值得探索并开展的研究与实践!
山西的贾俊丽老师对从事自然教育的形式做了简单的介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又是带领大学生从事自然教育的人,我们的形式主要是带领从动、植物兴趣小组中选拔出有志于保护环境,热爱教育的大学生设计自然教育课程并实践。紧接着,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朱莉介绍到:我是一名高校生态学讲师,汇报一下开头的与大学生自然教育有关的工作,我带环保社团的核心成员参加了一场“约会大自然”的公益培训项目(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和武汉长江生态基金会举办),已经签了“状子”,接下来一两个月会举办5场活动,先是本校师生,后扩展到疫情期抗疫人员,让学生在带领活动中学习、体会和转变。中国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吴道源老师说到,感谢老师们精彩的分享,值得大家一起学习。相信只有开放性的讨论,大家有更多的知识外溢,有合作创新,方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
长白山志愿者袁希建认为大家效率十分高效,仅几天关于自然教育进大学的项目落地便如火如荼,作为90后初入社会,在此学习知识,感谢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的老师们搭建了平台,期待接下来的自然教育走进大学线上研讨会顺利召开。
线上交流 密切讨论
交流看法 达成共识
搭建平台
持续推进自然教育进大学
文稿 / 袁希建 图片 /袁希建 编辑 / 孟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