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行第二站丨看山水童源如何践行生态田园自然教育

自然行 中国自然教育地图 2023-02-15

你对广州的印象是什么呢?车水马龙?国际大都市?并不止于此,这里,绿树成荫,阳光下能看见一群孩子在自由奔跑,能听见孩子们稚嫩的嬉笑。这就是“山水童源”的孩子们平日的温暖画面。

  

3月27日中午,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和生态社区发展基金主任吴道源老师到访广州番禺区的山水童源生态田园自然教育基地,实地考察广东地区的自然教育基地发展情况,为推动支持、规范指导地方自然教育基地,与当地自然教育领域的伙伴们展开了深刻的思想交流。

山水童源生态田园自然教育基地,秉持着对自然教育、传统文化、农耕体验、生态田园等多元化的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孩子成长规律的生态教育新路径,积极打造出一个,孩子与老师、家长互相学习、友爱互助的生态社区。


培养生态素质人才 

构建未来生态社区


吴老师首先谈起昨日在深圳青青世界的感受与心得,他认为:“现今在自然教育领域应当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生态素养的人才,提高生态素养,为自然教育赋能,从而打造未来的生态社区。为此,希望与大家能够多交流,促进各地区生态教育基地的合作,增强各地的开放性,来达到各地自然教育资源互补。”

这里吴老师特别强调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在各个地方推动的四个重点:

1、倡导生态教育理念,真正以人为本培养生态素养的自然教育人才。

2、加强帮助传播各个基地的特色。

3、促进当地自然教育基地、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协同。

4、带动行业合作,促进行业发展。


回归教育本质

打造教研中心


小猫老师是本次交流的主要嘉宾之一,作为山水童源的秘书长,她本人对孩子的成长规律与自然生态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她先分享了老师与孩子们发现一只死去的小鸟并且一起将它埋葬回归大地母亲的故事,从而引发了教育本质的思考:“教育到底在做什么?在教育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看待自然万物?我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奔跑、玩耍、休息、劳作,引导式地点燃孩子真正的天性。

“生态”即遵循生命、教育的节奏,与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在清晨让孩子们去自然中汲取能量而非直接一头扎进书本。

“田园”即回归生命的本源,其内核是传统农耕文化。本源这里就是回归充满生命力的古文字,我们先交给孩子的是古文字而非拼音汉字。还要回归田园和最简单的生活来观察万物生生不息的过程。

“自然”即是一种不刻意,自然而然地生长。让孩子们能够不慌不忙去面对已发生的事情,不逃避,不困惑。

生态田园自然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生态教育课题中的生态教育实验基地这一重大课题的号召,对自然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根据孩子的年龄分成低、中、高年级三个阶段,进行分段式精心教学。

低年级(0-7岁)幼儿发展,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和发展规律,为他们提供自然的成长环境。

中年级(7-14岁)童心定性,当孩子困惑时及时给予启发,进行播种。

高年级(14-21岁)少年树志,处于青少年时期,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应该尊重并引导他们树立真正的志向。

为此,我们也建立了一个配套的教研中心,它是生态自然教育的灵魂。


幸福三维度与

生态田园的自然完美融合


听了小猫老师的发言,吴老师很是赞同:“我感觉山水童源所做的自然教育和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所推动的指向生命教育的生态自然教育不谋而合。这也与清华、北大、人大特聘教授郑成武老师对“幸福"提出的三个维度--物质幸福、情感幸福、精神幸福所对应。而教育的本质更像是去感知这三个维度,我们所培养出的人应该是一个有感情,会思考的幸福人,而不是一个赚钱的机器,这一点与山水童源的理念非常吻合。我们正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推动整个自然教育领域的发展。”


自然教育进大学

吸引师资为生态教育赋能


吴道源老师和来自广州华立职业学院研究室主任李卫国老师也进行了探讨,由于李老师一直在高校工作,大学生接触较多,发现普遍大学生缺乏公共的社会意识,需要我们去正确地引导,对于如何践行梳理了三个理念:

第一、“浪费粮食”现象异常严重,如何增强节约意识?可以让大学生在生态田园自然教育基地去深入体验和感受粮食种植的全过程。

第二、“乡村振兴”,现在乡村大量出现用地荒现象,人才不愿意回到乡村。我们在高校可以加强自然教育让大学生去理解领悟,实现“科教融合”为需要的地区输送人才。

第三、“技术研发”,我们有过农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对一些中草药深入研究过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吴老师表示,委会正在进行“自然教育进大学”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和渠道,让更多大学生有意识地去与大自然连接,融合所学的各类学科,为自然教育注入鲜活的血液形成系统化地发展。同时在培养师资方面以能者为师,采用自荐和引荐方式,或者是通过学委会的定向邀请,让人才资源在进行系统的培训后回到所在的地区进行见习,成为见习培训师。建设一支优质的自然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从而为各地的生态自然教育基地赋能。”


为未来的生态社区增添

优质内容和课程


广州趣探险学院和趣攀树的创始人王子一老师说到:“我一直从事户外自然教育,致力于攀树运动。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它既是一个运动项目,也是生态教育的代表之一,这项运动种类繁多分为工作攀、运动攀、趣攀(以青少年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在欧美国家很兴盛,我国在台湾、武汉、福建也有举办过赛事的经验,但还没有很普及,因此更多青少年也是以体验的方式为主,这是他们亲近自然的方式之一。”

吴老师提出:“在未来我们构建的生态社区中,也可以增添像趣攀树这样的项目作为优质内容、体验课程进行推广,建立工作站,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从而形成地方共同体,形成产业联动,共建中国自然教育地图。”


地图已创建

奋进当此时


在经过各抒己见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让我们欣喜的是,自然教育在各地已经展现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看到地方自然教育基地有着良好的成长态势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境,例如:如何打破地区藩篱,整合资源实现各个地方的交流合作,成为摆在自然教育践行者们前面的发展瓶颈。为此,在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贯彻自然教育的生态理念,打破地区藩篱,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开创自然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关注视频号 获取更多资讯


“虫虫特工”们已经出发 

      小朋友们快来玩吧!!!



欢迎您!一起共建“中国自然教育地图”

中国自然教育地图志愿者招募啦!

集结!视频号素材来征集了!

来吧!来吧!“小小配音志愿者”招募啦!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关于招募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通知

  文案 / 黄慧馨 图片/ 山水童源 

编辑 / 吴世兴 孟祥婷 校审 / 朱文琰 吕瑞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